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介绍周恩来入党,曾为毛主席的“上司”,他却把一手好牌打烂
迪丽瓦拉
2025-09-22 04:31:42
0

照片中的这位人物,曾是我们党的“元老级”创始成员之一,不仅是周恩来和朱德入党的介绍人,还曾担任毛主席的“直接上司”。然而,由于性格和其他因素,他却未能发挥全部潜力,把一手好牌打得非常糟糕……

这张照片摄于1922年,左起依次是赵光宸、刘清扬、周恩来和张申府,拍摄地点在德国柏林。张申府生于1893年,与毛主席同龄。他曾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冬,张申府以蔡元培先生秘书的身份前往法国深造。临行前,李大钊和陈独秀托付他在法国继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安顿下来后,1921年初,张申府成功发展了他的女朋友刘清扬入党,随后两人又共同推荐周恩来加入党组织。不久之后,他与赵世炎、陈公培等人在巴黎组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回国后,正值黄埔军校创办初期,廖仲恺和戴季陶请张申府推荐优秀的留学生,他爽快答应,推荐了十五名在国外留学的优秀共产党员,名单第一位正是周恩来!名单中还有恽代英、赵世炎、高语罕、沈雁冰等共产党的骨干力量。

关于自己入党一事,周恩来在1962年回忆道:“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而刘清扬,正是张申府的妻子,也是照片中站在周恩来旁边的女性,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党员之一,肩负着重要的革命使命。

1922年,朱德、孙炳文(孙维世的父亲)、贺治华、章伯钧等人怀揣强烈的爱国理想,远赴法国寻访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张申府,希望能够加入党组织。朱德一行抵达德国柏林后,辗转多方,终于找到周恩来在坎特大街的住所。那年,周恩来24岁,朱德36岁。周恩来将此事报告张申府,张申府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因而也成为朱德和孙炳文的入党介绍人。

1921年春,天津觉悟社在法国巴黎的成员合影,左起分别是张申府、陶尚钊、周恩来、张家俊、刘清扬、赵光宸、李锡智。五四运动期间,张申府多次担任北大图书馆代主任,协助李大钊管理图书馆。1918年,毛泽东在杨昌济先生(杨开慧父亲)介绍下进入图书馆工作,张申府成为毛泽东的直接上司。张申府回忆道:“那是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我属下工作。”当时,李大钊组织学生参与“勤工俭学”,课余时间帮忙整理图书、翻译、编目和打印卡片,张申府负责检查和校对。毛泽东也曾参加这项工作,主要负责登记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章士钊曾在闲谈中提及张申府的工作安排,毛泽东则说:“那是我的顶头上司啊……”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张申府作为列席代表参与了会议。在会议中,他与蔡和森、张太雷等人发生激烈争执,气愤之下提出退出党组织。张申府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蔡和森说我幼稚可笑,这话我至今仍记得。当时我怒不可遏,走出了会场。周恩来在大厅的过道截住我,他表示支持我的观点,但请求我不要脱党。随后几个月里,在北京,赵世炎也劝说我改变主意,但我依旧坚持己见。这是我的性格:宁折不弯……或许这也是我的缺点。”

尽管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多次私下劝慰,张申府仍固执己见,最终正式退出了中国共产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张申府回顾一生,坦言自己最遗憾的两件事:一是1925年退出了自己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二是1948年,人民解放军连连击败国民党军,胜利在望之际,他发表了不合时宜的《呼吁和平》文章,结果被民盟开除,彻底被排除在中国政治舞台之外。

1986年,张申府辞世,享年93岁。令人惋惜的是,官方媒体只能模糊地称其为“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

晚年的张申府与家人合影。当时他已经脱党多年,而刘清扬正领导妇女运动,他们依然以婚外同居的方式维持关系,因为张申府还有一个妻子。这种状况引发社会强烈争议,舆论哗然。

1926年,脱党一年多的张申府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社会对他们的非议:“现在只有在中国,已婚的人还不能承认自己有爱人。‘同居丈夫’、‘同居妻子’的谣言无聊至极。”

他的文章发表不久,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刘清扬遵照组织指示赴武汉,身怀孕胎,在白色恐怖的严峻环境中与党失去联系,最终也脱离了党组织。但她为妇女运动的奋斗从未停歇。

这一年,刘清扬遭遇更多打击。她生下大儿子后,由于工作关系将孩子托付给张申府家中妻子照顾,不幸孩子早逝。

1931年,张申府凭借文集《所思》声名鹊起,被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此时的刘清扬刚生育不久,身份是家庭主妇,张申府曾轻蔑地认为她配不上“教授夫人”的称号。

