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底,黄克诚不再兼任总后勤部长及政委的职位,接替他的是洪学智出任部长。对于这次总后勤部领导班子的变动,显然影响到了另一个重要人物,邱会作。紧接着,他选择离开总后勤部,要求前往军事学院进修。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许多人或许听说过邱会作这个名字,但对于他的事迹却并不太了解。实际上,他投身于后勤工作已久,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便开始此项工作,至抗日战争后期,总计已有十多年的经验。1954年,在一轮干部大调整中,他再次被调任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及副政委。在当时,黄克诚兼任部长和政委的情况下,他基本上无暇顾及总后勤部的具体事务,因为他还担任军委秘书长和副总长,精力主要放在总参。那时,总参与军委是共同办公的,所以总后勤部的日常事务多由洪学智和邱会作共同负责。
洪学智和邱会作都是年轻有为且充满干劲的人。前者在现代战争的后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他为上百万的部队输送了各种必需物资,确保了前线的需求。而邱会作在政治及后勤工作上同样有着深厚的造诣,两人在职位上的搭档——一位担任部长,另一位担任政委,似乎是非常合适的组合。然而,在1956年年底,上级任命洪学智为部长,而邱会作却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
当时,周总理和李富春有意将他调离军队,转而赴国计委工作。对在军队辛苦奋斗了数十年的邱会作而言,这显然是个艰难的决定,因此他最终选择前往高等军事学院进行深造,自此离开了后勤系统。
关于邱会作离开的真实原因,是否与晋升有关,至今难以确知。从他的回忆录中可以窥见一些线索。邱会作提到,黄克诚在他上任几天后对他说:“我今天就交接了,以后所有工作将由邱会作接手,他是我的代理人。你们要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若有任何问题,由我黄克诚来负责。”在邱会作来之前,洪学智已经主持了日常工作,至于黄克诚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包括邱会作自己。或许上级确实有某种安排,可能希望他能够担任政委一职。
因为在随后的1957年,八大总部及五个军种要撤并,这项撤并计划早在1955年就由副总长张爱萍统筹。黄克诚和总参的领导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其他人对此并不知情。最终,总后勤部与总财务部合并,财务部部长余秋里担任了总后勤部的政委。
总后勤部的领导班子调整对邱会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虽然提到自己不愿意继续从事后勤工作,对于此行业缺乏长远规划,可能也只是表述一种心态。然而,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完全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在1959年,他在军事学院学习期间被任命为总后部部长,后续长达12年的任期直到1971年结束。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或许他还能继续担任更长的时间,难道这并不显得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