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去病的父亲抛弃他们母子,霍去病为何还要与他相认,给他养老?
迪丽瓦拉
2025-09-24 04:05:35
0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即将打响之际,霍去病在准备出征的路上,经过了河东郡的平阳县。这段时间,他并没有急于奔赴战场,而是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暂时休整。他住进了平阳县的传舍,决定派人去找一个人来见面,那人便是平阳县一名普通的小县吏,霍仲孺。

霍仲孺在接到召见后,赶到了传舍。一进门,他便按着正式的下属礼仪,快步走进去,向霍去病跪下叩拜。霍去病见状,也立刻对他下跪,说道:“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意思是说,自己早前并不知道是霍仲孺的儿子,未曾尽过孝道,深感愧疚。

面对这个从未尽过父亲责任的儿子,霍仲孺没有半点架子,依然伏身在地,叩头回应:“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他的心里清楚,在霍去病的成长过程中,他从未担当过一日父亲的责任,甚至可以说,他对霍去病母子有着深深的愧疚。

霍仲孺年轻时,曾在平阳县担任县吏。在平阳侯府工作时,他遇见了卫少儿这名美丽的婢女,并与她有了一段短暂的情缘,最终生下了霍去病。要知道,汉朝的县吏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要么家里极为富有,要么本身具备超常才智,大多数情况下,家里得有爵位才能担任县吏。而当时,婢女的地位极低,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要么被男主人看中,要么嫁给普通百姓。

虽然史料并未详细记录霍仲孺和卫少儿之间的具体情况,我们只能推测,霍仲孺对卫少儿的吸引力应该不小,而卫少儿或许也为了逃离卑微的婢女身份,愿意与霍仲孺有一段情缘。在这种地位差距巨大的背景下,霍仲孺无疑在这段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他不愿对卫少儿负责,卫少儿几乎无法反抗。然而,霍仲孺最终选择离开他与卫少儿之间的责任,结束了这段关系。

当霍仲孺在平阳侯府的工作结束后,他迅速回家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母子彻底断绝了联系。多年间,他从未想过回头去看看卫少儿母子。若不是这样,霍去病或许也不会直到22岁时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

然而,霍仲孺并未料到,在他抛弃了卫少儿母子之后,卫家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在一次为汉武帝表演歌舞时,因其美貌与才艺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并被带入宫中。不久之后,卫子夫便怀上了汉武帝的孩子,那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从此,卫家借此机会迎来了辉煌的命运,卫子夫也因汉武帝的宠爱而权势滔天。

霍去病那时才两岁,还没有记事,然而他的命运也因为卫子夫的身份发生了剧变。卫子夫很快就成为了皇后,而霍去病的舅舅卫青更是领兵出征,为汉朝赢得了对匈奴的首次胜利。随着卫青的持续胜利,连卫青的三个儿子也在荣光之下迅速封侯。而霍去病的母亲,则早已嫁给了陈平后代陈掌,成了霍仲孺所不能企及的贵妇。

霍去病自幼聪慧且志向远大,深受汉武帝宠爱。在他不到18岁时,便被任命为侍中,成为汉武帝的高级秘书,参与朝政讨论。霍去病18岁时,卫青带着他上了战场,并且汉武帝专门给了他800名精锐骑兵。霍去病凭借出色的战绩,一举封侯,随即又被封为骠骑将军,开辟了河西走廊。

然而,霍去病认父的那一年,他已是汉武帝最得宠的将军,而霍仲孺依然在平阳县担任普通县吏,未曾分享过卫家荣耀的半点光辉。霍仲孺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名为霍光的儿子,并且至少还有一个女儿。史书并未提及霍仲孺是否知道,霍去病正是那位名声赫赫的骠骑将军,是否意识到自己曾经抛弃的卫少儿和卫子夫所成就的辉煌。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霍仲孺从未回头找过霍去病母子。即便霍去病已经成长为一位顶尖的将军,霍仲孺依然没有主动来找过他。直到霍去病出征途经平阳县时,他才终于决定去见一见那个从未尽过父亲责任的父亲。

霍去病认父时,尽管礼数周全,且给予霍仲孺房屋、田产和奴婢,但从他的行为来看,霍去病似乎并未对这一认父仪式抱有太多热切的期待。他在心中,或许也仅仅是出于一种“既然路过,顺便见见父亲”的心态。毕竟,认父对他既没有坏处,反而会带来一定的好处。

这种态度也让人不禁思考,霍去病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得到了与父亲血缘的认同,顺便去见见父亲,也是一种合理的举动。换句话说,霍去病在这次认父过程中,似乎没有太多的情感波动,更多的是一种应付和理性安排。

霍去病认父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深的动机。毕竟,在汉朝这样的社会,孝道是被推崇的美德,任何不尽孝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不尊重父母。因此,霍去病去认父,既是履行社会对“孝”的要求,也避免了可能的非议。再者,霍去病若能与父亲重新建立联系,或许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更大的政治支持。

霍去病的认父,或许不仅仅是个人情感上的回应,更是为了在复杂的朝廷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利益。毕竟,汉朝朝廷中,能够让自己的家族一飞冲天的机会,往往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道... 为了养活这些藩王,即便崇祯帝不得不“卖肾”,也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费!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年终一盘点...
左宗棠的性格为何如此嚣张:有时...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欢敝号 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载左宗棠(谥...
原创 古... 中国古代的战争经历了无数次,而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例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钜鹿...
原创 此...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和曹魏的“五子良将”,但提到东吴,知名的上将就显...
原创 历... 1382年8月,马皇后因病重卧床,朱元璋的朝臣们纷纷请求为她祈祷,或者寻找名医来治疗她的病。大家都感...
原创 溥... 溥仪并非皇帝,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也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
原创 嘉... 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后迅速将乾隆宠信的权臣和珅逮捕并关进了监牢,同时查抄了他的所有家产。和珅因长期深得...
原创 周... 周瑜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却又很陌生的人物。大多数人了解他,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书中的周瑜给人的...
原创 朱...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有一位“太宗”皇帝,但明朝却没有。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明朝...
原创 三... 自古以来,凡是有政权的地方,就会有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的规模大小都无数,...
原创 俄... 近日,有观点重提历史文件《开罗宣言》,引发各界对地区局势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该宣言作为二战期间的重要国...
原创 老... 一组三四十年代苏联集体农庄老照片,农民的脸上满是幸福。无疑这是一组集体农庄的宣传照。 集体农庄,是苏...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许多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而在这段历史中,三国时期...
京都的宋元佛画展,其实可以说更... 之所以十月又计划去京都,主要原因是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宋元佛画——东渡日本的诸佛》,而且我特意选在了换...
原创 光... 光绪皇帝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他是否被慈禧太后毒死的问题。光绪皇帝...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其中各方谋士所展现的智慧与计谋,常常让人拍案叫绝...
原创 为... 从古至今,人们对《三国演义》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对于其中武将的排名问题,更是千百年来争论不断。三...
原创 清... 1912年,清朝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走向了历史的终点。然而,随着这个大帝国的灭亡,...
从首相妄言看日本侵略历史:叫嚣... 日本首相近期在国会妄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番嚣张言论背后,折射出一个历史顽疾:日本为何在历史...
原创 三... 看完了三国,经历了刀光剑影,从三分天下到一统晋朝,这段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的英雄人物,而其中魏、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