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愿撤出抗日前线的他率整团脱离国民党,后成开国上将位至副国级
迪丽瓦拉
2025-09-21 22:33:22
0

在我军的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履历尤为独特,值得一提。他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能够打鬼子,毅然带领一个整团的国民党部队“跳槽”到我军,成为我军的一员。而正是凭借这支部队,他在短短几年间,竟然建立起了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大型抗日根据地。

这位将军的事迹后来被艺术加工,成为了多部深受欢迎的影视作品的题材。建国后,虽然他并未参加过红军或者长征,但却依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并且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人。如此成就的背后,是怎样一段传奇的革命道路呢?本文要讲的这位开国将军,正是吕正操上将。

吕正操将军,生于1905年,家乡位于辽宁海城县。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家里仅有几亩田地。尽管贫困,吕正操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家乡的街道分为东街和西街,东街住的是富人,而西街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每当富家孩子欺负穷人时,吕正操总是带着一群小伙伴挺身而出,替弱小者出头。

日俄战争后,日军开始在东北横行。吕正操从小就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暴行,他曾目睹爷爷和大伯被鬼子无缘无故殴打,甚至用刺刀挑死村民,抛尸荒野。这些暴行让他立下誓言:一定要亲手报仇,为国仇家恨奋勇作战。后来,他回忆自己有三个最大爱好,其中最强烈的便是“打鬼子”。事实上,他的名字“正操”便源自于此。

吕正操的名字其实并非从小叫“正操”,他小时候名叫“正言”。8岁时在村里上学,老师给他取的名字是“正言”,但吕正操认为,仅仅“言”是不够的,未来要当兵,就得学好本事,为了能打鬼子,他决定改名为“正操”,从此,他的命运与戎马生涯紧密相连。

吕正操的聪明才智使得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极强,过目成诵。可惜家境贫寒,他仅能断断续续地上几年的学,剩余的文化知识都是在一位老师的帮助下自学的。他曾自学《古文观止》,这一书的阅读,对于他后来的文化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年,吕正操在张学良部队的亲戚介绍下,得知张学良正在组建一支新式卫队旅,急需有文化的青年。于是,他告别了家人,投身东北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因为文化水平高,能写能文,吕正操很快被任命为卫队旅的文书。1923年,张学良将他送到东北讲武堂深造,作为自己的亲信培养。

在讲武堂的学习过程中,吕正操还自学了英语,这为日后他在抗日根据地处理外事工作打下了基础。每当有外国记者前来采访时,吕正操总能顺利用英语与之沟通,这在当时的我军中是十分罕见的。尽管文化造诣深厚,吕正操依旧面临一些“烦恼”,最大的烦恼便是张学良过于器重他,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近10年的参谋副官,始终不放他去带兵。

直到1933年,吕正操提出请求,张学良终于将他调任116师647团团长。此时,吕正操已经意识到,抗日的责任不仅仅是国民党军的事,而必须与共产党合作。正因为如此,他在领导647团的同时,也与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1934年,吕正操带领647团驻守北平,并且在我党的协助下,将抗日救国运动推向高潮,屡次挫败日军的挑衅。他的部队也因此得到了“摩登团”和“红色团”的美誉。

1935年,吕正操再次展示出卓越的指挥能力,成功地指挥647团击退了日本伪军的进攻,战果斐然。随后的“一二九运动”爆发,吕正操不仅支持学生的抗议活动,还在警察追捕学生时,巧妙地安排了假扮包围,成功让学生逃脱。吕正操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不少我党同志的感激和尊敬。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吕正操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并聆听了他关于革命的教诲。事变平息后,吕正操正式提出加入共产党,得到了批准。接下来的抗日斗争中,吕正操从不畏惧艰难险阻,几次带领部队重创日军。

1937年,吕正操率领全团脱离国民党,正式投奔我党,成立人民自卫军,开始在华北展开抗日。随后,他先后打败了伪军,并在冀中建立了庞大的抗日根据地。短短几年内,吕正操所领导的部队发展到超过5000人,冀中地区成为抗日的重镇。

1940年代,吕正操提出的“地雷战”和“地道战”成为冀中抗战的重要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战果。通过民兵自制地雷和挖掘地道,冀中抗日军民在艰难的战斗中取得了大量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正操奉命北上东北,开始了他的新任务。在东北,吕正操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统战和铁路建设。尤其在辽沈战役前夕,吕正操以卓越的铁路运输能力,将10万大军和大量物资迅速调运到前线,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凭借他在抗日、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中的赫赫战功,这一军衔完全实至名归。随后的几十年里,吕正操为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领铁道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1977年,吕正操出任军委委员,1983年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老将军一生有三大爱好:打鬼子、修铁路、打网球。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就携带网球拍,闲暇时也喜欢与战友们切磋网球。

1991年,吕正操与老上级张学良在美国重逢,二人激动万分,重拾往事。吕正操最后离世,享年106岁。他的一生,不仅仅是抗日战场的传奇,更是为国家建设和铁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今天,我们缅怀这位“花式”打鬼子、拼命修铁路的英雄,向吕正操上将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