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怎样治理黄河?清初康熙重用靳辅治河,清末咸丰却放任决口
迪丽瓦拉
2025-09-21 18:32:10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在中国大地上蜿蜒流淌,勾画出一个“几”字形的河流走向,这一形态至今在小学课本中仍被提及,成为了许多人对黄河的初步认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一百多年前,黄河的入海口并非今天我们所知的山东东营,而是位于更南方,黄河水曾直接汇入淮河,再进入大海。这段历史被称为“夺淮入海”。

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不断,黄河的堤坝年久失修,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决口。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下游百姓的生计,还使得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漕运中断,给国家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据统计,仅在清朝顺治年间,黄河就发生了15次大决口,而康熙初年的15年内,黄河决堤的次数高达惊人的67次。

黄河泛滥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清朝的统治稳定,因此,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将治理黄河作为清朝首要的大事。康熙曾在与臣子们的交谈中表示:“自朕听政以来,始终将三藩问题、河工事务及漕运问题视为最重要的事,昼夜未曾稍忘,甚至将此事亲自书写并悬挂在宫中柱上,警示自己。”

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季连降大雨,黄河与淮河的水位急剧上升,导致多达34处决口。汛情的严重性甚至让洪水倒灌至洪泽湖,造成大范围的水灾,百姓遭受了极大的苦难。康熙皇帝亲自关注此事,并决定由22岁的安徽巡抚靳辅来负责治理黄河的重任。

靳辅上任后,首先亲自巡视了黄河沿岸,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全局性的治河方案。他通过八道奏章向康熙汇报自己的治河计划,并明确表示要“审视全局,将黄河与漕运通道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彻底治理。”靳辅的治河思路既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融入了创新方法,如“寓浚于筑”等新技术,同时他深入一线,身先士卒,显示出极强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此外,靳辅还加强了对河道官员的管理,淘汰了部分贪腐的官员,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了黄河治理的高效执行。虽然黄河偶有决口,但随着治理工作稳步推进,黄河的恢复已显现出良好的前景。

然而,治河的过程中,靳辅与地方官员利益发生了冲突,导致他频繁遭到弹劾。康熙二十一年,黄河萧家渡发生决口,部分官员认为靳辅应当负责修复,而康熙皇帝召集靳辅进京辩论,最终认定萧家渡的决口并非靳辅的责任,决定让他按计划继续推进治理工作。

康熙二十二年,在靳辅的精心治理下,黄河两岸的21处大决口成功封堵,河道得到了基本疏通,黄河的水流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河道中。康熙皇帝对靳辅的治河成绩非常满意,甚至亲自为靳辅作诗,以示嘉奖:

《阅河堤诗》

防河纡旰食,六御出深宫。

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穷。

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

已著勤劳意,安澜早奏功。

然而,靳辅的好运并未持续太久。几年后,他再度被弹劾,这一次,弹劾他的官员级别更高,情势也更加严峻。康熙二十七年,黄河经过九年的治理依然未能根本解决问题,靳辅的做法遭到严重质疑。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也批评靳辅的方案,认为他采取的“减水坝”策略并不科学,提出直接疏浚海口以泄洪。然而,靳辅坚持认为疏浚海口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灾难,导致内地土地被海水淹没。

两人就此展开激烈辩论,最终康熙决定让九卿参与决策,结果于成龙的意见占了上风,靳辅陷入了不利局面。随着更多的弹劾声传来,康熙觉得靳辅固执己见,不合众议,最终将他暂时革职。然而,在靳辅被革职期间,康熙仍安排他参与一些临时事务,甚至在南巡时,让他陪同在侧。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于新的河道总督王新命贪污公款,康熙重新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希望能够重新恢复黄河治理的秩序。然而,靳辅由于身体状况不好,在重任上不久便因病去世。康熙选择了于成龙继任,并在其任职后,发现当年自己对靳辅的批评存在失误,最终决定恢复靳辅的治河方案,并对其进行表彰。

康熙在治理黄河后,黄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直至雍正时期,靳辅的治河功绩依然被多次追溯和认可。康熙追赠他为太子太保,雍正则追赠他为工部尚书,并将他列入京师贤良祠。然而,进入咸丰时期,随着外部列强压力的加剧与内部动荡的加深,清朝再也没有像康熙时期那样有能力有效治理黄河。

1855年6月19日,黄河在河南封丘县铜瓦厢发生决口,随之而来的大水波及河南、河北、山东、直隶四省,灾区人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统计数据显示约有700万人受灾。此时的清廷再无康熙的英明治理,也没有靳辅这样的治水能臣,黄河改道后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河道。

这次的黄河泛滥,成为了清朝治水历史的转折点,也让人们对过去的治河故事产生了深刻反思。

文/以史为鉴

图/《天下长河》剧照

参考资料:

- 《功在前代,泽被后世——论康熙年间的靳辅治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 《靳辅陈潢:联手治黄,劳绩昭然》——中国三峡

- 《铜瓦厢,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消费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顺治能够成为清朝皇帝,除了多尔衮的政治支持和母亲孝庄太后的深思熟虑外,还有一段充满复杂斗争的历史背景...
让殷墟的文物“活”起来“火”起...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申遗成...
原创 曹... 曹魏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如果要评选其中最为出众的武将,从...
原创 北...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公元1127年金军攻占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捉拿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原创 南...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反抗的第一声炮响。这次起义不...
原创 刚... 蒙古这个国家地理位置是它的一大优势,也成为了最大的弊端,夹在中俄两国间,但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它没有港...
原创 “... 引言 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巅峰时刻。此时,政治清明,社会繁荣,国家实力雄厚,...
三国版“无尽冬日”即将出海,三... “要想活的富,开局先撸树”这句从游戏【MineCraft】上线后就流传下来的经典已经在不知不自觉中扎...
原创 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朝盛世的辉煌,甚至连那些小城市也充满了生气,每个角落都能听见百...
原创 3... 公元1861年8月,农历辛酉年的酷暑时节,大清帝国的第七位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在逃避英...
原创 父...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他... 1973年9月,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开始着手整顿总政直属单位。当时,这些单位的级别虽不算太高,但...
原创 南...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分裂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南北朝政权在中国内地对峙,而在中国的北部与西部...
原创 封... 在西汉的鼎盛时期,匈奴逐渐发展壮大,其势力范围覆盖了大部分的蒙古草原。为了继续扩展领土,匈奴最终决定...
原创 韩... 在历史上朝鲜半岛上的国家都一直深受中国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他们国家...
原创 胶... 1945年,山东分局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中共七大,其中胶东组的代表人数为11人,由吕志恒担任组长。胶东区...
原创 三... 《三国群英传1》是一款经典的策略游戏,很多玩家都会问:游戏里到底有多少武将呢?其实,仔细一算,游戏中...
原创 日... 日本国土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面积大小。虽然国土不大,这个岛国不仅是亚洲经济...
原创 史... 历史的治史与虚构的区分 治史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功夫,而非高喊那些空洞的、煽动性口号。历史的真实与否,不...
原创 “... 《东谍影》十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情报不设防,日本间谍纷至沓来(续) 近日惊闻《新华字典》已将“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