张申府一家在清华大学寓所前合影。此后十多年,他的私生活极其混乱,身边不乏女人,风流韵事不断。刘清扬对此感到羞愧,与他发生激烈争吵。张申府辩解说:“你这是嫉妒心作祟。”妻子要求他专一,这种合理的请求,刘清扬难以接受丈夫的花心,最终两人暂时分开。

1948年底,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张申府突然关心起政治,写下《呼吁和平》一文。彼时辽沈战役即将结束,平津和淮海战役紧随其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张申府呼吁“和平”,主张中共承认国民政府“宪政”,引起全国强烈反对。身为民盟创始人的他,首当其冲被开除盟籍。

12月26日,刘清扬在《人民日报》刊登离婚启事,标题鲜明:“张申府背叛民主为虎作伥,刘清扬严正指责。”启事中写道:“清扬特此向本盟总部及全国民主人士声明:今后不论公私,均与张申府断绝合作和夫妻关系。”两人自此彻底分道扬镳,张申府名誉扫地,众叛亲离。

新中国成立后,刘清扬多次申请入党,直至1961年,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她终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归组织怀抱。她70岁生日时感慨万千,写下诗句:“韶光易逝又廿年,七旬初度犹壮年。踏遍坎坷不平路,改造河山更向前。”

1977年7月19日,刘清扬因病去世,享年84岁。追悼会上,康克清深情致辞:“刘清扬同志一生革命,为妇女运动奔波,辗转南北,历经艰难仍坚持到底。她如一枝清梅,心怀苍生,胸藏悲悯,以平和芬芳的姿态绽放在历史的角落。”

张申府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退党原因除了个人性格外,更重要的是他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够坚定。退党时正值大革命低潮,这应是其脱离党组织的主因。

尽管张申府对党的创建和培养周恩来、朱德等党员有重要贡献,但他信仰不坚定,在党内发生分歧时固执己见,不听劝阻,执意退党,这种行为理应批判。

关键时刻,他未能正确判断形势,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从与周恩来年轻时的合影中可见,周总理当年风度翩翩,不仅外貌俊朗,更具聪慧头脑、坚定信仰、高尚品德、崇高威望和卓越能力,成就非凡。

如果世上有完美的人,那无疑是周总理!

感谢您的阅读,如文中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 女儿忆张申府:退党是父亲最后悔的事 · 人民网

- 毛泽东的顶头上司:张申府复杂难言的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曹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发起了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再度挥师关中。按照惯例,曹魏方面必须迅...
原创 赵...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他曾经击败过秦军。紧接着,大家或许会好奇,既然他能打...
原创 朱... 在封建社会的古代,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赏赐不仅是对臣子的极高肯定,也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荣誉...
原创 神... 三国历史中,曾有一位名叫左慈的仙人,他将一本《遁甲天书》传授给诸葛亮,并且曾亲自将书中阵法施展出来,...
原创 东... 诸葛恪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或许由于家族的基因特别强大,他从小便表现出非凡...
原创 大... 提到中国古代军事威势的辉煌,汉朝与唐朝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代表。 西汉时期,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在漠北对...
原创 创...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由萨沙原创,任何媒体转载均需拒绝。 埃及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
原创 六... 历史上,继秦朝之后最漫长的乱世莫过于魏晋南北朝。经过几百年的政治动荡,三国时期那些名门望族的后代,在...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具魅力的时代,文化昌盛、英雄辈出,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
原创 荷... 一、塔斯曼探险的历史背景 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荷兰著名的探险家与商人,生于1...
韩国人为什么喜欢偷中国文化? 授权自 01 日本有本漫画叫《龙珠》,主角叫悟空,他也会筋斗云。 你看中国人说什么了吗? 但是,你非...
原创 宇... 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的义子,关原之战西军的统帅之一,是大阪七将星之一明石全登的主公。在深入了解他的生...
原创 扬... 三百年来土一丘,史公遗爱满扬州。二分明月千行泪,并作梅花岭下秋。——郁达夫 1645年正月十二日,满...
原创 隋... 嘿,各位历史迷们!今天咱要来聊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 隋文帝杨坚。他的帝王之路,那可真是充满...
原创 伐... 历史开讲 司马昭对于邓艾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他害怕邓艾可能不服从命令,因此决定采取行动,命令钟会进军...
原创 日... 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是日本的天皇制。 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现在的德仁天皇,一共经历了126代,是...
原创 红... 历史开讲 1928年冬,红五军在彭德怀和滕代远的指挥下,转战于湘赣边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
原创 1...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时,新四军正活跃于该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坚决的抗日斗争。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
原创 古... “后宫佳丽三千”,表面上看是无尽的荣华富贵,背后藏着的,却是数不清的孤独和无奈。真正进了深宫,才会明...
原创 汉... 尽管到了殷商时期,西域已经与中原展开了初步的商贸往来,西域出产的玉石深受王室贵族的喜爱,中原的丝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