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古一帝”秦始皇到底为什么突然暴毙?探秘秦始皇死亡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9-22 04:32:19
0

作为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自古以来便有无数诗人用优美诗句赞颂他的功绩。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美他扫荡六国的英勇气概;李贺则写道:“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描绘了秦始皇如骑虎行走八方,剑光辉映苍穹的壮阔场景。然而,秦始皇却在年仅五十岁的壮年时期突然辞世,这一突发事件令后人感到极为困惑与疑惑。

之所以让人难以相信秦始皇的去世,是因为在他统治秦朝的过程中,竟然从未册封过任何太子或皇后。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例外,使得秦始皇的死亡原因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历史记载显示,秦始皇是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由于突发疾病而死于沙丘,但这位伟大君王的死,真有可能如此简单吗?

许多人猜测,秦始皇的死或许与他的性格、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统一全国的君主,他的智慧和谋略毋庸置疑,但同时秦始皇也极易暴躁,这或许与他从小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联系。据《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的行为颇为放纵,史书中写道:“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因此,秦始皇对母亲的所作所为非常反感,最终甚至将赵姬囚禁起来。

从秦始皇即位后一直未立皇后这件事,也可见他对母亲赵姬的过往行为耿耿于怀,这种情绪很可能也是他性格暴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始皇治理的年代,秦朝的法律体系极为完善。通过《秦墓竹简》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秦朝的律法涵盖广泛,从普通百姓的刑罚和民事诉讼,到朝廷官员的管理监督制度,内容详尽且系统,这也体现出秦始皇作为一位完美主义者,凡事追求严谨细致、面面俱到。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会按理想的轨迹发展,秦始皇在处理繁重政务时难免心生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与焦虑也不可避免地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可违,但身为帝王,拥有无上权力和财富的他,自然比普通人更害怕死亡,更渴望长生不老。

晚年的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几近疯狂,不惜耗费巨额人力物力,寻找永生之道。他曾听信一名名叫徐福的方士,自称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原本这类言论并不被人信服,但秦始皇已被永生欲望蒙蔽双眼,乐于接受徐福的请求,提供一切所需资源。徐福带着众多弟子出海寻仙,却一去无回。

起初秦始皇派遣多支探查队寻找徐福,均杳无音讯,他只能认为徐福已死在外海。后来,有一位道士回归,出于自保,竟以含有汞等有毒物质的丹药冒充仙丹,欺骗秦始皇服用,最终引发了他的重病,并导致他死于沙丘。历史上服用丹药而亡的皇帝并不鲜见,如东晋哀帝司马丕、唐代唐太宗等皆是典型例子。

秦始皇并非昏庸无能,他被后世公认为杰出的政治家。史书记载他凡事亲力亲为,每天处理的奏折多如牛毛,工作极为辛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反映了秦始皇性格的果断与严苛,他对政务的要求极其严格,不完成既定工作量绝不休息。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逝世,而这次巡游路线是历次中最为遥远艰辛的。因此有人推测,他平时繁重政务已令其身心俱疲,再加上舟车劳顿,导致突然猝死。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因疑似被人用铁钉钉入头部,假装是意外撞伤致死。郭沫若怀疑凶手正是秦始皇身边权势极大的太监总管赵高,目的是为了让皇位传给儿子胡亥。

因为秦始皇在生前未立太子和皇后,且突然死亡,皇位继承问题一时无从明了。赵高趁机篡改遗诏,将皇位推给胡亥,极有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郭沫若坚信此说,理由是秦始皇临终时只有赵高和胡亥在侧,而另一位重要大臣蒙毅则不在身边。作为权倾朝野的太监总管,赵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人推测,赵高如此行事,是因为秦始皇很可能指定扶苏为继承人,而扶苏与蒙毅关系密切,赵高与二人却势同水火,若扶苏即位,赵高的权力和安全将难以保障,因此才铤而走险拥护胡亥登基。尽管秦始皇当时已患有顽疾,但尚不足以使他在出巡没几天便猝死,这也为赵高动手下毒的猜测增加了可信度。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复其官爵”,暗示赵高曾犯重罪,受到过惩治。时至今日,秦始皇的真正死因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病死,也有人坚信赵高谋害,真相恐怕只有当时身边最亲近的赵高、李斯和胡亥等人最清楚。

不过,多数历史学家倾向相信秦始皇是因病去世,而非被赵高谋害。毕竟胡亥是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血亲之间“杀父之仇”极难共存,赵高要完全控制胡亥难度极大。李斯作为秦朝的忠臣,恐怕也难以同谋刺杀君主。若赵高单独谋反,迟早会被指控篡位,结局必然凶险,难想他敢铤而走险。

秦始皇以统一六国的智慧与城府著称,想要刺杀他非同小可。历史上张良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却因秦王的警觉和身边的严密保护而失败。此后秦始皇更加注重个人安保,若赵高真想动手,恐怕还未近身就早已身败名裂。《史记》中也未见有赵高谋杀秦始皇的明确记载,这也让这一说法缺乏有力证据支持。

赵高虽奸诈狡猾,但刺杀秦始皇难度极大。秦始皇出巡时随从众多,且赵高若要拉拢李斯与胡亥共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秦始皇到底是因暴病去世,还是被赵高所害,至今仍无定论。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吕不韦列传》

《史记·蒙恬列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
世界厕所日,别笑!这个全球节日... “比起登月,让全人类用上干净厕所,才是更伟大的太空工程。” 看到这句话先别皱眉。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清...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