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是如何占领圣彼得堡,获得大西洋出海口的?
迪丽瓦拉
2025-09-22 03:02:44
0

提到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几乎已经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了。没有圣彼得堡港口传来的舰炮轰鸣声,就不可能孕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段历史的火花,正是在这片土地上点燃。

但圣彼得堡最初并不是革命的圣地。它起初只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这座作为俄国近两百年国都的城市,最早并非属于俄国,而是一块从瑞典手中夺取的领地。它的前身并不光彩,曾是异国统治的边缘区域。

将国家的首都迁移到一块从外敌手中抢来的土地上,在全球历史上极为罕见,这种举动风险巨大。当时瑞典王国虽然在战争中败北,但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若瑞典决定反攻,俄国将面临极大的威胁与灾难。

然而,俄国这场“赌运气”的迁都,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巩固了俄国的国防,还推动了俄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为了夺取圣彼得堡这个关键的出海口,俄国倾尽全力,甚至联合多个国家,才最终击败了瑞典王国。那么,俄国究竟是如何击败瑞典,成功夺取这片战略要地的呢?

17世纪末期,当中国正处于康熙皇帝推行改革的辉煌时代,俄国也涌现出一位卓越的帝王——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奠定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坚实基础,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内推行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减轻对传统小农经济的依赖,大力发展工商业;二是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力求开拓殖民地。

彼得大帝的改革理念深受他年轻时赴荷兰学习的经历影响。在荷兰,他见识到一个依托贸易和工业发达经济体系的国家,尽管领土狭小,却凭借广阔的殖民地,获得了丰厚的财富回报。回国后,他决心将俄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尤其注重寻找优良的出海口。

为此,彼得大帝多次召开战略会议,派遣考察团考察潜在出海口,最终确定三个必须夺取的目标。第一个便是圣彼得堡,彼时仍由瑞典掌控;第二是克里米亚半岛,控制黑海的关键口岸,现为奥斯曼帝国领土;第三是向东扩展至黑龙江,开辟通往太平洋的门户。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彼得大帝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力图通过稳步推进夺取出海口,从而实现对外殖民扩张的战略蓝图。

尽管抱有宏大理想,俄国的首次军事行动遭遇了挫败。远征黑龙江的俄军遭遇清军顽强抵抗,最终失败而归。这场失败不仅让俄国在与清朝的首次交锋中吃亏,也使得彼得大帝的东部扩张梦想受阻。

未能夺取黑龙江出海口,俄国虽然在谈判桌上获得了一些利益,但离彼得大帝的宏愿仍有很大差距。自1690年起,俄国迅速调整战略,把目标转向北方,挑起了与北欧强国瑞典的战争。

当时的瑞典不仅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过胜利,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在与俄国的贸易纠纷中多次以武力回应,令俄国倍感压力。彼得大帝深知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充分评估瑞典的实力后,彼得大帝联手了两个重要盟友——丹麦和萨克森。丹麦与瑞典不仅在政治上分歧严重,经济利益也频频冲突,因此迅速接受了俄国的联合抗瑞提议。

1700年,北方大战爆发。起初,凭借强大的海军优势,瑞典海军屡屡击败俄国舰队,成功阻止了丹麦军队登陆,几乎以一敌三,毫不逊色。

瑞典陆军也在圣彼得堡周边的沼泽地带轻松推进,从登陆点迅速深入内陆。面对瑞典军队的猛攻,俄国采取了焦土战术,利用漫长严寒的冬季消耗敌军,迫使瑞典军队遭受重大损失,被迫停止进攻。

冬季防御成功后,俄国趁势反攻,很快占领了圣彼得堡港口,彻底摧毁了瑞典在俄国沿岸的重要登陆点。与此同时,丹麦海军不断骚扰瑞典舰队,使得瑞典元气大伤。最终,瑞典不得不选择和谈,结束战争。

战争胜利后,瑞典割让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领土,标志着俄国首次踏入波罗的海地区。彼时的圣彼得堡仅是一个简陋的港口,俄国便开始在这里建设第一个现代化出海口,这也解释了为何俄国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

波罗的海距离北海较近,而北海是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只有打通这条通道,俄国才能真正打开通向海外殖民的门户。不过,这条航路被丹麦和瑞典封锁,后来还得面对英国等海上强国的挑战。单凭圣彼得堡,俄国显然无法一举实现其殖民梦,因此迁都圣彼得堡,更多是为了巩固北方战略,同时加强对芬兰的争夺。

