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河南出了1个厉害的县长,百姓有事求他做主,深得民心
迪丽瓦拉
2025-09-22 02:02:28
0

头条群星10月榜:历史中的河南——一位断案如神的县长

在河南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位县长,凭借着他出色的断案才能,不仅为地方百姓所敬仰,甚至让山东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慕名而来寻求公正的裁判。他的名字就是张肯堂,一位名声远播的明朝官员,他的断案记录和作为法律教材的影响力,直到今天仍在台湾的大学课堂上被讲解和研究。你是否了解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县长——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明代松江府华亭县人。天启五年(16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中举,进入仕途。张肯堂不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而且他热爱人民,勤政爱民,忠心报国,甚至为恢复明朝江山,英勇地在反清复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事迹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01 张肯堂亲自带兵保卫家乡

崇祯三年,张肯堂被任命为浚县知县。此时,民间已经爆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为了保卫浚县的安宁,张肯堂未雨绸缪,提前招募乡勇并进行军事训练,做好了充分准备,防止敌人的突袭。浚县南面的淇门镇,作为卫河进入浚境的门户,他指派乡兵驻守,设置了多道栅栏防线,并在县西北的黑山上建立堡垒,防守的力量遍布各个重要节点。

虽然乡兵缺乏战斗经验,甚至内心充满恐惧,但张肯堂毫不气馁,亲自前往各个驻兵点,鼓励大家立下誓言,并且一一讲解战斗的意义,激励士气。在一次次的劝说下,乡兵的勇气和信心逐渐增强。崇祯六年五月,乱军的一个分队攻占辉县,但他们看到浚县防线严密,知难而退。随后,另一支乱军从汤阴县进逼,张肯堂亲自率领乡兵迎战,成功将敌人击退,甚至带领乡兵追击至数里之外。

然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当乱军主力涌入黑山时,张肯堂带领200余名乡兵坚守险地,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虽然敌人人数众多,但张肯堂的顽强抵抗最终使敌军不得不撤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张肯堂带领乡兵屡次与乱军激战,最终成功保护了浚县的安全。通过这段经历,张肯堂将自己的经验编成了《保黎录》,记录下了这段震撼历史。

02 张肯堂公正断案,兼顾情理

浚县古城的文化演出中,每逢节日,必定会有一项保留节目——大平调《张肯堂断案》。虽然剧情可能是后人创作的,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张肯堂断案公正、持平的精神却是不争的事实。张肯堂在浚县执政期间,共审理了304起案件,每个案件都有详尽的记录,并收入他所著的《莞尔集》。虽然这本书已经失传,但其中的案件因为单行本的出版,得以留存,被称为《jun辞》。

为什么张肯堂的审案声誉如此之高?除了浚县本地的案件外,周边的其他县区甚至远至山东、河南其他地方的人,也纷纷来浚县请求张肯堂审理案件。他的公正无私和果断执行,使得很多人都愿意将疑难案件交给他来处理。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李学纶斗殴案”。涉案者李学纶是长垣人,但案件发生地却是在长垣县樊相集,报案人却特地赶来浚县找张肯堂求解。

此外,浚县文旅局的郭如民曾收集到一些台湾学者关于《jun辞》的研究资料,显示台湾的许多大学将这部作品作为法律教材进行研究。从这一点来看,张肯堂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地,而是超越了时空,成为了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

03 张肯堂重视文化遗产,留下宝贵文献

张肯堂不仅是一位英雄将领,还是一位文化人。他深知历史的力量,因此他非常注重将自己的经历和地方文化传承下来。除了《保黎录》和《jun辞》,他还主持编纂了《浚县志》,这部县志被称为“张志”或“崇祯志”。在乱世中,他依然不忘保存地方文化资料,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浚县志》曾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但在2002年,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翻阅旧志书时意外发现了这本早已被遗忘的书。经过专家的鉴定,这部《崇祯志》不仅内容完整,而且成为了浚县明代最为珍贵的文献之一,堪称“宝藏”。它记录了大量关于浚县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尤其是其中对浚县大石佛的记载,被认为是最为权威的历史记载之一。

在浚县的文庙内,还保存有董其昌的书法墨宝,这两块书法作品分别是为《保黎录》所写的序文,以及为张肯堂的同窗好友党公所立的碑文。董其昌和陈继儒都是松江华亭人,和张肯堂同乡,他们的书法作品成为了当地文化的象征。

04 张肯堂忠诚报国,英勇殉国

张肯堂在浚县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最终被晋升为佥都御史,巡抚福建。随着明朝的灭亡,张肯堂并未低头向清朝投降,而是坚定地参与了复国的斗争。他曾请求招募水军,准备与浙东义军联合,但未能实现。后来,他成为了鲁王的东阁大学士,并积极与江南抗清义军保持联系。

然而,在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突破了防线,张肯堂坚守定海城,历经艰苦抵抗,最终城破。在最后的时刻,张肯堂决然选择了自尽,以保全家族的名节。他让妻妾、子孙先行死去,并写下《永诀词》,在雪地中上吊自杀,英勇殉国。他的忠诚与牺牲,不仅赢得了战友的尊敬,甚至连敌人也为之动容。

乾隆皇帝曾特地为他赐予“忠穆”谥号,这个谥号与岳飞的“忠武”并列,足见张肯堂的忠诚和伟大。

浚县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每年的节日,浚县的古城都会举行一系列文化演出,包括《张肯堂断案》和“四街文化演出”等,向世人展示张肯堂这位忠肝义胆的英雄县长的伟大事迹。浚县的千年古城,值得每一位游客来探索、发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