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这一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就有吕布的英勇事迹。例如刘备的“三英战吕布”,虎牢关大战18路诸侯,吕布戏貂蝉等等。这些传说一直被后人传颂。人们常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正是形容吕布的勇猛。另外,吕布还被称为“飞将”。在那个时代,人们把他视为三国时期最猛的将军。
而在当时的东汉朝廷中,董卓也是一位权势滔天的人物,拥有众多猛将,包括吕布。董卓在东汉末年控制了朝政,胡作非为,严重压迫百姓,令民众痛恨,但由于他的军队强大,其他人一时也无力反抗。
然而,有一个人却接连两次击败吕布,让董卓见到他时不敢轻举妄动。这个人比吕布更为勇猛,他就是东吴的建立者孙策的父亲——孙坚。
孙坚的经历并不容易,他是一位有大才的人,就像一个藏在麻袋中的锥子,无论如何也藏不住。在不断展现才华后,孙坚最终升任为长沙太守,成为东吴发展的根基。
当董卓篡权乱政时,孙坚也带领队伍开始反抗他。那个时期,群雄逐鹿,许多后来崛起的人物,比如曹操等,都还在到处逃窜,刘备还在卖草鞋。只有袁绍和袁术的势力较为强大,其中袁术的军力在初期最为强盛,因此孙坚决定与袁术结盟。
袁术上表封孙坚为豫州刺史,孙坚因此获得了一块地盘。公元191年,董卓派徐荣去攻打孙坚,结果孙坚迎头痛击,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损失惨重。董卓意识到孙坚的实力不容小觑,认为他未来会成为大祸源。
因此,董卓再次派胡轸和吕布带兵攻打孙坚。表面上看,孙坚的阵容似乎不足以抵挡胡轸和吕布的联合攻势,但胡轸对吕布并不完全信任,常常擅自做决定。孙坚便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击败了胡轸和吕布的联军,并斩下了华雄的头颅。这里要特别指出,华雄并不是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温酒斩的,而是孙坚亲自击杀的。
这是孙坚第一次击败吕布,一战成名。董卓看到孙坚的威力,心里既惊讶又担忧,决定采取措施。于是,董卓想到与孙坚结亲。通过李傕前来提亲,并开出丰厚的条件,试图拉拢孙坚。然而,孙坚有理想、有抱负,当然不肯接受董卓的好意。孙坚当时气宇轩昂,斥责董卓一番后,决定带兵前往当时的都城洛阳。
董卓一听到孙坚来袭,心中一慌,决定亲自出征迎战,但依旧未能敌过孙坚,甚至受了伤。由于打不过孙坚,董卓决定让吕布上阵阻挡孙坚,以争取时间逃跑。吕布虽全力抵挡,但很快也败下阵来。
董卓的算计最终失败,他逃到了长安,而孙坚则顺利进入了洛阳,并在皇宫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孙坚喜出望外,带领部队返回豫州。由于过于专注前线的战斗,他未能顾及后方,最终豫州被袁绍占领。无奈之下,孙坚决定另寻栖身之地,最终选择向周昂寻求庇护,但两人是敌对关系,孙坚最终逃往了周昂的地盘。
同年,袁术让孙坚去攻打刘表,企图破坏刘表和袁绍的联盟,并建议孙坚通过攻占荆州获得更多资源,实现自给自足。孙坚被袁术说服,决定出征。
然而,孙坚在连战吕布两次的胜利后,过于自信,以为打败刘表不过是小菜一碟。但正是在这种得意忘形的时刻,他被刘表设下圈套,最终被一名不知名的士兵射杀,死于荆州。这一幕堪称“得意忘形,小河沟里翻船”。
孙坚死后,大多数军士被袁术挖走,只有少数人跟随孙坚的儿子孙策迁往吴地,最终建立了三国中的吴国。后来,孙权在公元229年即位,追尊孙坚为武烈皇帝,成为吴国的始祖。孙坚也实现了当初拿到玉玺时许下的心愿。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