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巴铁为了我国有多拼?被美国孤立、排挤、制裁,依旧选择力挺中国
迪丽瓦拉
2025-09-22 03:31:34
0

在中国的邻国中,巴基斯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70多年来,尽管国际局势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化,中巴两国的关系却始终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愈加牢不可破,堪称真正的“兄弟之国”。在中国,巴基斯坦常被亲切地称为“巴铁”,这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在这个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通常都围绕着各自的利益展开,而中巴关系则犹如一股清流,给世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外交经验和启示。那么,巴基斯坦这个位于南亚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究竟有多深?在这段难能可贵的友谊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回顾历史,巴基斯坦与中国都有着悠久的文明。早在元朝时期,蒙古帝国入主中原时,两国就已经展开了初步的文化交流。在殖民主义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巴基斯坦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二战结束后,英国面临巨大的殖民地解放压力,最终不得不放弃对印度的控制,将英属印度划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不久,中国也迎来了重大变革。1949年,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新中国。

那时,全球政治格局处于冷战初期,美苏两大阵营基于意识形态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新中国在初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试图与那些具有相似意识形态的国家建立联系,以避免被国际孤立。虽然巴基斯坦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差异较大,但这些并未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巴基斯坦在1949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外交决策——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穆斯林国家。1950年1月4日,巴基斯坦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举动不仅为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巴友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接下来,1951年5月21日,中巴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始了漫长而深厚的友谊。

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相同的利益和长时间的相互维护。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巴两国进入了政治互信的阶段,互相交流逐渐增多。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基斯坦总统穆·阿里进行了多次友好的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为未来的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

然而,中巴关系并未在这时达到“巴铁”的高度。直到1962年两国签署了《中巴边界协议》,情况发生了变化。该协议有效解决了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争议,巴基斯坦获得了75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协议的签署让两国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此外,随着中印边界冲突的爆发,巴基斯坦看到了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关系的机会,特别是在中印冲突中,两国的共同敌人推动了他们关系的进一步升温。

随着双方关系不断加深,巴基斯坦逐渐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在1965年联合国大会上,巴基斯坦主动提出接纳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提案,并要求驱逐台湾伪政权的代表。这一提议虽然激怒了美国,但巴基斯坦坚持自己的立场,并最终坚定地站在了中国一边,甚至在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时,巴基斯坦依旧未改变立场。

那么,为什么巴基斯坦会在面临美国压力时,毅然选择与中国加深关系呢?答案不难理解:自印巴分治以来,美国在南亚的布局一直偏向印度。美国认为印度比巴基斯坦具有更大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印度被视为制约中国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巴基斯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选择与中国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打破美国的影响力。

这一战略选择虽然带来了经济制裁等不利后果,但巴基斯坦民众和政府都对这一外交政策表示坚决支持,表明了两国关系的深厚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巴关系逐渐转向更为全面的合作,从原先的政治同盟发展到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在21世纪初期,两国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立即伸出援手,动用了空军运输机向中国提供了大规模的救援物资。这一举动深刻体现了两国在重大灾难面前的真诚友谊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七十年来,中巴两国的关系逐渐成熟,成为世界上最坚实的国际关系之一。尽管两国在历史、文化、制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这些并未阻碍他们之间的紧密合作。中巴两国始终认为睦邻友好是跨越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桥梁。今天,在巴基斯坦的大街小巷,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飘扬的中巴国旗;巴基斯坦的学校教材中,仍然记载着“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这一句话。

纵观70年的中巴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国在长期的合作中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双方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即使在巴基斯坦国内政治复杂、派系纷争不断的情况下,对华外交始终是全体政界和人民共同坚持的优先事项。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友谊,超越了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的隔阂,只有通过长期的合作与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巴两国继续携手前进,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不仅为两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增添了重要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