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家却不能回的民族,中亚的35万朝鲜人到底是从何而来?
迪丽瓦拉
2025-09-22 01:31:25
0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互相包容、彼此依赖。然而,世界上却有一个民族,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家园,无法回到故乡,他们就是生活在中亚的三十五万朝鲜族人。那么,他们为何会被迫迁居到中亚的这片陌生土地?

这群朝鲜族人生活在中亚地区已有许多年,约三十五万人,他们的先辈究竟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沙俄时期的俄罗斯人口迁移政策。1858年至1860年间,清朝与沙俄分别签署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让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大致构成了沙俄远东地区的东南部分。为了巩固和占领这片新获得的领土,沙俄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加速了远东地区的俄罗斯化进程。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俄罗斯本土,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外籍移民。自1863年起,朝鲜半岛的朝鲜人陆续迁往俄国的南乌苏里地区,最初的移民仅有13户贫困的家庭,这些家庭在生活困窘的情况下秘密迁移。此后,随着朝鲜半岛频繁发生天灾人祸,局势日益动荡,朝鲜人纷纷逃往远东地区避难,迁移的数量逐年增多。

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后,朝鲜的独立运动以远东地区为基地,安重根等革命志士也曾在这里展开过反抗行动。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许多不愿忍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朝鲜人选择迁移到中国延边和俄国远东地区。到1912年,远东的朝鲜人口已增至近6万人,到了1914年,这一数字攀升至64309人。如果再加上那些未登记的“黑户口”朝鲜人,数量甚至接近10万人。最初,这些移民多为农民,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因此大多数人以务农为生。

随着苏联国内进行经济调整,推动工业化进程,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始实施,远东的朝鲜人也被纳入其中。由于集体化运动的强制性及其过于激进,许多受影响的朝鲜富农进行了反抗,甚至采取了放火、毒死家畜、暗杀党员等极端手段。尽管如此,在强大的苏联党政权面前,这些反抗几乎无法改变集体化进程,富农或被清除,或被流放。最终,农业集体化在远东朝鲜人中取得了稳步推进,并逐步稳定下来,到了1934年,集体化过程完成,朝鲜人社会逐渐恢复平静。

然而,这段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政治原因,苏联政府决定将远东的朝鲜人迁移到更远的中亚地区。这一迁移过程充满了艰难与痛苦。苏联政府在签署了相关密令后,仅给予朝鲜人两周时间进行准备。由于条件艰苦,许多人带着有限的食物和衣物匆忙出发,途中不少人因疾病、饥饿和寒冷丧命。到达中亚时,气候已是深秋,许多朝鲜人被安置在偏远的地区,房屋稀缺,大多数人只能住在临时的帐篷里。

苏联强行迁移远东朝鲜人至中亚地区,背后有着三个主要原因。其一,苏联政府怀疑朝鲜人与日本有勾结,认为朝鲜人可能成为日本间谍的掩护。日本当时正在进行帝国主义扩张,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令苏联感到极大的威胁。其二,苏联当局担心远东朝鲜人数量过多,难以管理。远东的朝鲜人已在某些地方形成了人口集中的聚居区,苏联害怕他们会提出自治要求。其三,中亚地区急需水稻种植技术,而朝鲜人擅长这一领域,苏联希望通过迁移朝鲜人来解决这一问题。

1937年,朝鲜人开始被强制迁移。第一列火车于9月9日出发,接下来的124列火车将所有朝鲜人从远东地区迁送至中亚。每列火车的车厢大多是用铁板制成,寒冷的车厢里几乎没有取暖设施。尽管车厢内设置了炉子,但效果微乎其微。为了保暖,朝鲜人将稻草铺在车厢地板上,但依然无法抵挡寒冷。由于物资匮乏,每户家庭仅能分配到少量食物和水,根本无法满足长途跋涉中的需求。人们在饥饿和寒冷中艰难度日,最终一些老人和小孩在途中死去,尸体被随意丢弃,甚至没有机会进行简单的安葬。

