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是如何占领圣彼得堡,获得大西洋出海口的?
迪丽瓦拉
2025-09-22 03:02:44
0

提到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几乎已经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了。没有圣彼得堡港口传来的舰炮轰鸣声,就不可能孕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段历史的火花,正是在这片土地上点燃。

但圣彼得堡最初并不是革命的圣地。它起初只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这座作为俄国近两百年国都的城市,最早并非属于俄国,而是一块从瑞典手中夺取的领地。它的前身并不光彩,曾是异国统治的边缘区域。

将国家的首都迁移到一块从外敌手中抢来的土地上,在全球历史上极为罕见,这种举动风险巨大。当时瑞典王国虽然在战争中败北,但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若瑞典决定反攻,俄国将面临极大的威胁与灾难。

然而,俄国这场“赌运气”的迁都,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巩固了俄国的国防,还推动了俄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为了夺取圣彼得堡这个关键的出海口,俄国倾尽全力,甚至联合多个国家,才最终击败了瑞典王国。那么,俄国究竟是如何击败瑞典,成功夺取这片战略要地的呢?

17世纪末期,当中国正处于康熙皇帝推行改革的辉煌时代,俄国也涌现出一位卓越的帝王——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奠定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坚实基础,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内推行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减轻对传统小农经济的依赖,大力发展工商业;二是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力求开拓殖民地。

彼得大帝的改革理念深受他年轻时赴荷兰学习的经历影响。在荷兰,他见识到一个依托贸易和工业发达经济体系的国家,尽管领土狭小,却凭借广阔的殖民地,获得了丰厚的财富回报。回国后,他决心将俄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尤其注重寻找优良的出海口。

为此,彼得大帝多次召开战略会议,派遣考察团考察潜在出海口,最终确定三个必须夺取的目标。第一个便是圣彼得堡,彼时仍由瑞典掌控;第二是克里米亚半岛,控制黑海的关键口岸,现为奥斯曼帝国领土;第三是向东扩展至黑龙江,开辟通往太平洋的门户。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彼得大帝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力图通过稳步推进夺取出海口,从而实现对外殖民扩张的战略蓝图。

尽管抱有宏大理想,俄国的首次军事行动遭遇了挫败。远征黑龙江的俄军遭遇清军顽强抵抗,最终失败而归。这场失败不仅让俄国在与清朝的首次交锋中吃亏,也使得彼得大帝的东部扩张梦想受阻。

未能夺取黑龙江出海口,俄国虽然在谈判桌上获得了一些利益,但离彼得大帝的宏愿仍有很大差距。自1690年起,俄国迅速调整战略,把目标转向北方,挑起了与北欧强国瑞典的战争。

当时的瑞典不仅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过胜利,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在与俄国的贸易纠纷中多次以武力回应,令俄国倍感压力。彼得大帝深知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充分评估瑞典的实力后,彼得大帝联手了两个重要盟友——丹麦和萨克森。丹麦与瑞典不仅在政治上分歧严重,经济利益也频频冲突,因此迅速接受了俄国的联合抗瑞提议。

1700年,北方大战爆发。起初,凭借强大的海军优势,瑞典海军屡屡击败俄国舰队,成功阻止了丹麦军队登陆,几乎以一敌三,毫不逊色。

瑞典陆军也在圣彼得堡周边的沼泽地带轻松推进,从登陆点迅速深入内陆。面对瑞典军队的猛攻,俄国采取了焦土战术,利用漫长严寒的冬季消耗敌军,迫使瑞典军队遭受重大损失,被迫停止进攻。

冬季防御成功后,俄国趁势反攻,很快占领了圣彼得堡港口,彻底摧毁了瑞典在俄国沿岸的重要登陆点。与此同时,丹麦海军不断骚扰瑞典舰队,使得瑞典元气大伤。最终,瑞典不得不选择和谈,结束战争。

战争胜利后,瑞典割让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领土,标志着俄国首次踏入波罗的海地区。彼时的圣彼得堡仅是一个简陋的港口,俄国便开始在这里建设第一个现代化出海口,这也解释了为何俄国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

波罗的海距离北海较近,而北海是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只有打通这条通道,俄国才能真正打开通向海外殖民的门户。不过,这条航路被丹麦和瑞典封锁,后来还得面对英国等海上强国的挑战。单凭圣彼得堡,俄国显然无法一举实现其殖民梦,因此迁都圣彼得堡,更多是为了巩固北方战略,同时加强对芬兰的争夺。

从1721年开始,俄国正式实行北方扩张政策,致力于稳固波罗的海沿岸领土,并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迁都圣彼得堡后,俄国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加重。为打破落后局面,彼得大帝还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建立新式学堂,借鉴西欧先进模式。

俄国国力迅速提升,在与瑞典的竞争中逐渐转弱为强。瑞典自知无法匹敌崛起的俄国,最终在谈判中将芬兰割让给俄国。

夺得芬兰对俄国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圣彼得堡提供了安全屏障,也有效遏制了瑞典的战略威胁。虽然俄国未能完全打通波罗的海通道,但有了芬兰这片坚实的领土,俄国开始争夺北海制海权,影响深远。

夺取圣彼得堡、打开波罗的海大门,成为俄国18世纪崛起的关键一步。没有圣彼得堡,就没有后来强大的沙皇俄国,这座城市对俄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彼得大帝亲自指挥筹备和参与战争,体现了他对这场关系国家命运战争的高度重视。尽管北方大战中俄国遭受多次挫折,但依靠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国家力量,最终赢得了胜利。

正是凭借北方大战的胜利,俄国得以向波罗的海扩展领土,标志着传统强国瑞典的衰落。瑞典因此失去了跻身主流列强的机会,而俄国则乘胜大举扩张,奠定了今日俄罗斯辽阔国土的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