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本是丧家犬,为何能轻易夺得曹操的兖州?都怪曹操太缺德
迪丽瓦拉
2024-11-14 17:39:08
0

原标题:吕布本是丧家犬,为何能轻易夺得曹操的兖州?都怪曹操太缺德

吕布自小习武,骁勇善战,凭借武力做了并州的一名武官。董卓作乱时并州刺史是丁原,他一向爱惜吕布的材武,对其十分信任,让吕布做了类似自己秘书的官职,两人的交情必定是很深的。

董卓入洛阳后,准备作乱,想合并丁原的部众以扩充实力,就与吕布做了一些肮脏的利益交易。吕布杀死丁原并将其头颅送到洛阳,董卓大喜,将吕布提拔为骑都尉,两人臭味相投,互相信任,于是结誓做了父子。

董卓在京师为所欲为,败坏朝纲,坏事做多了也怕有人报复自己,于是让武艺高强吕布做自己的保镖。照理来说,董卓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托福给吕布,应该尽量优待他,可是董卓性格刚强且度量狭窄,喜欢乱发脾气,经常侮辱吕布。有次因为一些小事,董卓不胜愤懑,用手戟投掷吕布,险些失手把吕布杀了,自此之后吕布开始对董卓心怀怨恨。

司徒王允喜欢结识并州的猛士,与吕布有些交情。有天吕布到王允家里玩,把自己险些被杀的事说给他听。当时王允正密谋诛杀董卓,就乘机拉吕布入伙,吕布惊愕到:“董卓是我父亲,我不敢做弑父之事。”王允开导吕布说:“你姓吕,他姓董,你两本就不是亲骨肉。如今你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还顾及什么父子之情!”

于是吕布与王允一起诛杀了董卓,事后,王允、吕布两人共秉朝政,吕布成为奋威将军,负责保护京师的安全。后来董卓余部李傕等人攻打京师,吕布不敌,只得率领百余名部下出逃。

吕布因为接连杀死自己的长官,名声臭了,他先去投奔了袁术,袁术根本就不愿收留他。后来又去投奔袁绍,帮助袁绍统领骑兵,剿灭了强大的黑山贼。吕布虽然为袁绍立了功,却终究不得袁绍的信任,最后只能自己主动离去,离去的途中还被袁绍的士兵追杀。

当时吕布落魄极了,他急需依靠一股势力,因为董卓的余部和袁绍等人一直在派人追杀他。吕布四处流浪,最终在河内郡获得了张扬的保护。

夺兖州

吕布被天下诸侯所不容,都沦落到了这份上,为何还能夺得曹操的兖州呢?

曹操本来十分信任张邈,他讨伐陶谦时曾对部下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就去依附张邈。”可张邈一直都不信任曹操,因为袁绍一向痛恨他,多次要求曹操把他杀死,张邈一直都担心自己会死于曹操之手。

曹操第二次讨伐陶谦时,兖州乘着曹操带兵外出之际,集体反叛了曹操,全部都归顺了张邈。张邈又把吕布从河内请了过来,让他担任兖州牧。于是整个兖州都落入了吕布手中,唯独鄄城、东阿、范这三座城池没有背叛曹操。

当时兖州已经归附了曹操整整两年,曹操在兖州也有一定的基础。吕布当时沦落为丧家犬,名声又那么臭,为何兖州要主动背叛曹操归顺吕布呢?大概是因为曹操太缺德,所以不得民心。

那么曹操究竟缺德到什么份上了呢?

一、盗墓。

民间流传:曹操为了筹集军费,专门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专门负责盗墓的官职,让军队做盗墓贼,这是真事吗?

《袁绍讨曹操檄文》: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

袁绍攻打曹操时,让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布告天下,列数曹操的各项罪过,其中就有盗墓这一条。

由此可知,曹操盗墓时是毫无顾忌的,梁孝王是汉灵帝的亲弟弟,汉献帝的亲叔叔,曹操竟然亲自带兵挖了梁孝王的陵墓,甚至把梁孝王的棺材都打开了,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弄了出来。曹操连梁孝王的墓都敢挖,还有谁的墓是他不敢挖的。

曹操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职,让他们统管专门负责盗墓的军队,这些军队走到哪里,哪里的坟墓就要全部遭殃。

可以推测出,曹操管理兖州时,一定挖了不少墓,这些墓的主人都是兖州人的祖宗,曹操行此不齿之举,必然为兖州人所不容。

二、嫉贤妒能、不能容人

曹操唯贤是举,一定是特别爱惜人才的,为何我要说他嫉贤妒能呢?

