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了2个字,如今却成为口头禅
迪丽瓦拉
2025-09-23 03:04:16
0

清朝末期,国家步履蹒跚,固守旧有的体制和政策,反观西方国家却经历了科技的迅速飞跃,新的思想与技术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带来了时代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也成为了后人眼中的野史逸闻。这其中,慈禧太后与西方科技的接触,便构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篇章。

慈禧太后,最初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后来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同治帝。咸丰皇帝去世后,同治帝继位,年纪尚小,政务多由慈禧代为处理。经历了辛酉政变,慈禧凭借着出色的政治手腕,成功削弱了顾命八大臣的权力,自此垂帘听政,成为大清的实际掌权者。

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因天花早逝,慈禧再度展现了非凡的决断力,迅速扶持自己的侄子光绪继位,继续与慈安太后一同垂帘听政。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彻底掌握了大清政权,成为唯一的权力中心,连皇帝都要顾及她的态度与指令。

在掌控政权的过程中,慈禧太后接触到了许多来自西方的先进科技,如汽车、灯泡等。然而,慈禧并不是一个容忍变革的人,对于这些新兴的科技产品,她充满了排斥和轻视,特别是一些科技发明与清朝的传统礼法有所冲突时,她更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废弃。

其中,有一件事成为了慈禧对新科技排斥的经典例证。那就是袁世凯在慈禧生日时,特意献上了一辆使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这辆车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假如清朝能够掌握这种技术,或许在工业发展上可以追赶上西方。但慈禧太后在试坐时,发现司机和她坐在了同一高度,这在当时的礼法中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明显打破了“等级制度”的严肃性。于是,她毫不犹豫地下令将这辆车弃置一旁,从此再也不再使用。她的决定不仅体现了她对新科技的抵触,也显露了她对清朝传统礼法的捍卫。

然而,并非所有先进科技都遭到慈禧的排斥。有一样东西,慈禧非常喜爱,那就是照相机。每个女人都有爱美之心,而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她在看到照相机之后,立刻对这一奇妙的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历史记载中,年轻时的慈禧因聪慧与美丽而受到宠爱,许多人都认为她的外貌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其他女子,她的美丽也成为她成功步入宫廷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岁渐长,慈禧的外貌开始受到时光的侵蚀。尤其是四十岁以后,她因繁忙的政务常常操心过度,导致头发逐渐脱落。为了保持庄重的形象,她不得不依赖假发来掩饰。尽管如此,慈禧依然对自己的形象极为看重,特别是她与照相机的首次接触,成了她与现代科技的有趣碰撞。

那时的照相机体积庞大,拍摄时会闪光并冒出白烟,这对刚接触这一事物的慈禧而言,显得颇为神秘且陌生。她当时显得相当拘谨和不自然,表情呆板,生怕失了威严。宫中女仕官裕德龄费尽心思向慈禧解释这一现象,为了让慈禧更放松,她甚至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照相时让慈禧说“cheese”——这是西方拍照时常用的词语,用来让人微笑。但由于慈禧并不懂英语,她误将“cheese”读作了“茄子”。意外的是,这个错误的发音竟然让拍照的效果变得更加生动,慈禧也因此非常满意。于是,从此每次拍照时,慈禧都会习惯性地说“茄子”。

1889年,西方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几年后,电灯泡传入中国,第一时间便送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对这项新发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外国使者亲自演示了电灯的使用方法。在灯泡被点亮的瞬间,慈禧太后习惯性地脱口而出:“茄子!”这一反应让在场的外国使者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幸运的是,裕德龄及时化解了尴尬,她迅速解释道:“太后是为了提醒我们要拍照记录下这一刻。”

经过这一番巧妙的圆场,大家顺利地进行了拍照,避免了让场面变得更加尴尬。这个小插曲,也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清朝灭亡之后,裕德龄将自己在紫禁城的两年经历写成了《紫禁城两年》一书,这次“茄子”事件也被记录了下来。至今,许多人拍照时也会喊“茄子”,这一习惯便由此流传开来,成为了全球常见的拍照口令。

然而,尽管这段趣事广为流传,但值得注意的是,慈禧的照片中并没有一张带有笑容的照片。后人并不能确定她是否真的因“茄子”而微笑,这仍然只是流传下来的传闻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宫廷总是充斥着尔虞我诈与权力斗争,而这一次的宫廷事件,却引发了整个朝廷和百姓的广...
原创 1... 兵法有云:久而国强者,未曾见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任何规模庞大且持久的战争,无论是发生在大国还是...
春秋和田玉籽料糖玉满雕龙凤玉猪...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玉雕艺术以其神秘瑰丽的纹饰和精湛的琢玉工艺...
原创 埃... 尼罗河游览的经典路线是从阿斯旺乘船出发,最终在卢克索下船。卢克索,作为古埃及古都底比斯的遗址,是埃及...
原创 李... 1947年6月,罗通在晋绥军区吕梁军区第9分区工作了整整10个月,这时他收到了来自原部队领导的两封电...
原创 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您在阅读中感受到舒适和愉悦。...
原创 开... 1943年11月,正在参加开罗会议的蒋介石突然收到一份报纸,里面刊登了几张照片,照片中中国士兵在常德...
原创 美... 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的历史虽然不到250年,但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被战争所笼罩。实际上,美国的和平...
原创 李... 在深入阅读本篇文章之前,请花一点时间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
原创 6... 二战结束后,非洲陆续迎来了多个国家的独立。在这个重要时刻,中国决定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决定派遣...
原创 4... 我们在观看有关隐蔽战线的影视作品时,常常为那些成功潜入敌人内部的同志们的高超技巧和胆识感到由衷敬佩,...
原创 朱... 中国有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告诫我们,长辈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
原创 斯... 1953年7月10日,莫斯科的各大报刊上刊登了一篇令苏联民众震惊不已的文章。这篇题为《党、政府、苏联...
原创 长... 老覃曾在数月前撰写过一篇文章《刘伯承带病作检讨是彭德怀要求的?多少年了,这件事应该讲清楚了》,文章回...
原创 东... 文 / 子玉 东吴的创建依靠的是孙策的军事力量,但要在江东真正扎根并实现江东化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孙权...
原创 杨... 1945年11月18日,杜聿明因五华山事件被解除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职务,黯然返回重庆。...
原创 志... 1953年7月19日的清晨,志愿军第46军137师的营地内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胜利庆功会的欢愉气氛中。...
原创 台... 1948年末至1949年初,中国内战进入关键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数次战略决战,击溃了国民党军队的...
原创 1... 1953年6月的一天,陈赓在哈尔滨街头被一名交警拦下,哈尔滨顿时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打行动。这个事...
为什么刘邦可以失败多次,而项羽... 灭秦之战时的失败就不说了。 看一下楚汉之争中刘邦失败的具体情况。 汉二年三月,刘邦从临晋渡过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