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真是为爱归降大清?非也!是李自成将吴三桂送给了多尔衮
迪丽瓦拉
2025-09-22 05:32:11
0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自立为帝,建立了“大顺”政权。

到了二月份,他迅速攻下阳城、汾州、太原等战略要地,锋芒直指大明的首都北京。

三月初一,李自成攻克了宁武关,随后连下居庸关、昌平等重要关隘。仅仅到了三月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便已挺进宣府。面对形势的急剧恶化,崇祯皇帝深知大明江山危机四伏,立即召集辽东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

吴三桂出身于名门将相之家,父亲是辽东总兵吴襄,舅舅则是著名明将祖大寿。自幼臂力过人,凭借家族背景及自身勇猛无畏,很快升任总兵,统领宁远兵马。

明末清初时期,吴三桂、吴襄和祖大寿都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名将,实力不容小觑。

大顺军进入宣府后,崇祯皇帝察觉京城危机愈发迫近,遂亲自下令册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率兵火速入京助阵。

“诏征天下兵勤王,命府部大臣各条战守事宜”,旨在动员全国力量抵御李自成。

然而,吴三桂行事狡猾。他虽接获圣旨,却并未急速南下护驾,而是采取观望态度。尽管声称麾下有五十万大军,实则精锐不过三四万,他率兵向西推进,进展缓慢。

从宁远到山海关不过两百里,若日夜兼程,一天即可抵达,但吴三桂却用时整整十一天,远非“火速勤王”可言。

三月二十日,军队行至丰润后,吴三桂开始停滞不前,让部队分别驻守昌黎、开平等地。

八天后,他获悉京城已陷,崇祯皇帝与皇后双双殉国的噩耗传来。

“京师陷,帝后殉难”成为大明覆灭的标志。

夹在清军和农民军之间的吴三桂,深感前途未卜。无论对清军还是大顺军,他都是关键人物:不仅掌握三四万精兵,战斗力强悍,而且控制着兵家咽喉要地——山海关。

若吴三桂归顺农民军,便可阻止清军入关,稳固大顺政权;若归降清军,则清军得以无阻直取北京。

尽管清军尚在关外,大顺军已先行一步攻入北京,吴三桂为何未归顺李自成,反倒选择投向多尔衮?其实,吴三桂最初确实曾向李自成归降,但李自成目光短浅,反而将吴三桂亲手送到了多尔衮的怀抱。

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探究,李自成如何一步步逼迫吴三桂投靠多尔衮。

吴三桂最初选择归降李自成。

早在吴三桂驻守宁远期间,多尔衮便多次派人劝降,尤其是吴三桂舅舅祖大寿投降后,更是多次劝说。

但吴三桂的家人仍被扣押在京城,成为崇祯皇帝的人质,他为家人安危不敢轻易妥协。

而李自成同样深知吴三桂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其动向。

三月十五日,明定西伯唐通归顺李自成,李自成遂派唐通带领部众和大量金银宝物去劝降吴三桂,借助昔日同僚情谊增加说服力。

唐通见吴三桂,极力称赞李自成,并许诺吴三桂及其子嗣若归顺大顺,将封侯拜相。

当时吴三桂未作回应,四天后京城沦陷,李自成率军入城,崇祯皇帝自缢。

京城周边各地镇将纷纷归顺大顺,唯独吴三桂坚守山海关未表态。李自成再三用文书和扣押的吴襄劝降吴三桂,并许诺赏赐四万两白银。

眼看重重诱惑,吴三桂秘密召集部将,告知将归顺李自成,同时派使者通报其愿归降。

率军出发时,他在沿途贴告示,称“吴军是前往京城拜见新主,百姓无须恐慌,必定秋毫无犯。”

四月初五,吴三桂带兵至永平西沙河驿,偶遇从京城逃出的家人,急忙询问家中情况。

令他震惊的是,李自成竟对其父吴襄施以严刑拷打,爱妾陈圆圆被部将刘宗敏抢走。

吴三桂感到莫大的羞辱和愤怒,家人遭难,而自己却仍选择归顺农民军,难以自处。

于是他决心与农民军彻底划清界限,誓言复仇,并于初八掉头,重夺山海关。

唐通守关兵力不足,吴三桂轻松夺回关城。

“大丈夫不能护一女子,何以立世?”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叛变,急派援军助唐通,结果全军覆没。

吴三桂旋即招兵买马,扩大势力,将李自成派来的使臣李甲斩首祭旗,明确表明决裂立场。

吴三桂原本意欲归顺李自成,但亲眼目睹家人受辱,感到前所未有的耻辱,最终选择断然反抗。李自成对待吴家人的残忍,暴露其短视,若曾善待,吴三桂归顺未必如此艰难。

有人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才归顺清朝,但父亲尚且能舍弃,又怎会因一女子轻易动心?

