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清英雄李定国桂林、衡阳大捷:让天下汉人看到曙光的两次战役
迪丽瓦拉
2025-09-21 19:34:09
0

清军入关后,虽然初期的进展异常顺利,势如破竹,然而随着战事的推移,麻烦也逐渐增多。首先,清朝当局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这一命令激起了汉人广泛的反抗;其次,八旗军兵力有限,不得不依赖明朝投降的军队作战,但这些降军的忠诚问题成为清朝的一大隐患。正因为如此,清朝与南明势力的战争才变得异常漫长。

南明军最为显著的反击发生在1652年,李定国在桂林和衡阳的两次大捷,尤其是李定国的胜利,令天下的汉人一度看到了希望。接下来,我们将讲述李定国在桂林和衡阳的胜利经过。

(一)

张献忠死后,他创建的大西国由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接管。孙可望等人最初都以张献忠为义父,改姓张,但此后他们纷纷恢复了原姓,大西政权进入了“四王议政”时期。在四王之中,孙可望年长且威望最高,所以其余三人均表示愿意支持他。在这个动荡时期,孙可望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干,带领大西军实行联合抗清政策,首先从四川撤退到贵州,再通过贵州进入云南,在云南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时光。

此时,抗清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湖广和两广地区。何腾蛟、瞿式耜等前明大臣建立了永历政权,并联合大顺军与清军激战,为大西军起到了缓冲作用。

由于八旗军兵力不足,清朝只能将曾投降的前明将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任命为统帅,指挥他们的汉族部队在湖广和两广地区与南明的抗清力量作战。然而,由于永历政权内部的勾心斗角,矛盾不断,清军逐渐占据了优势,至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等主要抗清力量相继被捕杀,长沙、桂林、广州等地相继陷落,永历皇帝朱由榔不得不向大西政权求援,被孙可望接纳到了贵州安龙。

此时,抗清的力量仅剩下大西政权、郑成功以及藏匿于鄂西北山区的大顺军残部。而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军,也开始了反攻清军的战略。

孙可望早在1649年就已试图与永历政权结盟,经过多番波折,终于成功。大西军变成了名义上的明军,永历帝朱由榔也在贵州安龙找到避难所。经过几年的恢复,大西军兵力充足,士气高涨。相反,此时的清军因占领地区过广,兵力分散,湖广、广西等地防线薄弱。于是,在1651年,李定国和孙可望商定,开始向湖南和广西的清军发起反击。

孙可望虽然是名义上的总指挥,但实际操作中,李定国、冯双礼和刘文秀等人分头出击。李定国和冯双礼主攻湖南,刘文秀则负责四川的反攻,而孙可望则准备随时提供支援。李定国和刘文秀都表示完全服从,至1652年4月,李定国与冯双礼兵分两路,向湖南发起进攻。

(二)

现在,许多网友熟知李定国在桂林、衡阳的两次大捷,但在这两次胜利之前,他先取得了靖州大捷。只不过,靖州战役中,李定国并没有斩杀清朝的亲王。

李定国当时年仅三十一岁,他与冯双礼指挥的明军约有八万,其中包括一万骑兵和数只“战象”这一新型武器;而湖南的清军仅有约两万,由湖南将军续顺公沈永忠指挥。对比之下,明军显然占据了优势。

1652年5月,李定国与冯双礼开始向湘西靖州进攻。湖南将军沈永忠急忙派总兵张国柱率八千兵马前来援助。5月22日,李定国率军与张国柱展开激战。明军的战象如同重型坦克,将清军冲得七零八落。同时,李定国凭借兵力优势实施合围,最终清军大败。明军斩杀清军5163人,其中包括满洲兵103人,俘获809匹战马,张国柱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李定国随后占领了靖州、武冈等地,并继续向宝庆(湖南邵阳)进军。面对明军的猛烈攻势,沈永忠不得不向广西的孔有德求援。然而,孔有德与沈永忠素有矛盾,未曾回应援助。无奈之下,沈永忠只能放弃宝庆,带领残兵撤退至长沙。

李定国紧追不舍,沈永忠在长沙也无法稳固阵地,只得继续向岳阳、常德一带撤退。沈永忠的逃亡使得湖南局势彻底崩溃,各地官员纷纷投降或逃亡。李定国顺势占领湖南除岳阳、常德外的大部分地区,几乎完成了湖南的光复。

