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开国皇帝如果从入关之前开始算,实际上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被视为清朝的奠基者,然而在他去世之前,却没有正式确定谁将继承他的汗位。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继承皇位的呢?这背后其实与努尔哈赤的另一位儿子——代善有着密切关系。代善是被誉为四大贝勒之首的存在,同时也是努尔哈赤曾经钦点的继承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代善这位名义上的钦定继承人,不仅没有获得汗位,反倒是将这份权力让给了皇太极。其实,代善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而是嫡次子,因此原本继承人应当是嫡长子褚英。褚英作为嫡长子,自然被视作未来汗位的接班人。
褚英的母亲是元妃佟佳氏,褚英出生时,努尔哈赤年仅21岁。努尔哈赤起兵时,褚英还只有4岁。时光流转,十八年后,褚英已长大成人,并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自幼在战火中成长,褚英习惯了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塑造了他坚毅勇敢、英勇无畏的性格,但同时也带有些许躁烈。
褚英19岁便开始率兵作战,面对强敌毫不退缩,身披战甲奋勇冲锋,在多次战争中表现突出。他因此被赐号“洪巴图鲁”,意为“旺盛的英雄”。褚英最著名的战役是乌碣岩战斗,他不仅展现了非凡的英勇,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高度认可。
由于其嫡长子的身份及多年征战立下战功,褚英被确定为汗位的合法继承人。然而,他过早开始为自己铺路,甚至触碰了一些权贵的利益,动摇了努尔哈赤的权威。褚英试图在努尔哈赤尚在世时,削弱那些可能威胁其储君地位的人的权力和财富,以稳固自己的位置。
这种做法让他的兄弟和开国功臣们感到惶恐不安。褚英既是嫡长子,也是储君,但他性格残暴且心胸狭窄。立下赫赫战功后,他更是藐视身边的人,无论是功臣还是兄弟,都无法与他和睦相处。
因此,褚英在朝中声望极差,甚至引起了兄弟与功臣的联合弹劾,指控他离间兄弟关系、索取兄弟财物,并扬言即位后要杀害那些与他为敌的人。作为父亲的努尔哈赤清楚褚英的缺点,希望他能改正,成为合格继承人。起初褚英还曾低头认错,但最终未见改进,结果被努尔哈赤禁闭两年,最后处以死刑。
褚英去世后,储君之位一直没有确定,努尔哈赤开始关注其他几个儿子。代善便在这其中脱颖而出。作为褚英的亲弟弟,嫡次子,代善深受努尔哈赤重视。他在战场上同样英勇,立下战功,被封为顺礼亲王,也是四大贝勒之首。
代善不仅英勇善战,且多次斩杀敌军统帅,因而得到了努尔哈赤赐予的“古英巴图鲁”称号,意为“如钢铁般坚硬的勇士”。在众多兄弟中,代善在努尔哈赤心中的地位极高。
代善有两点令人敬佩:其一是他骁勇善战,二十岁时便随褚英上阵,击败强敌乌拉,协助努尔哈赤远征。战事紧张时,代善还劝说担忧的努尔哈赤出兵,最终获得胜利。这显示出他不仅勇猛,更有深厚的兵法素养和精准的战略判断。
其二是代善为人精明,处事谨慎。虽然未能继承汗位,却是努尔哈赤所有儿子中活得最久的一位。褚英失势后,代善凭借战功和权势代理政务,努尔哈赤曾言:“等我百年之后,我的小儿子们和大福晋都交给代善照顾。”这透露出努尔哈赤将代善视作储君的意愿。
然而,代善最终未能如愿,有两件事影响了他的继承资格。首先,他与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有私情。此事被德因泽告发,令努尔哈赤震怒。虽外宣说妃子将归代善所有,但毕竟当时努尔哈赤在位,儿子与父亲的妃子关系令他难以接受。阿巴亥因此被以偷盗罪名驱逐出宫,代善虽未受重罚,但地位大减。
其次,代善虐待前妻所生儿子。其次子硕托忍无可忍失踪,代善却诬陷其投靠明军。虽经调查证明硕托无叛变,事实是代善虐待所致,这事彻底断送了代善的储君之路。他的两个儿子也因此与他断绝关系。代善此后行事更加谨慎。
最终,皇太极凭借深厚人望与实力,成为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的唯一选择。其他竞争者尚年幼无力抗衡。代善虽失去储君,但仍获封亲王,地位尊贵,也得到了代善及其子孙的支持。
代善虽有过失,但不贪图权力,活得最长,始终在清初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