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晋察冀的“创业资本”,比罗帅在山东有些寒酸?
迪丽瓦拉
2025-09-22 13:33:55
0

作者:相忘于江湖

聂荣臻与罗荣桓同为红一军团出身,均被授予开国元帅称号。

从资历角度看,聂荣臻的地位颇为显赫。南昌起义之前,他不仅有赴法勤工俭学的经历,还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曾在上海特科参与过惊险的地下斗争。此后,他还担任过军委特派员、湖北军委书记以及前敌军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而罗荣桓的资历则相对浅薄,在十大元帅中他可以说是资历最浅的一位。秋收起义之前,他还只是一名普通书生。红军时期,他的最高职位仅为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与同期担任军团政委的聂荣臻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到了全面抗战时期,聂荣臻作为115师副师长,带领部队开创了晋察冀根据地;而同一时期,罗荣桓作为政委,与代师长陈光率领115师部队挺进山东,负责整合山东根据地的抗日力量。

那么,聂荣臻开创晋察冀根据地和罗荣桓整合山东根据地,哪个任务更艰巨?或者说,哪个贡献更大?

众所周知,晋察冀和山东都是抗战期间我军的重要战略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是八路军在敌后首个模范根据地,而山东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处于南北交通要冲,是连接华中、晋冀鲁豫、晋察冀及东北的重要枢纽。

总体而言,聂荣臻开创晋察冀的难度似乎更大。

首先,从创业难度来看,1937年12月,聂荣臻在华北一片混沌之中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在该地区是“零起点”开始工作。

面对日伪军、土匪和地方武装混杂的复杂环境,要在晋察冀稳固立足,难度可想而知。聂荣臻展现出卓越的创业才能,迅速整合了当地各路绿林好汉,建立起四个军分区的组织架构。

而罗荣桓则是在1938年底才挺进山东,时间上晚了近一年。此时,八路军经过一系列战役,如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敌后环境已开始向有利方向转变。

山东根据地内已有黎玉率领的山东纵队4万人,还有曾国华、龙书金的支队3000余人,萧华的抗日挺进纵队7000余人,以及彭明治的苏鲁豫支队1.2万人。

可以说,聂荣臻是在晋察冀完成了从“0到1再到10”的创业过程,而罗荣桓则是在山东的基础上由“3到10”进行扩展。

第二,晋察冀的创业环境比山东更加艰难。

晋察冀涵盖河北、察哈尔、山西和绥远四省,抗战时期几乎是一个纯农业社会,八路军独立团和骑兵营等部队的生存条件极为严苛。

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军民普遍面临粮食极度匮乏。聂荣臻发布“树叶禁令”,严令部队不准与村民争抢树叶,只能进入无人区采集充饥。

相比之下,山东根据地自古有“旱粮鱼盐”的丰富资源,虽然也遭受多次旱灾和蝗灾,但整体农业条件远优于晋察冀。

山东地形复杂多样,有鲁西大平原、鲁中泰山、沂蒙山和胶东丘陵,还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微山湖、东平湖,以及3000公里长的海岸线。

这些地理和自然条件为山东根据地的人口优势和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了充足的粮食,八路军才能在日伪军频繁的扫荡中存活下来,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扩大部队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山东兵员输出多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自然环境和人口资源来看,晋察冀明显不及山东根据地。

第三,晋察冀的“创业资本”也相对贫瘠。

两者在八路军主力兵力上都约有3000余人,但聂荣臻的部队主要由无正式编制的独立团、骑兵营和总部特务团组成。

1937年12月,115师在主席指示下“分家”:师长林彪率主力一万余人转战吕梁山区,副师长聂荣臻则坚守恒山和五台山地区。

由于独立师没有正式番号,后来被重庆方面强制取消,聂荣臻只能灵活命名为“支队”,下辖两三个团,成为晋察冀四大军区的骨干力量。

他通过灵活应对,绕过了发展编制的瓶颈。

相比之下,罗荣桓和陈光1938年底率115师师部及686团挺进山东,尽管兵力规模相近,但115师是八路军的正规师级单位,拥有较高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象征。

且陈光的“代师长”身份,是八路军总部经正式程序批准的。

后来,主席派遣徐向前、朱瑞率第一纵队增援山东,但“第一纵队”的品牌效应远不及115师强大。

第四,晋察冀根据地面临的日伪军压力远超山东。

晋察冀辖冀晋、冀中、冀察和冀热辽四大军区,地域比山东更广,但由于北平、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的阻隔,这些军区实际上被切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域。