若吴三桂真心投靠大顺,清军入关或将寸步难行。

无论对清军还是大顺军,吴三桂都是关键棋子,谁能笼络他,谁就占据了先机。

吴三桂向多尔衮求援。

李自成派遣使臣劝降被斩杀后,他决定亲自率军征讨吴三桂。四月十一日,李自成带着吴襄亲笔信函及大量金银,再次劝降吴三桂,同时率十万大军,携带明太子,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洞察李自成必将亲征,积极布防,先修书向多尔衮求援,假装归降收下赏赐,实为拖延时间,等待清军救援。

李自成虽未完全相信吴三桂的诈降,却因军队行进缓慢,延误战机。

从京城到山海关仅七百里,理论三四日可达,李自成却用了八天,失去先机。

这次失误为李自成日后失败埋下伏笔。

四月十一日,多尔衮率清军抵达辽河,得知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明朝朝代已亡。

多尔衮左右为难,求助于归降大清的前明将洪承畴。

洪承畴提出策略,主攻北京,直接夺取胜利果实:“流寇今得京城,财宝充盈,士气骄傲,若我军一至,必将焚烧宫殿府库,逃往西方……应从蓟州、密云取捷径直逼京师,贼若逃走即追剿,若留守城中,攻之更易。”

四月十五日,多尔衮率军至翁后,遇见吴三桂使臣杨坤,接过求援信,心情激动。

他立即召集谋士商议,认为吴三桂虽戒心重,但求援清军是大好时机。

多尔衮调整原计划,从密云改道义州,直奔山海关,欲顺势收服吴三桂,控制兵家必争之地。

多尔衮下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海...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毛...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正式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瞬间,中华大地的山河沦陷,民众陷入无尽的...
原创 清...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您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不同的参与...
原创 黄...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接近统一全球的君王之一,他掀起的战争波澜壮阔,提升了兵法的高度,改变了无数民族的命...
古埙在波兰吹响的前奏——欧洲文... 一、 其他的插叙 1.新闻发布会 波兹南大学体育学院 作为主办方,我们艺术节的发布会也是在这里举行...
原创 魏...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爆发标志着汉室的衰微与动荡,乱世的序幕正式拉开。随着各方势力的不断争斗,社会陷入...
原创 民... 当泛黄的时光被染上鲜活的色彩,这一组民国上色老照片便成了打开历史褶皱的钥匙。镜头里,每一抹色彩都在诉...
原创 一... 历史开讲 公元541年,正值中国南北朝时期。 这一年是南朝梁大同七年,南梁的武帝萧衍已经稳坐江山...
原创 漫... 引言: 如今,我们在许多古装历史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官员,站在皇帝面前,进行谏言,向皇帝报告朝廷上...
原创 美... 兵变与政变,这两件事常常令任何一个政权胆战心惊。因为它们意味着统治阶层内部的裂痕已经深不可调,不得不...
原创 从... 在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书籍中,洪秀全通常被描绘成一个“天生英雄”的伟大人物。他常常被认为是因为看到...
原创 隋... 《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对一位大儒的评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道冠缙绅,数穷天象,既精且博,洞幽究...
原创 外... 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个“关注”,这样您可以随时浏览我们持续更新的优质内容,方便大家交流探讨与分...
原创 清... 一、 清朝末年,山东省临朐县的陶家庄有一名以赌博为生的男子,名叫丛金贵。此人酷爱赌博,嗜赌如命,一生...
原创 日... 日本是一个拥有许多独特且“特别习惯”的国度。这些独特的习俗,使得日本在外人眼中常常显得颇为“奇怪”甚...
原创 2... 宗庆后,去世仅一年半,后院就着火了。 三位私生子找上门,公然起诉宗馥莉,这件丑闻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
原创 除... 熟悉日本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都明白,织田家在“本能寺之变”之前拥有六大军团。这一历史事件以及织田信长...
原创 宋... 宋朝的历史观与文化多元性 编辑 | a纵横历史观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朝(960年-1279年...
原创 秦... 那天我在家翻《宋史》,看到岳飞被害那段,拳头都捏紧了。可翻到韩世忠的部分,又忍不住叹气 —— 你说这...
原创 关... 关羽的一生中经历了两次投降。第一次,他投靠了曹操,后人为了美化这一行为,便编造了“降汉不降曹”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