迁移过程中还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1937年9月12日,火车在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发生事故,导致21人死亡,50多人受伤。经过调查,事故是由日本间谍策划的,他们在铁轨上放置了炸药,企图通过制造交通事故激化朝鲜人与苏联政府之间的矛盾,阻止迁移计划。然而,这一事件并未能改变苏联的决定,迁移计划继续执行。

尽管遭受如此多的苦难,朝鲜族人最终在中亚站稳了脚跟。虽然一开始的生活艰难,但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帮助下,他们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开始投身于农业和工业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族人在中亚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社会,成为了中亚人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朝鲜族人面临着新的挑战。虽然许多人已不再讲朝鲜语,但他们仍然保有强烈的朝鲜族身份认同感,并且对于中亚人民在他们困难时期的帮助永远心怀感激。即使许多人移居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和韩国,但对韩国的态度却颇为冷淡,因为他们与韩国人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日益加大。

现在,中亚的朝鲜族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他们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演变。三十五万朝鲜族人的命运,是战争和政治斗争留下的深刻烙印,也是一个民族因历史变迁而被迫漂泊的故事。通过这段历史,我们更应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稳定,并反思如何维护全球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三十五万朝鲜族人当年为何落户中亚》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如如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曹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发起了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再度挥师关中。按照惯例,曹魏方面必须迅...
原创 赵...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他曾经击败过秦军。紧接着,大家或许会好奇,既然他能打...
原创 朱... 在封建社会的古代,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赏赐不仅是对臣子的极高肯定,也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荣誉...
原创 神... 三国历史中,曾有一位名叫左慈的仙人,他将一本《遁甲天书》传授给诸葛亮,并且曾亲自将书中阵法施展出来,...
原创 东... 诸葛恪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或许由于家族的基因特别强大,他从小便表现出非凡...
原创 大... 提到中国古代军事威势的辉煌,汉朝与唐朝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代表。 西汉时期,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在漠北对...
原创 创...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由萨沙原创,任何媒体转载均需拒绝。 埃及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
原创 六... 历史上,继秦朝之后最漫长的乱世莫过于魏晋南北朝。经过几百年的政治动荡,三国时期那些名门望族的后代,在...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具魅力的时代,文化昌盛、英雄辈出,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
原创 荷... 一、塔斯曼探险的历史背景 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荷兰著名的探险家与商人,生于1...
韩国人为什么喜欢偷中国文化? 授权自 01 日本有本漫画叫《龙珠》,主角叫悟空,他也会筋斗云。 你看中国人说什么了吗? 但是,你非...
原创 宇... 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的义子,关原之战西军的统帅之一,是大阪七将星之一明石全登的主公。在深入了解他的生...
原创 扬... 三百年来土一丘,史公遗爱满扬州。二分明月千行泪,并作梅花岭下秋。——郁达夫 1645年正月十二日,满...
原创 隋... 嘿,各位历史迷们!今天咱要来聊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 隋文帝杨坚。他的帝王之路,那可真是充满...
原创 伐... 历史开讲 司马昭对于邓艾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他害怕邓艾可能不服从命令,因此决定采取行动,命令钟会进军...
原创 日... 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是日本的天皇制。 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现在的德仁天皇,一共经历了126代,是...
原创 红... 历史开讲 1928年冬,红五军在彭德怀和滕代远的指挥下,转战于湘赣边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
原创 1...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时,新四军正活跃于该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坚决的抗日斗争。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
原创 古... “后宫佳丽三千”,表面上看是无尽的荣华富贵,背后藏着的,却是数不清的孤独和无奈。真正进了深宫,才会明...
原创 汉... 尽管到了殷商时期,西域已经与中原展开了初步的商贸往来,西域出产的玉石深受王室贵族的喜爱,中原的丝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