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知道养虎遗患,慈不掌兵,可明代宗为何不杀明英宗一劳永逸呢?
迪丽瓦拉
2025-09-23 14:03:12
0

公元1449年,明朝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竟然被北方的瓦剌部落俘虏!这场灾难的根源,竟然源于朱祁镇轻信了身边小人的谗言,导致他亲自率军出征,最终落入敌手。皇帝被敌军擒获,这对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大的打击和危机。正是在这紧要关头,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稳定朝局的关键人物。

虽然朱祁镇名义上还有儿子朱见深,但年幼无力承担庞大的皇权重担,因而朝廷只能将皇位暂时交托给他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钰不得不肩负起皇帝的责任,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政局之中。在他和大臣于谦的共同努力下,明军最终抵挡住了瓦剌的猛烈入侵,并逐步展开反攻。瓦剌势力渐渐认识到明军的强大,终于在无奈之下释放了被俘的朱祁镇。此时朱祁钰已稳坐皇位,心中自然不愿轻易将皇权归还给哥哥,遂将明英宗朱祁镇幽禁于宫中。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好奇,朱祁钰为何不选择除掉朱祁镇,而是仅仅将他软禁起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权力博弈和无奈抉择?让我们深入挖掘那个动荡年代的真实故事。

1449年,当朱祁镇亲自领军出征迎战瓦剌时,因内部的谗言与误判导致大败,皇帝本人竟沦为敌人阶下囚,令整个明朝陷入空前混乱。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王振。正是王振的谗言挑动了皇帝御驾亲征的决策,才有了后来“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事情的前因后果究竟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振极擅讨好权贵,自入宫为太监后便深受明宣宗朱瞻基宠爱。随后,他被提拔成为英宗朱祁镇的近身太监,陪伴皇帝成长,二人关系密切。朱祁镇年仅9岁时,朱瞻基驾崩,年幼的朱祁镇继承皇位,王振也因此权势渐盛,成为皇帝的“代言人”,话语代表皇权。借助皇帝的信任,王振在朝中势力迅速膨胀,巴结者蜂拥而至。

在朱祁镇继位初期,朝政实权由太皇太后张氏掌控,因其年幼无力亲政。直到1442年,朱祁镇才开始亲政。然短短几年后,边疆的瓦剌部落发起侵袭,王振建议皇帝亲征,朱祁镇采纳了这一建议。战争中,朱祁镇仍旧一味听从王振,而忽略了有经验武将的意见,导致瓦剌趁机发动“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王振也在战乱中丧命。朱祁镇则被俘为人质,明朝陷入无主状态。

皇帝被掳,朝局动荡不安,国家陷入深重危机。太后孙太后竭力调和各方,欲将朱祁镇接回,但瓦剌手握优势,拒绝释放皇帝。此时,年幼的朱祁镇儿子朱见深尚无统治能力,明朝急需有人站出来稳定局势。于谦等大臣提议拥立朱祁钰即位。

朱祁钰本无意做皇帝,心愿只求逍遥自在的王爷生活。但眼见局势危急,经过大臣们多方劝说,最终勉为其难地接受皇位。登基后,朱祁钰为表明对兄长的尊重,仍将朱见深立为皇太子,表示自己只是暂时代理皇权,尽显谦和之姿。随后,他专注于国事,努力巩固统治。

瓦剌原想借朱祁镇要挟明朝,却未料明朝迅速拥立新皇,令他们措手不及。于是瓦剌再次大举进攻京城,面对强敌,于谦挺身而出,主张坚决抵抗。朱祁钰支持于谦,明军屡次击退敌军,瓦剌无功而返,士气大挫。

瓦剌败绩后萌生和谈念头,朱祁钰却坚决拒绝,他已经坐稳皇位多年,若朱祁镇回归必成威胁,绝不容许瓦剌的条件影响自己的统治。幸而孙太后权威依旧,她支持朱祁钰即位,也促使朱祁镇得以回国。归来后的朱祁镇不再是昔日雄主,昔日光辉已成过去,他的地位已被弟弟取代,心中难免满是落寞。

朱祁镇回宫后,兄弟二人虽表面寒暄,实则权力已颠倒。朱祁钰将朱祁镇幽禁南宫,囚禁长达七年。七年后,朱祁钰因病辞世,皇位才又回到朱祁镇手中。有人不解,为何朱祁钰不早些除掉朱祁镇以稳固皇权?这其中隐含了哪些深层原因呢?

