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敬中为何执意选择余则成,背后关键原因分析
迪丽瓦拉
2025-09-23 12:32:32
0

经典谍战剧潜伏当中,男主余则成在恩师吕宗方殉职后,他凭借过硬胆识孤身完成刺杀汉奸重任并获得了军统云讯勋章以及戴笠的嘉奖,可谓是风头正盛。而在此时昔日恩师吴敬中向余则成抛来了橄榄枝,正式邀请他加盟军统天津站。说到吴敬中和余则成可谓是早就相识,吴敬中为什么非要这时选择余则成,主要几点原因?

吴敬中替长官分忧

一是余则成虽然刺杀汉奸立功,但如何安置他让戴笠也犯难

剧中我们可知余则成虽然凭借刺杀李海丰而绝地翻盘并完成事业上的逆转,但要知道的是,在吕宗方和余则成刚被派往南京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两个可是绑在一块按照“炮灰”被处理的。一方面因为彼时的军统总部早已从种种端倪认为吕宗方大概率是我共产党人士,而在他去往南京时并早已将此消息散布给日伪政权;另一方面余则成虽然没列入怀疑,但他的未婚妻左蓝可是进步青年。因此虽然余则成“力挽狂澜”,但戴笠在安置他上也犯了难。而此时颇懂上司心思的吴敬中借着师生之谊主动抛出橄榄枝并成功化解了老板戴笠的为难之处。

余则成表忠心

二是吴敬中虽然是站内一把手,但其他人背景复杂,急需一个自己人

潜伏当中我们可知站长吴敬中虽然看似与世无争、得过且过,而实际上吴敬中绝对算是个“狠人物”且不容小觑。一方面因为吴敬中算是国民党的“老人”,早年在外留学的时候与蒋太子成为了同学。另一方面吴敬中算是军统的封疆大吏,天津站作为大站之一,他能够当上一把手兵并享受少将军衔。当然即便吴敬中能力再强,但军统天津站作为新成立的站,其站内骨干成员可谓是来源广泛且同时个个背景复杂。无论是“广西帮”的郑介民老乡陆桥山还是“虎视眈眈”的毛人凤侍卫马奎都有各自的依仗。所以吴敬中第一时间看中了没有复杂政治背景的余则成,并以两个人的师生之谊让他为自己所用。

马奎也很复杂

当然吴敬中选择余则成既有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是因为余则成在面临困难和绝境的时候,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凭借着自身过硬的胆识和机智谋划,成功完成独立刺杀李海丰的重任,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27年,对中国而言是风雨飘摇、变局骤起的一年。这一年,北伐如火如荼,国共合作破裂,清党行动展开,...
仰韶彩陶在黄河文明起源中起到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炜林应大河村国家考古...
原创 明... 在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成化青花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各有千秋。...
原创 关... 黎明前的蜀汉营地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静谧中,偶尔从远处传来马蹄声的回响和士兵低沉的对话,仿佛打破了夜的宁...
原创 日... 公元649年,唐高宗李治正式登基为皇帝,开启了贞观盛世的第二个辉煌篇章。那时的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
原创 最...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这样一位特殊人物——他表面上是日军的高级翻译官,吃日本人的饭,喝日本人的酒,甚...
原创 明... 皇帝一旦登基,除了巩固政权稳定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修建自己的陵墓,为将来身故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做...
原创 贺... 1949年2月1日,依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西北野战军按统一编制及番号调整的要求,正式改为第一野战军。同...
原创 北...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作过两首描写北齐冯小怜的诗篇,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一笑倾国便亡,何劳荆棘...
原创 苏... 在1991年的夏天,全球的焦点突然集中在了一个正在经历剧变的超级大国——苏联。当时,世界几乎未曾听闻...
原创 三... 黄钺作为华夏帝王天子象征的仪仗礼器,竟然出现在三星堆,而非所谓的“中原”地区,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证明三...
原创 清... 1908年,年仅3岁的溥仪在紫禁城的盛大仪式上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清朝的第12位皇帝。然而,这一切...
原创 朱... 如果朱标没有早逝,朱棣还会造反称帝吗?这个问题一直是历史爱好者热议的话题,许多人给出的结论是:不太可...
原创 崛...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 —— 蒙古族。你知道吗,蒙古族一直流传着一个超有意思...
欧洲第一名瓷——梅森瓷器来淮安... 扬子晚报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钱芳 记者 朱鼎兆)7月20日,备受瞩目的“欧洲第一名瓷——梅森瓷器...
原创 刘... “卧龙,凤雏,二得其一,可安天下!” 这句充满智慧的话,是一位老者所说,也为刘备建立蜀国奠定了不可磨...
原创 明... 公元1457年2月的某一天,天空阴沉,寒风刺骨。于谦带着满腔的无奈和百姓们的深情目送,缓缓迈向刑场。...
原创 虎... 虎牢关三英大战吕布,刘备、关羽与张飞三兄弟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历史性战斗不仅塑造了他们的英雄形象,也...
原创 解... 在张国焘晚年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一个颇具趣味的故事: 在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后的一次对话中,张国...
原创 日... 日军侵华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的时间,而在印度的战斗中,日本军队仅仅在英帕尔进行过一场战斗后就选择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