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展!关于一位相识两千多年的“金邻”
迪丽瓦拉
2025-11-18 20:03:18
0

泰国,一片古籍记载的“黄金之地”,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面貌与文化精神。

中泰地理相近,人文相通。早在西汉时期,中国船队便曾抵达今泰境附近,播下两国友谊的种子;海上丝路的繁荣,交流互通的深化,更让这段跨越山海的友谊纵贯千年。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故宫博物院与泰国文化部艺术局联合策划的“金邻共曜——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将于11月18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览遴选240余件(套)来自泰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珍贵文物,涵盖宫廷器具、佛教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通过四大单元,全景式展现泰国千年文明的多元魅力,与历史进程中的中泰文明互鉴。

第一单元•中泰辉映

本单元主要展示泰国从史前到13世纪素可泰王朝(首个由泰族建立的王朝)前的早期历史,以及13世纪以后与中国的交往与交流。

1、文明寻踪

泰国以丰饶的金、银矿产资源著称,古印度和中国文献中记载的“素万那蒲米”(意为黄金之地)、“金邻国”均由此而来。跨文化的交流,带来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的传播,深刻影响了堕罗钵底、室利佛逝等城邦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当地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追求。

约公元前300年-公元200年 彩陶漩涡纹罐

班清国家博物馆藏

约公元前300年-公元200年 陶滚筒

班清国家博物馆藏

2、珍馈传谊

公元13世纪,素可泰王朝建立,与元朝互遣使节,正式开启官方联系。14世纪以来,中泰国交往愈加密切,两国使节互访、礼品馈赠逐渐成为传统。

数百年间,陶瓷在中泰交流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陶瓷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更是文化与技艺传播的载体。这种以物品往来、技艺互鉴为形式的交流,使中泰两国友谊愈发深厚。

清乾隆 《暹罗番书》

故宫博物院藏

16世纪 陶骑象俑

彭世洛府帕佛陀钦那叻国家博物馆藏

19世纪 白地釉上彩描金西游记故事图盖碗

19世纪 白地釉上彩描金帕阿派玛尼故事图盖碗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19世纪 白地釉上彩描金帕阿派玛尼故事图盖碗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清 金叶表文

清 黑漆嵌螺钿长方委角高足盒

故宫博物院藏

第二单元•崇尚莲华

本单元主要展示泰国佛教艺术,艺术形式分为造像和供器、法器,辅以藏传、汉传佛教相关文物,呈现中泰两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佛教艺术的各自特色。

1、法相庄严

泰国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在广泛吸收多元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风格演变与材料创新,映照着信仰传承、地域交流与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14世纪晚期到15世纪早期 青铜佛行走像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20世纪 金银嵌宝石施无畏印宝冠佛像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20世纪 水晶佛降魔像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2、妙宝承仪

将圣物封存于佛寺和佛塔地宫,是泰国佛教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仪轨。护身符、金片饰、佛牌等,都极具时代与地域特色。

僧团在泰国社会架构、政治秩序与佛教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影响力深植于繁复严谨的仪轨体系,亦透过钵盂、法扇、槟榔具等各类具象化法器彰显,折射出佛教义理、工艺美学与供养制度的深度融合。

清 掐丝珐琅千佛龛

故宫博物院藏

16世纪 镴千佛降魔祈愿牌

泰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库房藏

18至19世纪 铜胎画珐琅槟榔器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第三单元•良工巧治

本单元主要展示泰国王室艺术,以器物功能分作礼仪及实用器、饰物、戏剧服饰,辅以清宫上述几类相应文物,呈现中泰两国宫廷在礼制规范、艺术审美及日常生活等维度的文化特征。

1、镂錾乾坤

泰国王室珍藏中,以金、银、乌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冠冕、兵器和供奉用具,最能彰显威仪。赏赐品则依材质与工艺区别等级。

