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建立发生在“五代十国”那一动荡的年代,赵匡胤虽然建立了这个强大的王朝,但遗憾的是,他仅活了50岁便去世。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就是说,虽然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但北宋后来的七位皇帝并不是他的亲生子孙,而是由赵光义的后代继承的。其中,赵光义的孙子宋仁宗赵祯,是北宋时期知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整整42年,成功开启了一个繁荣治世,是宋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过,宋仁宗赵祯有一个遗憾,他的三个儿子都早早去世了。为了确保皇位的继承,他最终决定过继了一个侄子,这个侄子便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公元1033年,北宋濮王赵允让的王府中,突然传来婴儿的哭声。几个太监急忙把一个刚满15个月大的孩子抱出王府,这个孩子就是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赵宗实。孩子哭喊着:“我不要去,我不要去!”他非常不舍地想要留在父母身边,完全不想离开。他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被过继到皇宫,成为宋仁宗的养子,并最终继承大统。赵宗实的母亲任氏见状,也不禁泪流满面,心中十分难过。
赵宗实被带到皇宫后,宋仁宗给他改名为赵曙,而赵曙则成了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原本是宋仁宗的堂侄,因为仁宗的亲生儿子们早逝,导致他成为了继承人的候选人。当赵曙六岁时,宋仁宗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这使得赵曙这个养子被重新送回了赵允让的府中。不过,没过多久,仁宗的小儿子也去世了,朝廷便决定把赵曙接回皇宫。当时赵曙并不愿意回去,他找了很多理由推托,最后在母亲和老师的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回宫,但他明确表示自己只是暂时担任皇子,等宋仁宗有了亲生儿子,他就可以离开。
在历史上,许多皇子争夺皇位时不择手段,甚至为了皇位兄弟反目成仇。然而,赵曙当时只要回宫,就等于成为了铁定的继承人,为什么他不愿意呢?其实,赵曙推迟回宫并非是为了装作不愿意,而是因为他真的不想继位。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赵曙性格温和恬淡。虽然是皇族,但他深受北宋士大夫文化的影响,非常仰慕苏轼等文人,喜爱读书写文章,对政治毫无兴趣。更重要的是,赵曙的心地非常善良。当他父亲赵允让去世后,赵家兄弟们分家,而赵曙所分得的财产全都赠送给了府中的老仆人和其他仆人。这足以证明他并不贪图财富,性格清高、淡泊名利。
其次,从心理上分析,赵曙自小生活在皇宫,因为他是养子,从来没有享受过普通皇子所应有的自由。他一直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深宫中,这让他对皇宫产生了恐惧感。有一次他回到生父家中探亲,足足待了十几天,却一直不愿意回宫。宋仁宗派人去接他时,他甚至装病不想回去。这并不是皇宫对他不好,而是赵曙内心深处对皇宫有一种强烈的排斥和恐惧。
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宰相韩琦亲自前去接赵曙继位。赵曙当时已经32岁,他站在人群中大声喊道:“放过我吧,我不行!”声音响亮得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震惊。幸好,韩琦及时上前安抚,最终让赵曙穿上了龙袍,勉强带着他走上了皇帝的道路。
赵曙本心并不想成为一国之君,他更希望过上安稳、悠闲的士大夫生活,但命运却让他承担起了这个沉重的责任。赵曙继位后,并没有过多的作为,他在位仅四年就因病去世,享年36岁。虽然他被迫担任了31年的皇储,但他最终只做了4年的皇帝。相比于他的养父宋仁宗和他的儿子宋神宗,赵曙的四年治国生涯显得较为平淡,但他也并非昏庸无能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