从1721年开始,俄国正式实行北方扩张政策,致力于稳固波罗的海沿岸领土,并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迁都圣彼得堡后,俄国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加重。为打破落后局面,彼得大帝还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建立新式学堂,借鉴西欧先进模式。

俄国国力迅速提升,在与瑞典的竞争中逐渐转弱为强。瑞典自知无法匹敌崛起的俄国,最终在谈判中将芬兰割让给俄国。

夺得芬兰对俄国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圣彼得堡提供了安全屏障,也有效遏制了瑞典的战略威胁。虽然俄国未能完全打通波罗的海通道,但有了芬兰这片坚实的领土,俄国开始争夺北海制海权,影响深远。

夺取圣彼得堡、打开波罗的海大门,成为俄国18世纪崛起的关键一步。没有圣彼得堡,就没有后来强大的沙皇俄国,这座城市对俄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彼得大帝亲自指挥筹备和参与战争,体现了他对这场关系国家命运战争的高度重视。尽管北方大战中俄国遭受多次挫折,但依靠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国家力量,最终赢得了胜利。

正是凭借北方大战的胜利,俄国得以向波罗的海扩展领土,标志着传统强国瑞典的衰落。瑞典因此失去了跻身主流列强的机会,而俄国则乘胜大举扩张,奠定了今日俄罗斯辽阔国土的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昨天我观看了一段《破晓东方》,剧情推进到了在上海发生的“银元之战”。对于这一部分,我内心感到困惑。导...
扶苏不死,大秦不亡:一个理想主... “天下苦秦久矣!”——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时,他们打出的旗号竟是公子扶苏之名。 这一充满反讽意...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风云动荡的时代,外有西方列强对中华大地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在这种复...
原创 为... 自古以来,皇室内部很难真正产生亲如手足的兄弟感情。历代皇帝对自己的兄弟们往往充满戒心与猜忌,生怕他们...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时...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时代的印记与收藏明珠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是民国初期货币体系中的...
原创 王... 司马光与王安石,皆为北宋时期声名显赫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两人起初志趣相投,情谊深厚,是彼此惺惺相惜的挚...
原创 不...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不妨轻轻点个关注,这不仅能让您更好地融入其中,还能方便与他人交流与讨论。非常感...
姓和氏的区别您知道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2025年7月11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中国古典学“坐风”讲坛第...
原创 1... 1928年4月30日中午时分,香港九如坊裕记俱乐部的楼梯间里,突然响起了连续三声枪响。 一位衣着...
原创 日... 无论是为了增强统治权力,还是出于个人欲望,绝大多数日本战国时期的领主都极为重视婚姻与生育。某些战国大...
福医学子三下乡|“青春接力百年... 七月的榕城暑气蒸腾,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馆前的“爱国、创业、创新、图强”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7...
原创 韩... 13世纪与14世纪,可以说是蒙古民族的辉煌时代。这个源自辽阔草原的民族,在短短一百年间,横扫东西,先...
铁证为鉴⑦|东宁要塞:侵略者残...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坐落于牡丹江东宁市,是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苏边境修筑的14处庞大的军事筑垒中最...
原创 阿... 文 | a龙景生 编 辑 | a龙景生 阿拉伯帝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极为辉煌的重要阶段。从公元...
原创 他... 谁能想到,年逾五十的裴天来竟然在53岁时选择参军,投身抗日战场?回想当年,杨门女将穆桂英在53岁时担...
原创 如... 如果张辽投奔刘备,五虎上将谁会被淘汰出局?关羽心知肚明! 张辽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在投奔曹操之前...
原创 吴...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自立为帝,建立了“大顺”政权。 到了二月份,他迅速攻下阳城、汾州、太原...
从抗元烈士到民间庙主:林公忠平...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王”并不是王朝册封的亲王,而是由百姓或地方奉为神灵的人物,比如“包公”包拯、关公关...
原创 历... 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诸葛亮墓,这可是个有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古墓了,神奇的是,这么多年竟然一直无...
原创 为... 从1765年起,英国政府陆续通过多项法案,意图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管控,并加征税赋以缓解财政压力。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