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愿撤出抗日前线的他率整团脱离国民党,后成开国上将位至副国级
迪丽瓦拉
2025-09-21 22:33:22
0

在我军的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履历尤为独特,值得一提。他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能够打鬼子,毅然带领一个整团的国民党部队“跳槽”到我军,成为我军的一员。而正是凭借这支部队,他在短短几年间,竟然建立起了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大型抗日根据地。

这位将军的事迹后来被艺术加工,成为了多部深受欢迎的影视作品的题材。建国后,虽然他并未参加过红军或者长征,但却依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并且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人。如此成就的背后,是怎样一段传奇的革命道路呢?本文要讲的这位开国将军,正是吕正操上将。

吕正操将军,生于1905年,家乡位于辽宁海城县。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家里仅有几亩田地。尽管贫困,吕正操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家乡的街道分为东街和西街,东街住的是富人,而西街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每当富家孩子欺负穷人时,吕正操总是带着一群小伙伴挺身而出,替弱小者出头。

日俄战争后,日军开始在东北横行。吕正操从小就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暴行,他曾目睹爷爷和大伯被鬼子无缘无故殴打,甚至用刺刀挑死村民,抛尸荒野。这些暴行让他立下誓言:一定要亲手报仇,为国仇家恨奋勇作战。后来,他回忆自己有三个最大爱好,其中最强烈的便是“打鬼子”。事实上,他的名字“正操”便源自于此。

吕正操的名字其实并非从小叫“正操”,他小时候名叫“正言”。8岁时在村里上学,老师给他取的名字是“正言”,但吕正操认为,仅仅“言”是不够的,未来要当兵,就得学好本事,为了能打鬼子,他决定改名为“正操”,从此,他的命运与戎马生涯紧密相连。

吕正操的聪明才智使得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极强,过目成诵。可惜家境贫寒,他仅能断断续续地上几年的学,剩余的文化知识都是在一位老师的帮助下自学的。他曾自学《古文观止》,这一书的阅读,对于他后来的文化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年,吕正操在张学良部队的亲戚介绍下,得知张学良正在组建一支新式卫队旅,急需有文化的青年。于是,他告别了家人,投身东北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因为文化水平高,能写能文,吕正操很快被任命为卫队旅的文书。1923年,张学良将他送到东北讲武堂深造,作为自己的亲信培养。

在讲武堂的学习过程中,吕正操还自学了英语,这为日后他在抗日根据地处理外事工作打下了基础。每当有外国记者前来采访时,吕正操总能顺利用英语与之沟通,这在当时的我军中是十分罕见的。尽管文化造诣深厚,吕正操依旧面临一些“烦恼”,最大的烦恼便是张学良过于器重他,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近10年的参谋副官,始终不放他去带兵。

直到1933年,吕正操提出请求,张学良终于将他调任116师647团团长。此时,吕正操已经意识到,抗日的责任不仅仅是国民党军的事,而必须与共产党合作。正因为如此,他在领导647团的同时,也与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1934年,吕正操带领647团驻守北平,并且在我党的协助下,将抗日救国运动推向高潮,屡次挫败日军的挑衅。他的部队也因此得到了“摩登团”和“红色团”的美誉。

1935年,吕正操再次展示出卓越的指挥能力,成功地指挥647团击退了日本伪军的进攻,战果斐然。随后的“一二九运动”爆发,吕正操不仅支持学生的抗议活动,还在警察追捕学生时,巧妙地安排了假扮包围,成功让学生逃脱。吕正操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不少我党同志的感激和尊敬。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吕正操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并聆听了他关于革命的教诲。事变平息后,吕正操正式提出加入共产党,得到了批准。接下来的抗日斗争中,吕正操从不畏惧艰难险阻,几次带领部队重创日军。

