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知道养虎遗患,慈不掌兵,可明代宗为何不杀明英宗一劳永逸呢?
迪丽瓦拉
2025-09-23 14:03:12
0

公元1449年,明朝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竟然被北方的瓦剌部落俘虏!这场灾难的根源,竟然源于朱祁镇轻信了身边小人的谗言,导致他亲自率军出征,最终落入敌手。皇帝被敌军擒获,这对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大的打击和危机。正是在这紧要关头,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稳定朝局的关键人物。

虽然朱祁镇名义上还有儿子朱见深,但年幼无力承担庞大的皇权重担,因而朝廷只能将皇位暂时交托给他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钰不得不肩负起皇帝的责任,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政局之中。在他和大臣于谦的共同努力下,明军最终抵挡住了瓦剌的猛烈入侵,并逐步展开反攻。瓦剌势力渐渐认识到明军的强大,终于在无奈之下释放了被俘的朱祁镇。此时朱祁钰已稳坐皇位,心中自然不愿轻易将皇权归还给哥哥,遂将明英宗朱祁镇幽禁于宫中。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好奇,朱祁钰为何不选择除掉朱祁镇,而是仅仅将他软禁起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权力博弈和无奈抉择?让我们深入挖掘那个动荡年代的真实故事。

1449年,当朱祁镇亲自领军出征迎战瓦剌时,因内部的谗言与误判导致大败,皇帝本人竟沦为敌人阶下囚,令整个明朝陷入空前混乱。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王振。正是王振的谗言挑动了皇帝御驾亲征的决策,才有了后来“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事情的前因后果究竟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振极擅讨好权贵,自入宫为太监后便深受明宣宗朱瞻基宠爱。随后,他被提拔成为英宗朱祁镇的近身太监,陪伴皇帝成长,二人关系密切。朱祁镇年仅9岁时,朱瞻基驾崩,年幼的朱祁镇继承皇位,王振也因此权势渐盛,成为皇帝的“代言人”,话语代表皇权。借助皇帝的信任,王振在朝中势力迅速膨胀,巴结者蜂拥而至。

在朱祁镇继位初期,朝政实权由太皇太后张氏掌控,因其年幼无力亲政。直到1442年,朱祁镇才开始亲政。然短短几年后,边疆的瓦剌部落发起侵袭,王振建议皇帝亲征,朱祁镇采纳了这一建议。战争中,朱祁镇仍旧一味听从王振,而忽略了有经验武将的意见,导致瓦剌趁机发动“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王振也在战乱中丧命。朱祁镇则被俘为人质,明朝陷入无主状态。

皇帝被掳,朝局动荡不安,国家陷入深重危机。太后孙太后竭力调和各方,欲将朱祁镇接回,但瓦剌手握优势,拒绝释放皇帝。此时,年幼的朱祁镇儿子朱见深尚无统治能力,明朝急需有人站出来稳定局势。于谦等大臣提议拥立朱祁钰即位。

朱祁钰本无意做皇帝,心愿只求逍遥自在的王爷生活。但眼见局势危急,经过大臣们多方劝说,最终勉为其难地接受皇位。登基后,朱祁钰为表明对兄长的尊重,仍将朱见深立为皇太子,表示自己只是暂时代理皇权,尽显谦和之姿。随后,他专注于国事,努力巩固统治。

瓦剌原想借朱祁镇要挟明朝,却未料明朝迅速拥立新皇,令他们措手不及。于是瓦剌再次大举进攻京城,面对强敌,于谦挺身而出,主张坚决抵抗。朱祁钰支持于谦,明军屡次击退敌军,瓦剌无功而返,士气大挫。

瓦剌败绩后萌生和谈念头,朱祁钰却坚决拒绝,他已经坐稳皇位多年,若朱祁镇回归必成威胁,绝不容许瓦剌的条件影响自己的统治。幸而孙太后权威依旧,她支持朱祁钰即位,也促使朱祁镇得以回国。归来后的朱祁镇不再是昔日雄主,昔日光辉已成过去,他的地位已被弟弟取代,心中难免满是落寞。

朱祁镇回宫后,兄弟二人虽表面寒暄,实则权力已颠倒。朱祁钰将朱祁镇幽禁南宫,囚禁长达七年。七年后,朱祁钰因病辞世,皇位才又回到朱祁镇手中。有人不解,为何朱祁钰不早些除掉朱祁镇以稳固皇权?这其中隐含了哪些深层原因呢?