接下来,李定国继续南下,目标直指广西,准备消灭盘踞于此的孔有德。

(三)

当孔有德得知李定国攻占湖南的消息时,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但为时已晚。

1652年6月下旬,明军已经接近湘桂边界,并于6月28日攻占了全州,击毙清军将领孙龙和李养性。接下来,明军继续南下,逼近广西省会桂林。

孔有德急忙指挥兵力撤往桂林北部的兴安县,他决定在严关要隘进行抵抗。严关地势险要,是一处重要的关隘。孔有德希望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挡住明军,并命令南宁、梧州、柳州等地的清军迅速集结支援桂林。

然而,明军攻势依然猛烈,6月29日,李定国的部队成功突破了严关。孔有德带领残兵败将狼狈撤回桂林。7月初,明军围困了桂林城,迫使孔有德在绝望中选择自尽。

7月初四,明军攻破桂林城防,进入城内。孔有德命令焚毁王府,并在临终前将儿子托付给侍卫白云龙。孔家全体成员在城破后被满门抄斩,孔庭训被捕并最终于六年后被李定国处死,孔家唯一幸存者是孔四贞,她成功逃脱。

李定国攻克桂林后,乘胜追击,很快收复了广西全境。清军将领线国安等人仓皇逃入广东境内。李定国仅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收复湖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逼死了清朝亲王孔有德,堪称战果辉煌。

桂林之战成为清军入关以来,南明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极大鼓舞了汉人抗清的士气。然而,这场胜利却为南明内部的矛盾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坐镇后方的孙可望开始感到嫉妒,对李定国开始暗地里进行打压。

孙可望,表面上忠厚老实,实际上却充满野心。在乱世之中,他逐渐萌生了割据一方、称霸一方的梦想。他不甘心仅仅充当一个大西军的领袖,他渴望掌握更大的权力。因此,在四位大西政权的统治者中,孙可望最大的烦恼就是无法完全控制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势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而病重,最终于九月二十七日(11月7日)在北京辞世,享...
原创 我... 1941年3月,陕北高原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王震站在南泥湾荒凉的坡地上,脚下的荆棘纠缠交织,仿佛每一...
原创 明... “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谣在明朝传唱数百年,湖北平原沃野千里,稻浪翻涌,是帝国粮仓的象征。然而就在这片...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结下深... 柯棣华(左)在中国。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供图 博卡在家中阅读柯棣华传记。 受访者供图 赫留金娜。...
陶俑诗文探秦史 棉絮传艺扬才思... 7月13日,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的海内外营员们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时空共振...
《清明上河图》给我们展示的宋代...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描述北宋的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
原创 吴... 提起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被废除的皇后胡善祥和与他青梅竹马的第二任皇后孙氏。然而...
原创 盘...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卓越的领袖,他们不仅影响了本国的命运,还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的格局。这些领袖...
原创 1... (一) 金朝和蒙古帝国曾处于各自的巅峰时期,但要比较两者谁的战斗力更强,答案是无法确定的。毕竟,完颜...
原创 吕... 公元219年7月,刘备在汉中打败了曹操,自立为汉中王,实力和地盘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原创 “... 李广,这位被誉为“龙城飞将”的古代名将,似乎给人留下了一个极具英雄色彩的印象。历史中的李广,常被称作...
原创 第... 班布拉指出,殖民地的出口对英国战后迫切需要的美元收入至关重要。战后,美元短缺成为所有西欧国家普遍面临...
原创 南... 《满江红》和《狂飙》是近期在电影和电视剧圈引发热潮的两部作品,各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吸引力。不同于大众...
村里老人不愿提:当年投日的普通... 日本投降了,天亮了。可对咱们这片土地来说,麻烦远没结束。你猜猜看,当时收拾了多少给日本人办事的人?说...
原创 一... 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军事力量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这个缺陷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国运乃至国家存亡。 本文首...
原创 姜... 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防御策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姜维对汉中防线的调整,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
原创 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 张瑄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出生于江浦,今南京浦口,他于正统七年顺利考中进士,随后被任...
原创 揭... 继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民国政权历经了37年的风雨飘摇。在这段期间,中...
原创 历... 我点燃了一根烟,目光投向地图上标记的“大公鸡”,心里想了想:作为一个汉族人,咱们自古以来就崇尚“和为...
原创 满... 公元1644年,满清政权踏入中国,使得封建时代的延续达到了268年之久。这一过程令中国在历史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