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议把中国分成7个国家,愿为美国战死,北大教授为何口出狂言?
迪丽瓦拉
2025-09-23 14:03:31
0

“我建议美国考虑把中国切分成七个国家。” 这种话从一个中国人的嘴里说出来,简直让人无法相信。焦国标,曾经在北京大学任职的副教授,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这让人不禁质疑,这样的人还适合做教师吗?简直是良心全无。

更令人震惊的是,焦国标并非只有这一句极端言论。他不仅替美国解释美军轰炸中国大使馆的行为,竟然还公然说出“来生只当美国兵”这样的语句,简直让人感到恶心。他曾对着镜头嬉笑着说话,毫不认真,现在想起来,真的让人恼火得无以言表。

而且,他的行为远不止这些。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焦国标匿名发表了一篇名为《致美国兵》的文章,简直像一个汉奸。他对美国士兵的崇拜,简直到了亲自为他们“捧臭脚”的程度。有人甚至质疑,他是否将美国当作了自己心中的“救世主”,更荒唐的是他竟然说,“来生当兵只当美国兵”,这简直就是笑话。

接着,2004年,焦国标又写了一篇名为《讨伐中宣部》的文章,在其中言辞尖锐,恶意十足,甚至列举了中宣部的14条“罪状”。这样的言论让北大的声誉瞬间跌入谷底,大家都在问,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成为北大的副教授?

一位北大副教授公开说出如此极端的言论,难道真是受了50万的诱惑,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抛弃理智?焦国标的这一变,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心态为何发生如此剧变?

焦国标出生在河南杞县,家境贫寒,生活在农村的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他从小非常努力,最终考上了河南大学中文系,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继续深造,后来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新闻学博士,最终进入北京大学成为副教授。他的奋斗经历曾是许多人眼中的“逆袭”典范,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者,在取得学术成就后,却走上了越来越偏激的路。

焦国标的亲美情结,始于80年代的中国。当时,西方文化在中国风靡一时,许多人被“自由女神”的光辉照亮,产生了对美国的崇拜。对于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来说,美国的文化和制度显得如此迷人,甚至形成了他心中对美国的崇敬之情。也许正是这一刻,他内心埋下了亲美的种子。

然而,焦国标的这些言论和行为,已经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变成了立场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这种态度变得越来越激进,逐渐影响到他的教学工作。刚开始时,他还是一位严谨的学者,认真对待教学,课堂上也敢于讨论一些敏感话题,还给学生们带来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改变,焦国标似乎在内心做着某种博弈,开始变得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学术道路,逐渐放弃了理性思考,转而追逐一种极端的立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在2003年发表的《致美国兵》。这篇文章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不知道他到底是受了什么影响,竟然写出了如此荒谬的内容。更令人愤慨的是,他竟然在课堂上公开宣扬自己对美国的崇拜,并且为美军辩护。作为一名学术界的教授,尤其是新闻学的讲师,他本应教导学生如何理性分析新闻、客观报道,而不是在课堂上公然赞美美国的强大,抛弃了他应有的专业素养。

当他提出“让美国把中国切割成七个国家”的言论时,许多人都惊愕不已,难以理解一个教授竟能说出如此荒唐的观点,这种逻辑简直让人难以接受。此言一出,网络上一片声讨,纷纷指责他背叛祖国、失去了基本的良知,甚至认为他根本没有资格继续做教育工作。最终,北大不得不对焦国标展开调查,经过审查后,将其辞退。毕竟,作为一名中国人,尤其是北大的教授,他的言论不只是在挑战学校的底线,更是在挑战整个国家的尊严。

然而,即便是被辞退,焦国标似乎并没有感到什么后悔,相反,他借此机会更加频繁地发表不当言论,似乎想借助这些“争议”继续获得关注和热度。他从“北大教授”到“无业游民”,经历了巨大的身份变化,但这背后却隐藏着他的内心失落与自我迷失。

焦国标的失落并不止体现在身份的变化上,甚至在经济上也开始变得窘迫。有人发现,他曾尝试通过售卖书画来谋生,但似乎并没有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甚至他的书法写作方式也显得割裂,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让人觉得极不协调,也许这就是他崇洋媚外的结局。

曾经的支持者们也渐渐远离他,焦国标终究明白,自己不过是被那些外国“金主”利用,作为名声的一部分。他所捧上天的,根本不是他个人的才华,而是他曾经的“北大教授”这一光环。可惜的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科技和军事领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拥有像航母、歼-20这样的高端科技装备。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同于过去的中国。像焦国标这样的言论和心态,显得愚昧而狭隘。过去他可能曾相信西方的强大,但如今,祖国的发展让每个中国人都更有自信、更加坚强。焦国标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知识分子,尽管他曾在北大任教,拥有着极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但内心深处的“根”早已断裂。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像他这样的人继续执迷不悟,活在过去的影像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浓雾弥漫,东直门外挤满了人,呼吸里都是尘土味。清晨的北京,天没亮透,外国使节、清朝遗老、洋记者和满城...
原创 三... 每当战乱爆发时,总会有许多名将崭露头角,建功立业。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许多曾经威风凛凛的名将也早早...
原创 中...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的王朝兴衰都与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息息相关。每一个王朝的壮大,往往依赖于开国帝...
原创 朱... 凤阳这个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小岗村的农民们在1978年实行大包干政策,取得了...
原创 娶... 众所周知,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非常宠爱比他大了十七岁的万贵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万贵妃...
原创 长... 636年6月21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自此,唐太宗失去了他心目中的“贤内助”和“良佐”,他的内心...
原创 三... 每个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都会有一位强大的保镖随身保护,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战乱时期的...
原创 《...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剧的时候,剧情中旗亭画壁这个故事中,冷籍、高达以及王幼伯三伟大诗人斗诗的场景...
原创 三... 第五档:阚泽、徐庶、李儒、逢纪、田丰(5位) 阚泽在东吴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赤壁之战时,他机...
江苏溧阳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原题:溧阳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距今8100年,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提供关键实证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
原创 明...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正如唐朝以文化的繁荣著称,隋朝以经济的富庶为人所知,宋朝则因商业的发达而广...
原创 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被外族侵占,有些朝代甚至连皇帝也被外族俘虏。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软...
著名清史专家冯佐哲病逝 冯佐哲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发布讣告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原清史研...
原创 杀...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发生在公元219年。故事讲述了东吴将领吕蒙带领军队...
原创 上... 上海街头,转角就是一家拉面店,招牌写着日文,服务员讲着日语,老板是地道的东京人。可这不是旅游区,而是...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杨光远贪利噬人,契丹改元号大辽 杨光远益加专恣,随时上表,尚指斥宰辅不已。晋主见他跋扈恐...
串联简牍文化发展史 观众参观“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战国曾侯乙墓竹简。 本报记者 田豆...
原创 西... 陈敏(?—307年),字令通,庐江(治今安徽庐江)人,西晋官吏。陈敏少有才干,初以郡吏之职补任尚书仓...
原创 日... 近日,国际社会对历史文件的关注再度升温,1943年签署的《开罗宣言》成为焦点。该宣言以国际法形式明确...
135件(套)18至19世纪中... 原标题: 中国制造 欧洲风尚 135件(套)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亮相副中心 11月17日,“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