1937年,吕正操率领全团脱离国民党,正式投奔我党,成立人民自卫军,开始在华北展开抗日。随后,他先后打败了伪军,并在冀中建立了庞大的抗日根据地。短短几年内,吕正操所领导的部队发展到超过5000人,冀中地区成为抗日的重镇。

1940年代,吕正操提出的“地雷战”和“地道战”成为冀中抗战的重要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战果。通过民兵自制地雷和挖掘地道,冀中抗日军民在艰难的战斗中取得了大量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正操奉命北上东北,开始了他的新任务。在东北,吕正操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统战和铁路建设。尤其在辽沈战役前夕,吕正操以卓越的铁路运输能力,将10万大军和大量物资迅速调运到前线,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凭借他在抗日、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中的赫赫战功,这一军衔完全实至名归。随后的几十年里,吕正操为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领铁道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1977年,吕正操出任军委委员,1983年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老将军一生有三大爱好:打鬼子、修铁路、打网球。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就携带网球拍,闲暇时也喜欢与战友们切磋网球。

1991年,吕正操与老上级张学良在美国重逢,二人激动万分,重拾往事。吕正操最后离世,享年106岁。他的一生,不仅仅是抗日战场的传奇,更是为国家建设和铁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今天,我们缅怀这位“花式”打鬼子、拼命修铁路的英雄,向吕正操上将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好... 萧何,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刘邦创建汉朝的三位重要人物之一,他与刘邦的关系可谓紧密非凡。...
宋代斗笠碗 宋代斗笠碗是中国传统碗式之一,因倒置形似斗笠而得名,其特征为广口、斜直壁(约45度角)和小圈足。 ...
原创 李...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曾在反隋的战争中密切配合,共同为唐朝的建立贡献了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唐朝的建立,两...
原创 红... 1935年9月,红25军在徐海东的率领下,成功到达了陕北;紧接着,中央红军也于1935年10月抵达陕...
原创 明... 从秦始皇到宣统退位,历代中国的皇帝总共有408位。若要说其中哪位皇帝最为严厉地对待贪污腐败,朱元璋当...
原创 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其不仅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闻名,也以其广泛的领土扩展和高度的国家安...
原创 赵... 《——【·前言·】——》 宋高宗赵构56岁,主动把皇位交出去,看似是明哲保身,其实背后另有苦衷。 这...
原创 罗... 汉朝与罗马帝国几乎是同时并存的两个强大国家,不仅在时间上并肩而立,在地理上也共享着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领...
原创 宋...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秦... 秦朝末年,随着秦始皇的驾崩,天下陷入一片混乱,局势极为动荡。最初,赵高联合李斯扶持胡亥即位,随后又伪...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统一六国后,他推行严厉的法律制度,同时大兴土木,修建了秦皇陵、长城...
原创 明... 许多热爱历史的人,往往对明朝充满崇敬之情。无论是明朝国力鼎盛时的广阔疆土,还是在文化方面的多元发展,...
原创 “... 南唐二陵的面世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经过细致的鉴定,他们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李昪与宋皇后合葬,...
原创 为... “父选母抄,圆圆留念”——这句字,出现在钱钟书所选、杨绛所抄的《钱钟书选唐诗》封面上,成为了他们精神...
原创 他...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年少时,他性格叛逆,不满官场上的种种规矩,属于那种对现实体制抱有强烈不满的愤怒青年...
原创 从... 明朝的灭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事件之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在...
原创 飞... 周恩来和叶挺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回溯到1927年9月,南昌起义的革命队...
原创 1... 1973年某一天,陕西省汉中市的两位农民正在田间劳作,忽然其中一人用锄头铲土时,发现锄头似乎卡住了什...
原创 西... 历史上,许多权臣都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以巩固权力。比如,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成为了汉宣帝的皇后;曹操...
揭秘古代青楼女子:除了琴棋书画... 在中国古代,青楼女子常被贴上“风尘女子”的标签,但她们的真实生活远比刻板印象复杂得多。她们不仅是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