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7岁李斯逼死扶苏后随即腰斩身亡,赵高:他不死,我如何成为丞相
迪丽瓦拉
2025-09-23 17:05:14
0

公元前208年,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罪名是“叛国谋逆”。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斯从参与统一大业的初期,到成为嬴政的亲信和助手,30年来几乎是秦国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在嬴政死后不久,李斯因权力斗争被处决。他在临终前才明白了“兔死狗烹”的真正含义。正因如此,他才发出了“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悲壮之言。然而,他的死,却是自作自受。李斯的死亡,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内部动荡,还使得大秦王朝迅速走向灭亡。李斯既是辅佐秦始皇创下伟业的栋梁之材,也是最终摧毁秦朝的罪魁祸首。

那么,李斯为何会被以“叛国谋逆”的罪名处决?他在秦始皇去世后,究竟做了些什么令人愤慨的事?

嬴政的得力助手

李斯,楚国人,出生贫寒。年轻时,他曾在地方政府担任过小官职,负责文书工作。某天,他在粮仓中看到一只大肥鼠,悠闲地吃着粮食,根本不怕人。而在厕所里的老鼠却因生活在肮脏环境中,见人便“抱头鼠窜”。这一对比触动了李斯,他感叹命运的不同。李斯意识到,能否出人头地,关键在于身处的环境。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离开家乡,赴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李斯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认为,只有在秦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秦国。当他向荀子辞别时,他说:“最大的耻辱不是贫穷,而是卑微。一个人若长期身处卑贱的地位,却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样的行为不应是有志之人所为。”这些话反映出李斯一生的价值观,也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刚进入秦国,李斯便成为了吕不韦的门下,担任郎职。不久后,他终于有机会见到嬴政。看到嬴政志向远大,决心统一天下,李斯十分兴奋,马上向嬴政建议道:“成大事者,必抓住机遇。秦穆公虽然强盛,但未能吞并各国,是因为时机未到。如今,秦国强盛,大王贤能,正是灭六国的最佳时机,切勿错失。”李斯的话深深打动了嬴政,他很快就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并开始实施远大计划。

李斯的聪明才智,使得嬴政对他十分信任。李斯又提议采取离间各国的策略,通过收买六国的谋士,暗中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接受贿赂的谋士,李斯送上重金;而那些不屑接受的,便派刺客暗中解决。李斯建议秦国先灭韩国,以此震慑其他国家。最终,秦国顺利吞并韩国,其他五国也因恐惧而不敢与秦为敌。

李斯因此获得了晋升,很快被封为长史,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客卿。然而,他的运气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在事业正值上升期时,李斯却意外卷入了“郑国间谍案”。

权力斗争中的李斯

“郑国间谍案”源于韩国提出的修水渠建议,目的是削弱秦国的力量。然而,李斯虽然意识到韩国的动机不纯,但也深知修建郑国渠对秦国长远发展是有益的。问题在于,这一水利工程揭示了韩国的意图,引发了秦国朝中大臣对外来官员的不信任,特别是李斯这个曾经外来者。

当时,嬴政的年轻心智容易受到权臣的影响,导致他下达了驱逐外来人员的“逐客令”。李斯面临被逐出秦国的风险,然而他毫不气馁,马上上奏嬴政,列举历史上许多外来贤士为秦国所立下赫赫战功的事例。李斯的劝说让嬴政动容,最终废除了逐客令,这一举动让李斯得以继续留在秦国,并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嬴政死后的权力纷争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后,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李斯作为丞相,参与了制定统一后的政策,包括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一系列举措,为后来的国家治理奠定了基础。但李斯也暴露出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尤其在对待韩非的问题上。

当时,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华,向嬴政诬陷韩非,最终导致韩非被下狱并被迫自杀。此外,李斯还建议嬴政焚书坑儒,认为古籍的存在会动摇政权的根基,这一举措虽然加强了秦国的统治,但也埋下了后来的隐患。

