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mod《姜维传》中有一段剧情,陆逊对部下说“魏蜀吴都是袁家的遗产”,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曹操早期曾隶属于袁绍,而孙家则起源于袁术的部曲。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孙坚在击杀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迎接袁术入驻南阳。从此,孙坚成为袁术的重要支持者,参与了袁术的伐董卓和讨刘表的战争,袁术的势力一度横跨整个江南。孙坚去世后,孙家族中的孙贲、孙香、吴景等人继续效力于袁术。袁术将孙贲任命为豫州刺史,孙香任汝南太守,而吴景则担任丹阳太守。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坚的长子孙策带领着百余人投奔袁术。袁术将孙坚的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给孙策统领。虽然袁术对孙策有一定的欣赏,但他对孙策始终有所提防。袁术在给予孙策职位时,常常言而无信,这让孙策感到极为不满。同年,袁术派遣吴景和孙贲进攻刘繇,但未能成功。看到局势有利,孙策向袁术请求支援,袁术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为他任命了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并派遣千余士卒和几十匹战马。孙策离开袁术后,开始招兵买马,当他与吴景汇合时,军队的规模已经扩展到五六千人。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成功击败刘繇,刘繇败走后,吴景和孙贲回报袁术,而孙策则完全控制了这支原本属于袁术的军队。他开始逐步吸收袁术的旧部,将其部队化整为零,控制了这些部队的指挥权。同时,孙策向孙坚的旧部将,如蒋钦、程普、吕范、韩当、周泰、董袭等人授予兵权,确保了对这些部队的掌控。
然而,孙策自立后遇到了一个问题。由于东汉的籍贯回避制度,孙策作为吴郡人,无法担任扬州刺史,只能担任会稽太守。这样,他与吴景(丹阳太守)、孙贲(豫章太守)、孙辅(庐陵太守)等人处于同一层级,无法建立起上下级的关系。因此,孙策开始采取另一种方式,即“武将领县”。孙策将自己的亲信武将如韩当、黄盖、周泰、蒋钦等人安排到吴景、孙贲、孙辅等太守所管辖的郡内担任县长。例如,程普担任了丹阳都尉,周瑜负责庐陵镇巴丘,而太史慈则在豫章分割六县担任都尉。通过这种方式,孙策有效地渗透到丹阳、豫章、庐陵三郡,逐渐分割了兵权和征赋权,从而确保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此后,孙策陆续击败了严白虎、王朗、祖郎等敌人,逐步奠定了孙吴的基础。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自称皇帝,孙策趁机与袁术决裂。次年,孙策派遣徐琨驱逐袁术派遣的丹阳太守袁胤,并平定了宣城以东的各地。至此,孙策基本完成了自立。
后来,东吴的政体大致沿袭了孙策时期的格局。孙权在偷袭关羽、控制荆州时,采用了与孙策类似的手段,而吕岱掌控交州的策略也同样源于孙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