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传位遗诏公开,揭开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现实
迪丽瓦拉
2025-09-22 08:33:11
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手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一段愉悦且舒适的阅读体验。

作为皇帝的儿子,皇子们通常不愁财富、女人和他人的敬重。

他们所欠缺的,是掌握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

因此,皇位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对皇子们而言,不参与这场权力的角逐,往往就意味着走向死亡。

所以,皇位的争夺往往充满了阴谋诡计、叛乱以及扑朔迷离的秘密。

比如历史上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光义的斧声烛影,和雍正皇帝的传位诏书,都令人印象深刻。

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相信康熙皇帝传位的诏书原文指向了十四阿哥,只不过被雍正偷偷篡改了。

那么,这位十四阿哥到底是谁?

为何他看起来像是康熙钦定的接班人?

诏书到底有没有被改动过呢?

清朝历史中有一段十分诡异的现象,便是皇子的高死亡率。

从统一天下的顺治皇帝算起,到最后一位有生育能力的清朝皇帝光绪皇帝,

这九位皇帝总共生育了146个子女,结果超过一半的孩子未能活到成年,夭折率竟然超过了60%。

这种高死亡率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实属悲惨。

那么,清朝为何会出现如此惨烈的情况?

其实,这与清朝宫廷独特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导致皇子夭折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早婚、贵族婚配,以及一种特殊的“挨饿治病法”。

清代宫廷提倡早婚早育,皇帝和皇子的婚姻年龄普遍很小,常常只有十二三岁。

以康熙为例,当他十三岁时,妃子荣妃便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换句话说,康熙十二岁时就开始“生育”了。

而当时荣妃年纪也不大,孩子出生时只有十五岁。

如此年轻的年龄生育,极其罕见且危险。

结果,这些孩子往往活不过三岁就夭折了。

早孕对女性身体的损害极大,即使没有难产,产下的婴儿体质也常常十分虚弱。

通常来说,有过早孕经历的妃子,所生的皇子更容易夭折。

依然拿荣妃举例,她是康熙少年时最受宠的妃子,二十三岁时已为康熙生育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共计六个孩子。

可是,这六个孩子中,仅有两个活过了四岁。

面对皇子体弱多病的状况,清宫采取了两种应对策略。

一种是提前预防,选取平民女子作为妻妾。

因为平民女子从小就习惯劳作,身体素质较好,较少受到早孕影响。

相比之下,贵族女子娇生惯养,身体素质较差,经不起早孕的折磨。

另一种是后期调养,依靠太医对体弱皇子进行细心护理和调理。

只要太医的治疗得当,能帮助皇子度过童年,存活下来便算成功。

遗憾的是,清朝皇帝们仍偏爱贵族女子,比如荣妃就出身正黄旗贵族。

而清宫太医的治疗方法则极为奇特,采取“挨饿治病”的方式。

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录中提到,清代皇子的饮食被严格限制。

油腻食物少吃,清淡食物也少吃,总之是“一切都少吃”。

病中甚至还要忍受饥饿几顿。

这样体弱加挨饿,夭折率自然居高不下。

此外,清朝宫廷饮食控制到一定年龄后会突然放宽。

皇子们之前没享受过丰盛饮食,突然能吃大鱼大肉,很容易暴饮暴食。

这也是皇子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子女的夭折率相对较低,五十五个子女中有二十六个夭折,约为47%。

但康熙作为父亲承受的心理压力并不比其他皇帝小。

因为康熙成年前所生的子女,几乎全部夭折,接近100%。

康熙八岁即位,按理应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然而,成年之前出生的四儿两女无一存活到成年,这对康熙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因此,康熙对成年后出生的子女怀有复杂的情感,夹杂着心疼、恐惧和期待。

这种情感深刻影响了后来著名的“九子夺嫡”斗争。

在这场争位战中,凡是试图残害兄弟的皇子,几乎都被康熙划入继承黑名单。

幸运的是,从康熙成年那年起,子嗣存活率开始明显提高。

一共有二十四个儿子活到了排次序的年纪,成为我们熟知的“几阿哥”。

例如“四阿哥”排名第四,但他并非康熙的第四个儿子。

若加上早夭的孩子,四阿哥实际上是第十一。

在这些儿子中,康熙最重视的是第七个儿子,也就是皇二子胤礽。

胤礽是康熙第一个成功成年的嫡子。

更何况,康熙第一任皇后就是因难产生下胤礽而去世。

因此,康熙在情感上对胤礽难以割舍。

康熙还十分忌惮胤礽背后强大的舅舅家族势力。

胤礽的母亲出身赫舍里家族,该家族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朝,是满洲最古老的家族之一。

