原创 清代怎样治理黄河?清初康熙重用靳辅治河,清末咸丰却放任决口
迪丽瓦拉
2025-09-21 18:32:10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在中国大地上蜿蜒流淌,勾画出一个“几”字形的河流走向,这一形态至今在小学课本中仍被提及,成为了许多人对黄河的初步认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一百多年前,黄河的入海口并非今天我们所知的山东东营,而是位于更南方,黄河水曾直接汇入淮河,再进入大海。这段历史被称为“夺淮入海”。

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不断,黄河的堤坝年久失修,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决口。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下游百姓的生计,还使得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漕运中断,给国家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据统计,仅在清朝顺治年间,黄河就发生了15次大决口,而康熙初年的15年内,黄河决堤的次数高达惊人的67次。

黄河泛滥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清朝的统治稳定,因此,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将治理黄河作为清朝首要的大事。康熙曾在与臣子们的交谈中表示:“自朕听政以来,始终将三藩问题、河工事务及漕运问题视为最重要的事,昼夜未曾稍忘,甚至将此事亲自书写并悬挂在宫中柱上,警示自己。”

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季连降大雨,黄河与淮河的水位急剧上升,导致多达34处决口。汛情的严重性甚至让洪水倒灌至洪泽湖,造成大范围的水灾,百姓遭受了极大的苦难。康熙皇帝亲自关注此事,并决定由22岁的安徽巡抚靳辅来负责治理黄河的重任。

靳辅上任后,首先亲自巡视了黄河沿岸,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全局性的治河方案。他通过八道奏章向康熙汇报自己的治河计划,并明确表示要“审视全局,将黄河与漕运通道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彻底治理。”靳辅的治河思路既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融入了创新方法,如“寓浚于筑”等新技术,同时他深入一线,身先士卒,显示出极强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此外,靳辅还加强了对河道官员的管理,淘汰了部分贪腐的官员,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了黄河治理的高效执行。虽然黄河偶有决口,但随着治理工作稳步推进,黄河的恢复已显现出良好的前景。

然而,治河的过程中,靳辅与地方官员利益发生了冲突,导致他频繁遭到弹劾。康熙二十一年,黄河萧家渡发生决口,部分官员认为靳辅应当负责修复,而康熙皇帝召集靳辅进京辩论,最终认定萧家渡的决口并非靳辅的责任,决定让他按计划继续推进治理工作。

康熙二十二年,在靳辅的精心治理下,黄河两岸的21处大决口成功封堵,河道得到了基本疏通,黄河的水流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河道中。康熙皇帝对靳辅的治河成绩非常满意,甚至亲自为靳辅作诗,以示嘉奖:

《阅河堤诗》

防河纡旰食,六御出深宫。

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穷。

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

已著勤劳意,安澜早奏功。

然而,靳辅的好运并未持续太久。几年后,他再度被弹劾,这一次,弹劾他的官员级别更高,情势也更加严峻。康熙二十七年,黄河经过九年的治理依然未能根本解决问题,靳辅的做法遭到严重质疑。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也批评靳辅的方案,认为他采取的“减水坝”策略并不科学,提出直接疏浚海口以泄洪。然而,靳辅坚持认为疏浚海口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灾难,导致内地土地被海水淹没。

两人就此展开激烈辩论,最终康熙决定让九卿参与决策,结果于成龙的意见占了上风,靳辅陷入了不利局面。随着更多的弹劾声传来,康熙觉得靳辅固执己见,不合众议,最终将他暂时革职。然而,在靳辅被革职期间,康熙仍安排他参与一些临时事务,甚至在南巡时,让他陪同在侧。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于新的河道总督王新命贪污公款,康熙重新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希望能够重新恢复黄河治理的秩序。然而,靳辅由于身体状况不好,在重任上不久便因病去世。康熙选择了于成龙继任,并在其任职后,发现当年自己对靳辅的批评存在失误,最终决定恢复靳辅的治河方案,并对其进行表彰。

康熙在治理黄河后,黄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直至雍正时期,靳辅的治河功绩依然被多次追溯和认可。康熙追赠他为太子太保,雍正则追赠他为工部尚书,并将他列入京师贤良祠。然而,进入咸丰时期,随着外部列强压力的加剧与内部动荡的加深,清朝再也没有像康熙时期那样有能力有效治理黄河。

1855年6月19日,黄河在河南封丘县铜瓦厢发生决口,随之而来的大水波及河南、河北、山东、直隶四省,灾区人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统计数据显示约有700万人受灾。此时的清廷再无康熙的英明治理,也没有靳辅这样的治水能臣,黄河改道后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河道。

这次的黄河泛滥,成为了清朝治水历史的转折点,也让人们对过去的治河故事产生了深刻反思。

文/以史为鉴

图/《天下长河》剧照

参考资料:

- 《功在前代,泽被后世——论康熙年间的靳辅治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 《靳辅陈潢:联手治黄,劳绩昭然》——中国三峡

- 《铜瓦厢,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消费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