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国专家:中国之可怕,不在于强大,而在于他们从不提自己的血统
迪丽瓦拉
2025-09-22 07:33:05
0

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个“关注”,这样您可以随时浏览我们持续更新的优质内容,方便大家交流探讨与分享心得,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十六个民族在这片广袤大地上融合共生,形成了和平统一的泱泱大国。尽管近代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但他们始终未曾放松对中国的戒备与警惕。

我们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相较于西方还有差距,但为何西方对中华始终心存忌惮?外国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不拘泥于血统!

五千年的历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演变的结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五次重大民族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这条共同的血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开始有明确纪年和文字记载的时期,标志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超过2800年。考古学家通过破解商代甲骨文,向前推进了约700年,也就是说,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已有3500年。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只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于夏朝及更早的上古时期,那时还没有文字,多靠口头传承,许多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代代相传。而中华民族对历史非常尊重且严谨,从未将这些传说视作正式历史载入文化时间轴。

即使如此,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连续2800年不间断文字记载,并且累计超过3500年有文字历史的国家!这一点独一无二,令人无比自豪。

事实上,很多古老故事都源自真实,甚至高于真实。远古传说的存在证明那些故事背后有真实的历史事件,只是当时没有文字,古人只能通过神话形式记录并传承。

西方国家同样拥有丰富神话,比如圣经故事。缺乏文字记载的历史并非虚无,从神话中也能隐约窥见当时的真实影子。因此,我非常认同《史记》中将中华文明历史起点定为黄帝时代的说法。

但若谈及中华民族的融合历程,五千年显然不够,还需追溯到约八千年前伏羲时代。

从伏羲到炎帝三黄时期,经历了长达3500年的发展。这一漫长阶段主要以部落联盟形式存在,为后续大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祖先生活的这片土地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也是中华文明值得骄傲之处——我们是世界上最早迈入新石器时代的地区之一。

为何自豪于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首先要了解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差异。

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捡来的石头或木棍,采摘野果或狩猎野兽,生活完全靠运气。饥饿或饱食全看天命。人类在自然界中弱小,没有飞翔能力,不如猛兽迅捷,也不似猴子灵活。人口稀少,成活率低,食物不足就会死亡。

那时没有剩余物资,部落间大多和平共处,自治为主,几乎无冲突。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学会自制和改良工具,开启了“人定胜天”的时代。祖先开始种植粮食,饲养家禽家畜,农耕与畜牧业兴起。

生产力提升,生活质量飞跃,粮食充足使人口增长,部落规模壮大,数量增加。人们不再日夜奔波找食物,拥有更多闲暇时间,渴望更多资源,部落间的争夺逐渐激烈。

为加强实力和避免孤立,部落间开始结盟,形成部落联盟。

此时期,出现了五氏部落,分别为“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 有巢氏:教人造房筑巢,堪称古代“房地产商”。

-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结束靠雷击点火的日子,让祖先享受天天烧烤的美味。

- 伏羲氏:八卦创始人,擅长占卜测字和观察天象。

- 女娲氏:与伏羲氏并肩,合八字、婚姻等全套服务。

- 神农氏:中医鼻祖,尝百草,教人种植和医疗。

经过数千年繁衍生息,五氏的智慧不断传承,约2000年后,中华大地上出现了第一个王朝。

这一时期,三大上古族群——三苗族群逐渐形成。

这三族虽非全部,但代表性极强,是汉族的主要祖源。

观察三苗族分布,发现它们并不位于水草丰美、气候温和的中原地带。

中原地区因肥沃宜居成为各部落争夺的焦点,常年战乱不断,核心族群反而多保留在边远之地,更易保持后裔传承。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的融合远不及中华幸运,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不仅后裔稀少,文字也失传殆尽。这充分彰显了中华先祖的智慧和韧性。

大乱催生大治,为争夺中原平原,爆发激烈战争,也成就了民族大融合的契机。

从黄帝时代开始,历经五帝,约600年,华夏民族逐步形成,国家雏形渐现。

经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后,黄帝时代开启,文字记载更加丰富。

黄帝主张文治,他认为单靠武力镇压不长久,必须统一思想,发展文化,方能世代相传。

实践证明,黄帝英明卓越,他建立了国家制度和官僚体系,推广历法,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甲子纪年制度开始,衣食住行、音乐医药等领域获得显著进步。

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对黄帝敬仰有加,华夏民族意识逐渐形成,族人以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

夏、商、周三代,历时约2000年,进一步强化华夏民族概念,建立起完善的国家体制,华夏文化开始全面成型。

商代时期,民族融合达到高潮,战乱频繁,直到周代,民族融合才告圆满。

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及周礼逐步融入民族血脉,中华民族认同深入人心,民族融合完成。

自此,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始终拥有共同血统——华夏子孙,中华民族!