《曹瞒传》: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曹操部署决策时,如果手下的将领提出的建议比他好,就会招来他的嫉妒,最终会被他用法律诛杀。那些与曹操有旧怨的人,也会被曹操找罪名诛杀掉。曹操诛杀别人时,常常“伤心到”流眼泪,即便如此他也没放过任何一个人——鳄鱼的眼泪。

由此可见,曹操根本就没有容忍别人的度量,还喜欢假借法律之名公报私仇。

曹操在兖州时就做了不少这种事,袁忠曾依法判处过曹操一项罪名;桓邵曾看不起曹操;边让曾在议论国事时用激烈的言辞激怒过曹操。这三人与曹操有“深仇大恨”。

《袁绍讨曹操檄文》: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县之戮,妻孥受灰灭之咎。

曹操夺得兖州后,就立即找理由把边让杀了,还把他的家族全给灭了。袁忠和桓邵见状立刻带着全家逃去了交州(今越南北部及两广地区),等于是逃去了天涯海角,曹操竟然还不肯放过他们,密令交州刺史士燮把他俩的家族给诛灭了,桓邵又亲自回到兖州跪在曹操面前请求饶命,曹操还是没有放过他。

三、苛法酷刑

《袁绍讨曹操檄文》: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缯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陷。

曹操设立的法律已经不叫苛法了,完全是给百姓设立的“陷阱”,由于曹操设下的禁令、规矩太多,兖州的百姓经常无缘无故就犯了法。百姓们随便动一下手,可能就犯了某项禁令,随便动了下脚,可能就触犯了某条法律。曹操的法律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让百姓无所措其手足。百姓们都不知道手该怎么摆、脚该怎么放、话该怎么说、事该怎么做了……

可以推测出,做了这些事的曹操在兖州必然是不招人待见的,他被部下集体背叛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生活在太平时期的我们,对乱世中发生的事可能会很难理解,甚至很难相信。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究竟做过多少恶事呢?他愧疚过吗?为何做了这些事的曹操成了最后的赢家呢?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刘备稳坐西川,晋升为汉中王。同年,关羽发动北伐,斩杀庞德,俘获于禁,成功水淹曹军七个营...
原创 上... 唐亮,1910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革命...
原创 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混淆的历史人物。例如李广与李广利、张宗昌与张昌宗、李自成与李秀...
原创 常... 1391年,广西龙州发生的动乱让朱元璋深感懊恼。他最信任的战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接到消息后不久突然...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很多将领的英勇事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赵云...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和聪明的智者,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便是一个充满悲剧与智慧碰撞的典型。曹...
原创 李... 在许多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异常出色,几乎把李渊的存在感掩盖了,给人一种大唐的江山仿佛是李世民一手打...
三晋古树名木丨新绛县:古树千载... 山西科技报原标题:古树千载知兴衰 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新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隐匿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古...
原创 长... 长安的名字非常优美,为什么后来会改成西安呢?这个名字又是由谁来改的呢? 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朝代都...
原创 秦...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
原创 长... 姜维向马遵提出了一个计策:“这个地方后面肯定埋伏了敌军,我愿意带五千人埋伏在要道上。太守先派人回报敌...
原创 皇... 古时候,皇位一般都是世袭的,皇帝会从自己的子嗣中挑选一个他认为最优秀的人来继承皇位。然而,也有一些皇...
原创 清...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关于反贪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反腐败的问题上。今天,我们就...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悠久,男人和女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常常说“女人半边天”,但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观念...
原创 成... 现在的军队几乎不再使用骑兵了,但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斗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可以说,谁拥有骑兵,谁...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关羽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代表着忠诚、勇敢和义气。他始终心系汉朝,即使身...
原创 从... 真实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基本延续了元朝的行省体制,设立了13个省。为了便于...
原创 历... 灾难就像一把刀,如果我们握住刀柄,它可以为我们服务,但如果拿住刀刃,它就会割伤我们——这句话出自洛威...
原创 中... 1654年,清军入关已经有十年。当时,德意志地区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
原创 刘... 导读:刘备并非不听劝告,而是他深知,只有借着为关羽报仇的借口,才能凝聚人心、激发士气,背水一战去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