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同古会战。然而,令局势突变的是英军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临阵脱逃,导致中国军队陷入了日军严密的包围圈之中,形势异常危急。
3月23日,军长杜聿明果断下令,命令师长戴安澜率领部队向东突围,力图打破敌军的包围。200师随即展开了撤退行动。撤退开始之前,步兵指挥官郑庭笈指挥城内守军进行佯攻,以迷惑和牵制日军。与此同时,主力部队则悄无声息地从城中撤出。师长戴安澜则亲自带领一支精锐小队,留守城内,顽强牵制着日军的攻势。
次日黎明,主力部队顺利渡过了锡唐河,暂时摆脱了敌军追击。此时,日军误以为戴安澜师仍被困于同古城内,便集结步兵、炮兵和空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联合攻击,意图一举歼灭200师残部。
同古城的天空被炮弹撕裂,爆炸的声响震得瓦砾纷纷坠落,尘土飞扬。戴安澜师长在瓦砾堆中穿行,冒着飞雨般的弹雨,带领着几十名士兵穿梭于生死边缘。他踩过破碎的屋顶,穿过坍塌的巷弄,跳进一条满是塌陷的沙土战壕。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名阵亡士兵的尸体,立刻对身边的警卫吩咐道:“派两名士兵把这个英勇牺牲的战友抬出城外,绝不能让敌人夺去他的遗体。”
随后,他率领众人绕过一堵倒塌的断墙,继续前进。
正当他们穿过颓垣走向一片空旷地时,前方断墙背后突然窜出几十名日军,双方陷入短暂的僵持。就在日军准备伏地射击的瞬间,戴安澜怒吼一声,挺起机关枪猛然冲了上去。日军慌乱中起身逃窜,试图以断墙为掩护重新布防,然而戴安澜的机枪早已扫射出密集弹幕,瞬间击倒了十余名敌军。倒下的日军尸体成为了几十名中国士兵的掩体,双方展开了持续超过二十分钟的激烈枪战。
敌军增援如潮水般涌来,人数迅速扩大至百余人。戴安澜带领着寥寥几十名士兵坚守阵地,顽强抵抗。随着战斗加剧,许多身边战友相继倒下,尤其是在他两侧,就躺着十多具敌我混杂的尸体。一名士兵跑过来,试图将一具阵亡同袍的尸体移动,想用尸体加高掩体,抵挡子弹。
“你这个混蛋!”戴安澜愤怒地斥责,“你没看到他已经受了多少枪伤了吗?你还有没有一点中国人的良心?你……你……”说着,忍不住一脚踢向那士兵的屁股。
正当局势万分危急时,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那道断墙连同百余名日军全部倒塌在地。戴安澜惊愕地四下查看,发现竟是自己部队从敌后突围而来,给予了这支前线小分队及时的援助。
原来,完成了牵制任务、准备渡过锡唐河撤离的郑庭笈,突然听到枪声越来越激烈,心知不妙,立即命令后卫部队掉头返城,准备解救戴师长。特务连冲锋在前,给了日军一个南北夹击的致命打击。戴安澜望见郑庭笈率队奔来,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稍作停顿,他沉声下令:“郑庭笈,你先带路,迅速突围出城……” 戴安澜是最后一个撤离同古城的将领。
200师在同古顽强坚守了整整12天,付出了超过一千多名官兵的牺牲。
陈冠任在其著作《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中,详细记述了这场罕见的同古战役的全过程。这本书被誉为经典军事著作,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