西方国家则极度重视血统。

他们的血统论以“净化血脉”为手段,试图促进文明发展,但此观点毫无科学依据,甚至扭曲了人类进步的本质。

所谓“净化血液”指通过优化血脉能量,创造新一代血统。

西方人对血统执着,封建制度对血统是挑战。贵族大多起源于奴隶社会,封建制度兴起后贵族制度逐渐消亡。

为了保留“纯正血统”,贵族阶层极力维护身份。

例如印度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贵族血统者享有高教育和权力,低种姓者只能从事低贱职业。

英国王室血统延续至今,甚至可追溯至古希腊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神与人类阶层分明,神永远高于人,统治者自诩“神的使者”,平民则被视为卑微生物。

这种观念长期灌输,令民众甘愿服从统治,王室继承必须保持纯正血统,拒绝血统“污染”。

近亲结婚在英国王室已成为保持血统纯洁的传统,尽管弊端明显,导致隐性遗传病频发,如血友病,且致死率高。

尽管如此,统治阶层通过严格血统观念巩固权力,防止权利旁落,类似现代商业联姻。

有人认为“平民王妃”戴安娜无王室血统,实际上她出身显赫贵族,父亲是英国伯爵并曾任女王侍卫官。

我中华也曾有过贵族制度。

孔子《论语》提到每人有其身份,“道”与血缘紧密相关,君王应由君王之子继承,平民若称帝即属逆道。

儒家思想利于封建统治,因此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和分封制,诸侯需向天子进贡,类似欧洲中世纪制度。

秦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削弱贵族势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质疑血统贵贱,秦朝起中华民族开始打破血统枷锁。

秦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贵族权势大减。而欧洲中世纪仍由贵族掌控土地,国王受贵族牵制。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草根皇帝,如刘邦、朱元璋,虽出身平民,却成功推翻旧秩序,开创盛世。

中西文化差异,也反映于神话体系。

西方神话脉络完整,王室自称“神使”,中国神话多以故事形式存在,无系统支撑。

中国皇帝称“真龙天子”,但此说缺乏强大神话体系,民众更关注安居乐业,一旦君主暴虐,必有推翻之势。

归根结底,血统观念的最大问题是造成分裂。

而中华民族则强调血脉共融,全国上下无论君王还是百姓,皆为炎黄子孙。

更重要的是,面对外敌,即使内部矛盾重重,也能放下分歧,团结一致抵御外侮。

中国人极善区分内外矛盾,内部纷争绝不凌驾于外部威胁之上。

这正是西方忌惮中国的原因——虽生产力、经济、军事未必优于西方,但民族团结的力量无可匹敌!

历史,就从这里开始讲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
世界厕所日,别笑!这个全球节日... “比起登月,让全人类用上干净厕所,才是更伟大的太空工程。” 看到这句话先别皱眉。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清...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
原创 权...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非常危险。虽然身为皇帝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拥有众多...
当《诗经》从地宫中醒来:海昏侯... 中国日报11月18日13版 编者按:海昏侯墓考古十周年之际公布最新进展——秦汉时期完整《诗经》在竹简...
原创 民...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民...
原创 揭...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的“两江”到底指的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江”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但其...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
原创 郭... 刘秀娶郭圣通的婚姻,与一般皇帝娶妻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桩具有政治意义的婚姻,发生在刘秀的实力还比较薄弱...
原创 诸... 有人读毛主席对三国名人点评的文章时,认为毛主席批评过《隆中对》,并且多次推荐高级干部阅读《三国志·魏...
琉球复国,大历史完全存在这种可... 琉球的事情又热了起来,老胡作为看过世界多地变迁的媒体人,我想说,往远处看,琉球在地缘政治变局中脱离日...
原创 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只有四位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