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自报中将,他却被授上将,毛主席:中央委员不能少了他的名字
迪丽瓦拉
2025-09-23 04:01:19
0

1969年2月,正值中国共产党九大召开前夕。当代表名单最终敲定时,毛主席在细阅名单后,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人的名字。他立刻作出批示:“中央委员的名单中,不能没有他!”这一突如其来的指示,令在场的工作人员感到惊讶。究竟是谁,让毛主席如此重视?这个人不仅在建国初期曾谦虚地报上中将军衔,最后却被中央授予了上将军衔。这个人便是陈奇涵,毛主席始终未曾忘记的那个名字。

陈奇涵,1897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的一个普通农家。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始终坚持供他上学。年轻时的陈奇涵特别刻苦,他不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学习,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小学毕业后,他继续进入赣州中学深造。在这里,陈奇涵第一次接触到新思潮,受到启发,他立下了为国为民的志向,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贡献力量。

1919年,陈奇涵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后来又转学到广州讲武堂,开始了军事生涯。在讲武堂期间,他不仅学习了多种军事战术,也对国内的政治局势和思想潮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几年下来,陈奇涵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于是,他毅然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准备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理想,拯救民族。

加入革命后,陈奇涵先是参与了江西军阀的部队,开始了他的实战锻炼。然而,不久后他便意识到这些军阀腐败、堕落,完全背离了他所追求的革命理想。于是他毅然脱离了江西军阀,转而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参与了北伐战争。此后,陈奇涵选择进一步考入黄埔军校,在那里,他与一大批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结下深厚的友谊,其中就有周恩来、陈赓等人。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陈奇涵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发,最终在陈赓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乡后,他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并组织了赣南起义和兴国暴动。他还通过自己创办的报刊,广泛传播共产主义理念,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在这段时间里,陈奇涵不仅理论修养日益增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逐渐锻炼出了强大的领导能力,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家。

1930年至1934年,是陈奇涵军事生涯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担任了红四军、红一军和红三军的参谋长。在跟随各纵队参与反围剿战斗中,陈奇涵表现得非常出色,以勇敢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赢得了同志们的深厚信任。特别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他虽负伤被送医,但恢复后便立刻回到战斗一线,毫不退缩。

长征结束后,陈奇涵被调到红十五军担任参谋长职务,并参加了多次东征西征战役,期间他的战术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回陕北,率领警备区驻军,在严峻的环境中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保障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安全。抗战胜利前夕,陈奇涵再次被调往中央党校深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奇涵积极参与组织各地的解放运动,指挥了古北口保卫战,歼灭了5000余名敌军,并成功攻占长春等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一时期,陈奇涵以坚定的毅力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著称,凭借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无畏的精神,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9年,陈奇涵被调回江西进行指导工作。彼时,赣南地区的匪徒问题严重,地方百姓苦不堪言。陈奇涵上任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利用地形设下陷阱,掌握匪徒活动线索,并采取各种分化和招降策略。最终,陈奇涵指挥解放军和民兵队伍,通过多次战斗彻底铲除了赣南的匪患,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陈奇涵的谦逊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从未改变。1954年,当他回到家乡兴国,乡亲们热情地准备了宴会招待他,但陈奇涵婉言谢绝。他知道,自己回家乡后,许多人可能是为了依靠自己的关系去寻求帮助。陈奇涵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利用职权为亲戚谋取私利,并告诫亲人们要凭自己的努力去谋取事业。

1955年,新中国成立六周年,中央决定首次举行军衔授予仪式。在这一过程中,陈奇涵作为资深将领被纳入考虑。面对这一荣誉,陈奇涵的态度依然谦逊,他在职衔表格上填写了“中将”。然而,中央考虑到他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最终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随后,陈奇涵继续担任军事法院院长一职,致力于建国初期军中的秩序建设,凭借公正严明的执法,在军中树立了威信。尽管如此,他仅在两年后便辞去了军事法院的职位。

然而,尽管忙于工作,陈奇涵一直心系家乡。当年坝南地区遭遇连年水灾,百姓生活困苦。陈奇涵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0万元,支持当地的抗灾工作,帮助恢复生产。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陈奇涵从未改变。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毛主席细阅代表名单时注意到陈奇涵的名字缺失,随即批示要将其加入。陈奇涵虽已不在一线工作,但毛主席依旧铭记着他对党和人民的贡献。这一举动令陈奇涵十分感动,他万万没想到,毛主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

陈奇涵一生淡泊名利,心系人民,他曾说:“富贵非吾愿,功名我不希,人类齐解放,攘攘与熙熙。”他那坚守信念、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了无数革命后代的楷模。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因病在北京逝世,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不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钮祜禄·馥莉勇夺三百亿遗产,2... 宗庆后去世一年多,怎么也没想到,“宗老”竟变成了“老宗”,甚至还成了新一代却又无法再更新版本的时间管...
原创 演...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袁绍、董卓等各路枭雄麾下,拥有众多名将。这些武将不仅勇猛异常,武艺超群,...
原创 陈... 陈独秀非常爱饮酒,这一点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印证。这首诗提到了一位来自淮北的著名历史人物,令人感到颇为...
晚清第一画家虚谷,画美呆了!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初任清军参将,因不满朝廷统治,不愿奉命攻打...
原创 我... 如果问起我军历史上最厉害的名将是谁,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是十大元帅中的几位传奇人物:有被...
恐龙迷路|在本色美术馆遇见白垩... |主要艺术展览 「千里之行」优秀毕业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大题小作」798 盛世天空美术馆...
原创 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这篇内容能为您带来轻松愉快...
原创 蒋... 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
原创 隋... 在阅读此文之前,不妨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周...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孙权急忙赶到江陵前往吊唁。站在周瑜5岁的小女儿面前,他语气沉重地说:“你...
“文博热”添彩夏日生活(文化中... 本报记者 邹雅婷 参观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拍摄文物。 孟德龙摄(人民图片) 孩子们在山海关中...
原创 蔡... 作者:赵心放 《水浒传》中的蔡京,是北宋朝廷的权臣,官拜太师,与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他...
原创 蒋... “凡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是毛主席对胡宗南的高度评价,他曾称其为“情报工作最成功、最模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辽宁本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溪地处辽宁东部山区,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如今,本溪...
特朗普的家族故事与跨大西洋的移... “接到皇家国务部决定我们必须离开巴伐利亚王国的消息时,我们吓得瘫坐在地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此蒙上了阴...
原创 禁... “日本鬼子”一词为何引发争议? “日本鬼子”这一词,曾是我们表达愤怒与仇恨的口头禅,近期却成为了争议...
原创 他... 李隆基的早年,仿佛是一段从幽暗深渊中奋力攀爬的传奇。在这个充满血腥和权谋的时代,他经历了无数的斗争和...
原创 基... 现在的国际局势正变得日益紧张,许多人开始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当前的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 柬... 金边皇宫对面的办公室,夕阳的余晖透过纱帘,洒在年迈的洪森身上。他倚靠着皮质座椅,右眼凝视着窗外熙攘的...
美国最大的功绩,就是压制住日本...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功压制住了日本,阻止它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我忽然在想,如果美国失败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