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从960年后周将领发动陈桥兵变起,到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战的结束,宋朝经历了319年的历史,最终彻底灭亡。对于许多人来说,宋朝的三百多年似乎充满了外敌的威胁,仿佛一直在不断地受压迫与侵犯。
今天暂且不谈宋朝到底是否强弱,而是来聊聊宋朝的军队。提到宋朝的军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杨家将、岳家军。这两支军队确实是宋朝军队中的佼佼者,但它们之所以深入人心,更多的是因为演义小说和评书的描绘。其实,宋朝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家族,他们虽然在小说和评书中很少出现,但在当时却是响当当的存在,可以说是当时的真正王牌军。
首先说说第一支种家军,这支军队在宋史中,比杨家将更为出名,作用也更为重要。不同于杨家将的广泛传播,种家军虽然在历史记载中较少被提及,却在北宋168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种世衡便是种家军的开创者之一,他是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抵御西夏的战斗中,他开始着手训练军队。
种家军在骑射方面的能力卓越,种世衡带领军队打败了西夏的核心大将野利刚浪棱和野利遇乞兄弟。这只是种家军的一个缩影,实际上,种家军在五代和北宋期间,涌现了许多出色的军事将领。除了种世衡之外,还有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和种师中等,他们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许多人都死于沙场。
有的种家军战士甚至孤军深入沙漠,死于马背上;有的即使六十岁高龄,仍坚持在战场上拼杀。北宋时期,种家军为国家付出了大量鲜血,许多将领为国捐躯,可谓可歌可泣。种师道的死更是充满了悲壮色彩,最后他因无法改变钦宗的决策,忧郁而死。就在他去世的一个月后,京师洛阳相继沦陷,北宋也因此走向灭亡。
另一支同样不容忽视的军队是折家军,折家军的历史跨越了五代到北宋,形成于一个充满战乱和变革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折家军为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立下了赫赫战功。最早的折家传人是唐末的折宗本,他凭借战功被封为上柱国。为了减轻西北的压力,五代各国以及北宋都允许折家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与种家军相比,折家军的历史更为悠久。从唐末开始,到绍兴九年(1139年),折家军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而折家的根基可能早在五百年前便已深深扎根,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勋业彪炳的家族。折家曾涌现出许多名将,如折嗣祚、折从阮、折德扆等人。其中,杨家将的杨业的妻子,便是折德扆的女儿,虽然因音同,传说中她的名字成了佘。
折家军同样为抗击西夏、契丹等外敌立下了丰功伟绩,许多英勇将领为国捐躯。遗憾的是,折家的最终命运却颇为凄惨。折可求在与金人作战时被毒死,而他的年幼儿子折彦文则被迫逃亡。折家军最终在金人的压迫下衰败,折家也在数百年的辉煌后走向衰落。
绍兴九年(1139年),金人夺取府州后,长时间积压的仇恨爆发,他们在折家祖坟上撒气,将折宗本的遗骨戮尸并夷平了坟茔。折家这一代英烈,竟然以如此凄凉的方式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