宫廷器用的装饰工艺与题材,融合了泰国本土传统与不同时期的外来文化元素。受中国与波斯艺术影响而来的玻璃镶嵌与珐琅工艺,佛塔地宫中王室供奉的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玻璃器,都是当时文化交融的珍贵实物见证。

19世纪 白地釉上彩描金白菜纹茶具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清乾隆 粉地粉彩开光菊花纹茶具一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洒金星黑色玻璃葫芦式鼻烟壶

故宫博物院藏

20世纪 黄铜天鹅式长柄勺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2、金钿焕彩

服饰不仅美化外在,更承载社会功能与文化属性。

在泰国,成套的黄金首饰是王室宗教和政治地位的重要象征。而在泰国表演艺术中,服装与佩饰同样承担着标识角色、强化叙事的功能。宫廷表演中华丽精美的服饰,其名称与式样多借鉴自王室装束,既丰富了舞台表现力,也为民间广泛效仿和发扬。

清 龙戏珠朵花带红绒球金大镫

清 木柄马鞭

(剧目《空城计》中演员所穿戴)

故宫博物院藏

20世纪 青花三国演义故事图提梁壶

泰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库房藏

15世纪 金嵌玻璃朱拉蒙固冠

昭三帕耶国家博物馆藏

20世纪 铜嵌宝石玻璃冠

20世纪 铜嵌宝石玻璃女冠

曼谷国家博物馆藏

第四单元•艺脉绵长

本单元主要展示泰国古代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史上,泰国手工艺在王室的长期扶持下蓬勃发展。20世纪以来,在泰国文化部艺术局传统工艺办公室的推动下,木雕、漆器、彩绘、刺绣、孔剧面具和头饰制作等工艺获得系统性研究、保护与创新,古老技艺正焕发时代新生。

21世纪 素攀那洪号御船模型

泰国文化部艺术局传统工艺办公室藏

1997 黑漆嵌螺钿花卉纹高足盘

泰国文化部艺术局传统工艺办公室藏

21世纪 纸胎贴金孔剧面具一组

泰国文化部艺术局传统工艺办公室藏

象,在中泰文化中皆被赋予美好寓意,各具丰神,共蕴吉祥。展厅结尾,来自故宫博物院与泰国哈利奔猜国家博物馆的两尊吉象并肩于此,为本次展览写下尾声。

1924 银象

哈里奔猜国家博物馆藏

清 铜胎掐丝珐琅座鎏金太平有象

故宫博物院藏

文化表达虽异,美好愿景相通。此次特展以文物见证中泰友谊的深厚积淀,重现丝绸之路上延绵不断的文化交流,昭示两国携手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愿以文化共鸣为谱,奏响美美与共乐章,并肩迈向更加璀璨的金色未来!

金邻共曜——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

展览时间

2025年11月18日—2026年2月24日

展览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温馨提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
河南这个县城,藏着什么密码?走... 文/林歌 河南封丘,放在全国来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即使放在河南,知道的人也不知道。 但就是这样...
故宫新展!关于一位相识两千多年... 泰国,一片古籍记载的“黄金之地”,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面貌与文化精神。 中泰地理相近,人文相通。早...
原创 泰... 一、苏提达原来有儿子 古之贤妃,以仪范显邦交之诚,以容止彰家国之仪。今泰后苏提达随夫访华五日,于寒风...
原创 为... 前言 顺治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 从他的名字来看,皇太极显然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
原创 谁... 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后,始终担心手下的武将会效仿自己称帝,因此采取了两次“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来...
原创 明... 我们对锦衣卫的了解,往往来源于电影《绣春刀》。但是,实际上,这些权力极大的锦衣卫成员是如何成为锦衣卫...
数字展厅·沉浸看展|钱币的故事... SHUZIZHANTING 数字展厅·沉浸看展 钱币的故事(第2期)中国纸币防伪史 (钱币的故事数字...
原创 崇... 明朝末期的局势真的很糟糕,天灾和人祸交织,内外困扰不断。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不仅未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