赫舍里家族成员如康熙的辅政大臣索尼和权臣索额图等,都颇有名气。

因此,无论作为一国之君还是慈父,康熙都不可能忽视胤礽。

胤礽一岁时,康熙便立他为太子。

胤礽也不负所望,文武双全,年纪轻轻便赢得康熙的喜爱。

但时间久了,胤礽逐渐在康熙出巡时承担监国职责,权力不断扩大。

他甚至开始僭越礼制,插手不该干涉的事务。

然而,雄主多难容忍太子权力过大,胤礽对此必然心知肚明。

历史上许多长时间的太子,如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太子,最终都因争权被废。

胤礽却自信父亲不会废他。

毕竟,从康熙十四年到四十七年,他的太子地位长达三十三年非常稳固。

可康熙早已对他不满,认为他“欲分朕威柄”。

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父子反目,胤礽被废。

虽然后来胤礽被短暂复立,但精神状态大不如前,甚至放言“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几年后再次被废,失去了继位机会。

康熙不得不重新选择太子。

并非所有皇子都热衷于皇位竞争。

许多不受宠的皇子放弃争夺,转而支持有实力的竞争者,期望以从龙之功获得利益。

最终,“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三位是老四、老八和老十四。

老四、老八大家都耳熟能详,老十四的背景则不为大众所熟知。

事实上,老十四和老四的母亲同属乌雅氏家族,是亲兄弟。

乌雅氏家族没有显赫背景,虽然属正黄旗,但属于包衣奴仆阶层。

与荣妃和赫舍里氏的贵族身份不可同日而语。

乌雅氏共为康熙生育了三子三女,包括老四和老十四。

不过,老四并非由乌雅氏亲自抚养。

清朝规定妃子“管生但不能管养”。

所以雍正在出生不久后,就由佟佳氏养育。

而生老十四时,乌雅氏已是宠妃,康熙特许她亲自抚养孩子。

因此,老四和老十四没有一起成长,兄弟感情较为淡薄。

但这对雍正(即老四)并非坏事,因为佟佳氏是皇后,被皇后亲自抚养是很多皇子梦寐以求的待遇。

老四和老十四都是康熙极为宠爱的儿子,但受宠原因有所不同。

康熙看重雍正,是因为他年轻时便随康熙巡行,经验丰富、稳重老成,办事一丝不苟,给人踏实的感觉。

而老十四则因聪明好学、文武双全,极讨康熙欢心。

且老十四非常讲义气,当八阿哥陷入困境时,其他皇子沉默,他却仗义支持保全了八阿哥。

或许康熙在老十四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所以当清朝面临冲突时,康熙决定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允许他以天子规格领军出征。

因此,许多人认为康熙是在特意培养老十四,借军事功绩为其继位铺路。

若非康熙突然驾崩,老十四未必会输给其他竞争者。

关于传位诏书,流传着四阿哥与十四阿哥名字极为接近,导致人们怀疑诏书内容被篡改。

有人说原文是“传位十四阿哥”,后来被雍正篡改成“传位于四阿哥”。

其实,这种说法是对清朝诏书发布规则和古代繁简字体误读。

清朝重要诏书通常用汉文、满文双语书写,有时还加蒙文,形成三份内容一致但文字不同的文本。

篡改汉字文本,把“十”改成“于”尚可理解,

但要篡改满文文本则几乎不可能。

再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于”字,是古代“於”的简化字,

古代正式文本中常用繁体“於”,而单用“于”的情况极少,根本谈不上被篡改。

雍正执政期间大力改革,剔除前朝弊端,

这对乾隆朝及百姓无疑是利好消息。

但对那些习惯骄奢淫逸的官员和文人来说,无异于毁灭。

因此,古代文人常通过质疑雍正合法性来发泄不满。

作为现代读者,我们无需随波逐流盲目黑雍正。

参考资料:《清史稿》《康熙传》《雍正传》《洪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
原创 权...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非常危险。虽然身为皇帝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拥有众多...
当《诗经》从地宫中醒来:海昏侯... 中国日报11月18日13版 编者按:海昏侯墓考古十周年之际公布最新进展——秦汉时期完整《诗经》在竹简...
原创 民...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民...
原创 揭...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的“两江”到底指的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江”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但其...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
原创 郭... 刘秀娶郭圣通的婚姻,与一般皇帝娶妻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桩具有政治意义的婚姻,发生在刘秀的实力还比较薄弱...
原创 诸... 有人读毛主席对三国名人点评的文章时,认为毛主席批评过《隆中对》,并且多次推荐高级干部阅读《三国志·魏...
琉球复国,大历史完全存在这种可... 琉球的事情又热了起来,老胡作为看过世界多地变迁的媒体人,我想说,往远处看,琉球在地缘政治变局中脱离日...
原创 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只有四位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所...
原创 清... 皇帝的后宫中有三十六个院子和七十二位妃子,她们各具魅力,个个姿色出众。这些妃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
原创 隋... 引言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的来源,因此,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原创 武... 武则天的第一个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她在十四岁时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名“武媚”。 武...
原创 隋... 看过隋唐的历史故事,大家都会轻松提到许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战绩,能说出自己喜爱他们的理由。然而,当提到...
原创 为... 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丞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