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诸葛亮墓,这可是个有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古墓了,神奇的是,这么多年竟然一直无人敢盗,这到底是为啥呢?
公元 234 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的军帐之中,时年五十四岁。他临终前留下遗命,要求葬在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为啥选这儿呢?有人猜测,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出师未捷,功业未成,他希望葬在定军山能激励将士继续北伐,完成统一大业。
定军山在如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属巴山支脉,这里可是三国古战场。当年,蜀国老将黄忠就在这儿刀劈夏侯渊;诸葛亮也多次在此 “教兵演武,推演八阵图”。诸葛亮葬在此地后,后主刘禅下诏 “近墓立庙”,于是有了 “天下第一武侯祠” 。武侯墓就位于定军山下,墓冢高 6 米,周长 64 米,呈汉代覆斗式。坟头还有两株汉代桂树,树龄 1700 多年了,枝繁叶茂,就像两个卫士守着墓,史称 “护墓双桂” 。
从历史记载来看,诸葛亮要求薄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里说,诸葛亮死后,“因即地势,不起坟垄” ,也就是有墓但没有高大的坟冢。公元 263 年下半年,魏征西将军钟会伐蜀到武侯墓祭祀,看到诸葛亮的薄葬孤坟,感慨万千,还下令军士不得在亮墓附近放牧、砍柴,这制度一延续就是上千年。而且,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墓周围除了孤坟黄土,啥建筑祠庙都没有。当时名门豪族都流行厚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诸葛亮的薄葬太不一样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墓里没啥值钱东西,自然就少了被盗的风险。
再一个,诸葛亮在人们心中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功盖三分国”“丹心壮蜀疆”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了蜀国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 “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让蜀国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人们对他无比敬重,从情感上就不愿意去打扰他的安息。魏晋以后,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武侯墓、武侯祠成了官方祭祀诸葛亮的起源地和承载地,历代官方都在修缮、保护。在这样的氛围下,盗墓贼也会掂量掂量,盗诸葛亮墓,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会被世人唾弃的。
还有人说,是不是诸葛亮墓有啥机关暗器保护着呢?毕竟他那么聪明,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像三国时代有种叫铜蒺藜的 “仿生武器”,源于野生植物白蒺藜,多抛在战地、险径,能刺伤马匹和士卒,用来阻止敌军冲锋,民间叫 “扎马钉”,史料记载诸葛亮曾在定军山下令铸造过。不过,并没有确切记载表明他把这些机关用在自己墓里。而且,从他薄葬的遗愿来看,设机关的可能性也不大。
1700 多年来,诸葛亮墓能保存完好,无人敢盗,既有他薄葬,墓中无珍宝让盗墓贼没了贪欲的原因,也离不开世人对他的敬重,这份敬重跨越千年,成了守护他墓的无形力量。朋友们,听完这些,是不是对诸葛亮和他的墓有了更深的认识呢?觉得有意思的话,就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您财运亨通,生活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