公元前210年,嬴政去世,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嬴政临终时留下了扶苏继位的遗诏,但赵高却意图篡权,决定将扶苏排除,而胡亥则是赵高的支持者。李斯,作为朝中权臣,也被赵高拉拢,参与了篡位的计划。

李斯与赵高合谋,通过伪造遗诏,使得胡亥成功登基。然而,胡亥继位后,迅速暴露出其荒淫无度、昏庸无能的一面。大臣们纷纷上奏劝谏,但胡亥并不理会,反而愈加专横。赵高更是趁机挑拨离间,令李斯与胡亥的关系逐渐恶化。

李斯的最终悲剧

胡亥即位后,李斯继续担任丞相,但他很快发现,胡亥并不信任他。赵高乘机挑拨,指责李斯没有尽职尽责,并使李斯与胡亥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一次,李斯上奏请停建阿房宫,但这让胡亥十分愤怒,认为李斯有意与自己作对。赵高则进一步利用这一时机,暗中制造李斯的罪行。

在赵高的设计下,李斯被指控谋反。经过严刑拷打,李斯终于承认了“通贼”的罪行,并上书请求宽恕。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赵高和胡亥联合审判,最终被腰斩。李斯的死,标志着秦朝内部的彻底崩溃。

李斯的死不仅让秦朝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也使得外地的军队失去了对秦国的信心。章邯、司马欣等秦国大臣纷纷投降刘邦,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可以说,李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更是大秦帝国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李斯没有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许秦国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串联简牍文化发展史 观众参观“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战国曾侯乙墓竹简。 本报记者 田豆...
原创 西... 陈敏(?—307年),字令通,庐江(治今安徽庐江)人,西晋官吏。陈敏少有才干,初以郡吏之职补任尚书仓...
原创 日... 近日,国际社会对历史文件的关注再度升温,1943年签署的《开罗宣言》成为焦点。该宣言以国际法形式明确...
135件(套)18至19世纪中... 原标题: 中国制造 欧洲风尚 135件(套)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亮相副中心 11月17日,“帆海...
原创 不... 高顺是个怎样的人呢?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吕布手下有一位名叫高顺的猛将。高顺不仅统领着...
原创 穿... 1. 《宰执天下》 作者: cuslaa 标签: 北宋、改革、权谋 字数: 约730万 故...
为什么有人说民国名人胡适是美帝... 胡适被有的人指为美帝国主义走狗,主要源于其政治立场、学术主张及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表现。 一、政治立场:...
原创 蜀... 一、蜀汉五虎将中三个半成神 “蜀汉五虎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在正史中并没有这个专有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手下有四位杰出将领和四位忠诚的追随者,其中的四杰分别是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和赤老温(齐拉衮...
原创 清... 古人常说“高处不胜寒”,在历代王朝中,出生在皇家、衣食无忧的公主们,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过得幸福快乐...
隋文帝上午刚死,36岁太子杨广...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捅... 琉球旧案重提,日本吞并难掩 先说琉球,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戳痛处,提起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
原创 明... 明朝不仅是最具骨气的王朝,也是最令人畏惧的王朝。如果没有明朝的存在,可能会对人类文明带来无法挽回的灾...
原创 司...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多少秘密被时光掩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历史...
原创 原...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羽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樊城之战。这场战役在三国时期非常著名,而且极为重要。对关羽而...
原创 太... 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皇位的更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风波。然而,有一个特别的故事,不仅仅是权力斗争...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美国当年解体... 苏联解体,曾被美国视为冷战胜利的巅峰时刻,然而,俄罗斯军事专家如今却断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
原创 中... 世界历史的变化波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影响。这些变化有好有坏,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原创 与... 彭德怀元帅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军事将领,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他的家庭背景贫困,早年的教育条件也十分有...
原创 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陆修建了许多象征其侵略的建筑,其中一些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然而也有一些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