事实上,朱祁钰曾考虑过除掉朱祁镇,但很快意识到自己势力不够强大,无法彻底掌控大局。朱祁镇早年积累了庞大人脉和忠臣,朱祁钰作为逍遥王爷,未曾深耕权力基础,且不少旧臣对他并不完全认可。若贸然动手,势必引发内部反抗,皇权难保。

此外,朱祁钰性格本就温和,不忍对亲兄下狠手。朱祁镇已被软禁,已无实际威胁,朱祁钰认为没必要加害兄长。最关键的是,朱祁钰的皇位是孙太后亲自册封的,孙太后权势强大,一旦违背她的意愿,朱祁钰恐将丢失皇权。因此,三重制约让朱祁钰无法轻易除掉朱祁镇。

1457年,朱祁钰病逝,朱祁镇重新登基。对此,朱祁镇显得泰然自若,似乎一切早在预料之中。毕竟皇位本属自己,朱祁钰只因变故暂代君位。朱祁镇回归后,朱祁钰被降为郕王,去世后未能入葬皇家陵寝“十三陵”,实属遗憾。

细看朱祁钰执政时,确实表现出不俗的治理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朱祁镇。但终究,朱祁钰的势力与政治基础远不及哥哥,且皇位向来为嫡长子继承,朱祁镇自幼便被定为继承人。无论朱祁钰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皇位回归朱祁镇的历史定数。

——参考文献:《明史》《复辟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太宗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琉... 琉球群岛,离中国最近的地方不过110公里,离日本本土却超过300公里,就是这块弹丸之地,不仅牵动着中...
原创 历... 中国马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好考证,但从春秋时期的故事来看,马桶并未普及。有一个故事提到晋景...
原创 慈... 慈禧的老照片曝光:年轻时清纯美丽,晚年气场强大! 导语:相信很多人对清朝的历史都不陌生,那个时代充...
原创 赵... 《三国演义》里,马超刚归降刘备时,刘备为了表示欢迎,特地摆下宴席款待他,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就在大家...
原创 曹... 驭人之术一直是中国古代帝王必修的重要课程。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些臣子能力很强,甚至比帝王更为出色...
原创 曹... 汉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群雄并起。这是一个人人处境危难的时代,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一不小心...
原创 老... 今天我们发布了一组清朝末年的老照片,展示了街头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身影,让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期的人们是如...
玛雅最大最古老遗址惊现华夏玉钺... 2020年,科学家们通过激光测绘和空中勘测,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处大型前古典时期玛雅...
原创 班... 关羽失去荆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关羽未能与孙权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未与刘备保持及时的联系,此外,内...
原创 脱... 《曹操传》mod《姜维传》中有一段剧情,陆逊对部下说“魏蜀吴都是袁家的遗产”,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事...
原创 四... 1949年2月,根据中央的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并采用兵团制,下辖直属队以及四个兵团。四个...
原创 中... “甲午战争打败了清朝,日本是不是又觉得自己行了?” 高市早苗的一番“大嘴”言论直接把中日关系推向了冰...
原创 长... 说到长坂坡之战,大家自然会想到赵云在曹营七进七出的英勇表现,以及张飞一人喝退曹操百万大军的壮举,但很...
原创 玄... 唐代历史中的许多事件,尤其是李世民的继位过程,都经过了他的修正和美化,因此其中不乏夸张与掩盖。李世民...
原创 三... 正史中确实有一位名叫蔡阳的武将,但与野史、小说和民间评话里描绘的蔡阳形象差别很大。唯一相同的,是他都...
原创 五... 诸葛亮是司马懿一生的劲敌,两人在历史上多次交锋,几乎每次都被对方巧妙地算计。司马懿为人果敢决断,生活...
原创 最...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七):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在北洋历史中,庙堂权谋充满...
原创 为... 唐朝是一个繁荣强盛的时期,四海宾朋都来祝贺,文化上诗词歌赋繁盛,文人墨客辈出。唐朝和明朝一样,都是大...
原创 三...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多少文明兴衰更迭。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国考古史上最令人震...
原创 三... 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这一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就有吕布的英勇事迹。例如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