事实上,朱祁钰曾考虑过除掉朱祁镇,但很快意识到自己势力不够强大,无法彻底掌控大局。朱祁镇早年积累了庞大人脉和忠臣,朱祁钰作为逍遥王爷,未曾深耕权力基础,且不少旧臣对他并不完全认可。若贸然动手,势必引发内部反抗,皇权难保。

此外,朱祁钰性格本就温和,不忍对亲兄下狠手。朱祁镇已被软禁,已无实际威胁,朱祁钰认为没必要加害兄长。最关键的是,朱祁钰的皇位是孙太后亲自册封的,孙太后权势强大,一旦违背她的意愿,朱祁钰恐将丢失皇权。因此,三重制约让朱祁钰无法轻易除掉朱祁镇。

1457年,朱祁钰病逝,朱祁镇重新登基。对此,朱祁镇显得泰然自若,似乎一切早在预料之中。毕竟皇位本属自己,朱祁钰只因变故暂代君位。朱祁镇回归后,朱祁钰被降为郕王,去世后未能入葬皇家陵寝“十三陵”,实属遗憾。

细看朱祁钰执政时,确实表现出不俗的治理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朱祁镇。但终究,朱祁钰的势力与政治基础远不及哥哥,且皇位向来为嫡长子继承,朱祁镇自幼便被定为继承人。无论朱祁钰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皇位回归朱祁镇的历史定数。

——参考文献:《明史》《复辟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太宗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我国自古有“逝者为大”的传统,对于丧葬礼仪向来非常讲究,并且配葬物品也十分丰富。民间有句俗语,“要得...
原创 6... 公元前208年,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罪名是“叛国谋逆”。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秦始皇统一...
原创 陶...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震撼战局的渡江战役。尽管解放军的渡江工具主要是简陋的木帆船...
原创 诸... 在真实历史中,诸葛亮是否能够与管仲、乐毅相比?这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问题。管仲辅佐齐桓公,帮助其统一诸...
原创 朝... 众所周知,由于立场、利益以及三观的差异,不同的群体在阐述同一历史事件时,所呈现的角度往往截然不同。每...
原创 1... 1955年,在广州这座沿海城市,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起初让叶剑英—当时的中南军区代理司令—...
原创 1... 1971年,台湾一家酒店内的灯光洒落在18岁女孩林碧春的身上。她作为一名服务员,以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聂耳:用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人民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大... 来点儿干货——关于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真相。事实上,努尔哈赤生前并未正式称帝,他只是自称“大汗”,...
家族遗珍再现世,宣统三年大清银... 在四川省的陆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厚重历史的古董 ——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这枚银币...
原创 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开国将帅们大多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阶段,那时的总部、大军区以及军种和兵种的领...
原创 朝... 朝鲜人民军溃败之际,苏联竟然抛弃了朝鲜,狠狠坑了它一把?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时刻,当朝鲜人民军陷入...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传遍了临安城,岳飞元帅被权臣秦桧以“莫须...
原创 彭... 1921年的秋夜,凉风吹拂,令人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个身形壮实的青年士兵,被几名同样穿着军装的...
原创 白... 咱们今天来聊聊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这人可太传奇了,一生征战无数,几乎就没打过败仗,为秦国那是立下了赫...
原创 李... 精品长文创作季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督查室主任)李维恭、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以及陆军情报第八局局长...
原创 清... 1912年,随着溥仪的退位,延续了276年的清朝宣告灭亡,但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那...
原创 历... MCN首发激励计划 在古代历史中,阶级的差异显得格外鲜明。皇帝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能享有的荣耀,...
原创 明...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的王朝,历时276年,共有16位皇帝。尽管每位明朝皇帝在驾崩后都应葬入明帝...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 中新网丽水7月21日电(周健)7月20日,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共浙西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谈会在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