日军总司令部驻北平,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多次大规模扫荡,出动兵力动辄上万甚至达五万之众,抗战环境极为严酷。

1940年秋季的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和129师分别出动36团和42团参与破袭正太铁路,是主力部队。120师也出动了27团。

山东根据地的日军兵力约3.6万,主要是伪军力量。

1940年,山东伪军约8万,约占全国伪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943年增至18万,占四分之一;至1945年仍有17万,接近全国五分之一。

另外,苏鲁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对八路军相对友好。

延安领导为保护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决定让其在百团大战期间韬光养晦,避免参与华北敌后的大规模战斗。

综合来看,经过全面抗战,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的建设成就不分伯仲。

聂荣臻和罗荣桓都是一流的根据地建设专家,无论是聂荣臻在晋察冀的白手起家,还是罗荣桓空降山东整合抗日力量,均作出了不朽贡献。

如果以最终结果论英雄,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哪个更强呢?

晋察冀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涵盖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总人口约2500万。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八路军发展至32万人,民兵和自卫队达到90万人。

山东根据地相对独立,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00万。抗战胜利后八路军27万人,民兵50万人,自卫队150万人。

山东优势在于人口密集和物产丰富,为后续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55年授衔情况来看,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平分秋色。

晋察冀出了9位开国上将,包括杨成武、邓华、赵尔陆、王平、郭天民、宋时轮、萧克、朱良才和黄永胜。英年早逝的周建屏也具备开国大将资历。

山东根据地同样培养出9位开国上将,即许世友、王建安、陈士榘、杨勇、萧华、杨得志、苏振华、周纯全和唐亮。英年早逝的朱瑞以及未授衔的黎玉也都具备开国上将的资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疆拾光H5|沙海寻珍 破译1... 罗布泊的沙海深处,一封尘封千年的密信正等待你去探索,它是前凉唯一有史书可印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和名...
沉没的历史 黑石号出水八棱金杯 长沙窑“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文彩绘纹碗 ...
金华“婺城好人帮帮团”看望慰问... “老班长,您辛苦了,我们要向你学习。”7月14日,在金华市中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正上演着温馨的一幕。8...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一... 公元1650年冬月,凛冽寒风扫过塞外草原。清王朝实际掌舵者、权倾天下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率王公亲贵于...
学习手记|以历史的纵深感做好今... 在近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意味深长:“我是很喜欢研究历史的。作为从政者,不熟...
原创 看... 1959年,特赦名单公布,读者朋友们看到其中的杜聿明和王耀武,不禁会有两个问题:首先,杜聿明与王耀武...
原创 朱...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与我们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更深刻地感受到参...
原创 中... 自秦朝首次使用半两钱以来,直到民国时期正式转用机制币为止,中国的铜钱作为货币的历史延续了超过两千年。...
中国历史上极具血性的王朝,亡国... 说到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有血性,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朝的开疆拓土,或者明朝的抗倭卫国。但要我说,唐朝绝...
原创 敦...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显赫的一次宫廷政变,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疑惑的事件。这场政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
原创 浅... 雍正帝创立了养廉银制度,通过从火耗归公中提取部分资金,分发给各级官员。通过提升官员的收入,他希望能够...
原创 秦...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五千多年的洗礼,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也诞生了不少具有矛盾性格...
原创 新... 1942年12月16日,日伪军调动了超过1万人的兵力,悍然袭击了大悟山根据地新四军5师司令部驻地。幸...
原创 元... 历史讲解:元代宗王与中央的关系 关于元代宗王与中央的关系,学术界通常从较为宏观的视角讨论宗王的封地和...
青釉描金三足双耳炉鉴赏与研究 一、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 青釉描金三足双耳炉是中国古代香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在明清时...
原创 隋...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 罗成,字公然(有说法为志敬),是北平王罗艺和罗彦超的儿子,名列天下第...
原创 为... 沙俄与苏联:中国近代版图之殇与战略抉择 一、19世纪的伤口:沙俄的领土饕餮 19世纪中叶,当大清帝...
原创 “... 历史开讲 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侠客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一家客栈。这...
原创 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统一六国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封建...
原创 红... 红军时期,最大的叛徒是谁?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 1934年10月,红军踏上了漫长而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