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杂谈——东临碣石有遗篇:毛主席与曹操
迪丽瓦拉
2025-09-21 22:33:08
0

“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

这是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众所周知,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心机深沉、手段强硬的角色,毛主席为何会如此评价他呢?曹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曹操的历史评价,往往褒贬不一,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中,他一直被视作奸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来扩展自己的权力,这与传统重臣忠诚辅佐君王的形象相去甚远。他曾说过“宁我负人,无人负我”,这句话的冷酷与儒家提倡的舍己为人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许多人眼里,曹操是个非常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虽然如此,曹操在军事、政治及文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往往被忽视,历史上为他“翻案”的人并不多。

然而,毛主席在1954年夏天北戴河游玩时,便曾为曹操做出过新的评价。他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其中提到“东临碣石有遗篇”。这一句指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后,乘胜追击北方,成功地占领了大部分领土。袁绍的儿子欲为父报仇,与乌桓联合,曹操亲自北上征战,并在大胜乌桓后途经河北昌黎的海边,写下了《观沧海》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毛主席十分喜爱这首诗,并常常吟咏。

在一次北戴河的雨中,毛主席站在大海前,心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曹操那种面对困境、不断奋进的精神。曹操一生征战四方,风雨兼程,正如毛主席自己所提倡的勇敢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他在词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一句中,不仅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也隐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歌颂。“越千年”表达了历史的迅速流转,而毛主席写这首词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内心的自豪与激动,也在这首词中有所展现。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句直指时代巨变。曹操诗中的景象与毛主席眼前的景色相似,但两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却有天壤之别。通过这样的对比,毛主席用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新时代的热情与自豪,也为革命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力量。

毛主席不仅喜欢曹操的诗词,还对曹操本人十分敬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毛主席曾毫不掩饰地称赞曹操,并将其与诸葛亮并列。历史上,诸葛亮以忠诚、智慧与德行闻名,而很少有人会把他与曹操这类人物放在一起,但毛主席却能从两者身上看到相似之处。

1918年秋,毛主席和罗章龙准备赴法国留学,当时他们从长沙出发,却在漯河遭遇了铁路中断。两人只得在漯河暂时停留,夜晚等待之后,他们决定改道前往许昌,这是魏国的都城。到达许昌后,毛主席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与当地百姓交谈,随后步行参观了魏国的遗址,并与罗章龙共同创作了《魏都怀古》这首诗。

毛主席曾多次提到,要给曹操平反。在他看来,曹操并非历史上常被诟病的“奸臣”,而是一位复杂的“奸雄”,他的许多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毛主席认为,曹操的战略谋划并不逊色于诸葛亮。1959年8月11日,庐山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示:“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也该替曹操恢复声誉了。”

尽管如此,毛主席并不认为曹操完全没有缺点。他指出,曹操有时优柔寡断,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特别是在张鲁被打败后,曹操应立即进攻四川,但他却犹豫不决,最后也因此后悔。此外,曹操对自己宽容,对下属则严格,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后,虽然失败,曹操并未对自己进行任何惩罚或改正措施。

曹操在历史上被视为奸臣,原因之一就是他犯下了不少重大的错误,给百姓带来了灾难。首先,曹操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公与百姓疾苦,但曹操总是选择了暴力镇压。184年,曹操奉命镇压黄巾起义,190年又奉袁绍命令镇压黑山黄巾起义。曹操使用极为残酷的手段,使得百姓惧怕他。

其次,曹操是一位好战分子,经常发动战争。尤其在战争过程中,他采用了残酷的屠城手段。无论敌军是否投降,曹操都不放过他们。官渡之战中,曹操曾下令“杀袁绍降卒七八万”,其暴虐行径使得百姓深受其害。曹操在屠杀华佗等无辜时,也并没有合理的解释,这种极端的行径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恶名。

最后,曹操的性情极为奸诈。他为了争夺皇位,不惜通过阴谋手段逼宫,甚至杀掉皇帝的后代。他从不信任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他清除的目标,因此他常常先发制人。

尽管如此,曹操的历史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曹操生活在战乱不断的年代,时局动荡,百姓疾苦。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军事手段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曹操不仅成功恢复了北方的稳定,还通过政治与经济改革,推动了社会的恢复与发展。

此外,曹操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东汉时期,官吏腐化,曹操敢于打破传统的选官标准,真正看重的是能力。曹操还提倡节俭,反对奢华,他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家人及宫廷保持简朴,极大地推动了廉洁之风的传播。

最后,曹操对军事的贡献同样重要。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屯田制,解决了兵员问题,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屯田制不仅为军事发展提供了经验,也为后来的朝代做出了借鉴。

总之,尽管曹操有许多缺点,但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能因其缺点而忽略他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