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永远赢不了“西方伪史论”者?
迪丽瓦拉
2025-09-24 17:03:34
0

为什么你永远赢不了“西方伪史论”者?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伪史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这类论调影响深远,很可能影响一代人——他们刷着短视频,极易被俘获心智。学者专家们纵然奔走辟谣,奈何没有流量,收效甚微。待到下一代人接触网络,看到的恐怕仍是伪史论的汪洋大海。很显然,辟谣成本高昂,而大众的鉴别力却常显不足。

这些“西方伪史论”者断言,西方古代史纯属虚构,乃后世层层粉饰、添油加醋的产物。极端者更彻底否定西方文明的存在,或言之凿凿:西方近现代所有科技成就,从蒸汽机到航空母舰,无不剽窃自中国明朝的《永乐大典》。此论调颇能煽动人心,令人血脉偾张,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究其本质,无非是“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的阿Q式宣言!

溯其源头,最初的西方伪史论,不过是对西方历史真实性提出边缘性质疑,认为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史存在大量乃至全盘伪造。1685年,法国学者让·哈杜因在编纂老普林尼《博物志》时,便质疑其中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内容实为13世纪本笃会修士所伪托。然而此论日后渐趋变味,竟演变成“举世皆假,唯我独真”,或“西方一切文明进步,皆是剽窃自中国”的自嗨。

其实类似论调实无新意。苏联时期,便有俄国人鼓吹西方文明系伪造,源头尽在俄罗斯,世界文明皆俄人首创,西方不过巧取豪夺。前些年,韩国亦掀起类似风潮,声称东亚乃至世界文明源头在韩国,中国及世界诸多成果皆源于韩国,彼时我们只当笑话看。

无论俄国人还是韩国人,其“唯我独真”的论调,本不值一驳。当下我们网络上的同类论调,与其如出一辙,同样不值一哂——你便是回应一句,也已落了下风!因为你根本赢不了。纵使你罗列如山铁证,伪史论者亦不为所动,反可能给你扣上“汉奸”帽子。其核心逻辑无非是:中国本为世界文明源头,全赖满清鞑虏或什么公知东林党不好,简直罪大恶极。他们沉醉于无数假设:若魏公公不死,若太监治国,若大明不亡……中国必成为世界第一。异议者即“汉奸”,证据确凿则斥为“造假”“收钱”。他们本意何尝在学术争鸣?分明是借题发挥,裹挟政治。若有考古专家试图与之论理澄清,无异鸡同鸭讲——他们要开批斗会,你偏开研讨会,岂非对牛弹琴?

故而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盖因他们自诩“立场正确”:夸赞我国家悠久,斥责外国历史浅薄,这是爱国没商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伪已不重要,只要夸我华夏、赞我历史便是“政治正确”。胆敢反驳?便是与国家为敌,便是汉奸,人人得而诛之!于是,没有人敢招惹,任由他们胡说。

可见此论本身便极其无聊,你永远无法与他们讲清道理。同他们谈研究逻辑,纯属徒费唇舌——他们是专门来骂娘的!你摆出多少确凿证据,他们充耳不闻,更不可能信服,因其本意不在论理,而在挑衅骂战。网络空间互相攻讦、恶语相向者何其多?只要你不造谣、不传谣、不无中生有,他们说什么,大可甭搭理。

《水浒传》“杨志卖刀”的故事耳熟能详。落魄的杨志为筹盘缠,街头叫卖祖传宝刀,偏遇上泼皮牛二。此人一看便非善类,绝非真心买刀,专为寻衅滋事而来。杨志亦知其意,却仍与之空磨牙。杨志称刀为宝,泼皮偏说不是。牛二又非鉴刀行家,他的否定岂能损宝刀分毫?可笑杨志竟乖乖按其要求演示。然无论他如何证明,泼皮终不会认此刀为宝。

你说“吹毛立断”,并演示,他必能挑出毛病;你说“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并演示,他仍能鸡蛋里挑骨头。纵使前两项皆证刀好,他总能揪住那项你无法当场证明的(如“杀人不见血”),咬定此条为假,进而诬你招摇撞骗、以次充好。此时,这平日欺男霸女的泼皮,竟能摇身一变,占据道德高地,俨然“打假英雄”,正气凛然。他专好死扣字眼,咬文嚼字——其意本不在买刀,专为找茬。你说“杀人不见血”,他便逼你杀个人来看。他明知杀人犯法,你无法证明,故以此相挟。至于杀谁、谁偿命,他一概不管,只要逼你证明这“杀人不见血”。杀条狗?不行!因为你只说“杀人不见血”,没有说“杀狗不见血”。

阿Q偷拔尼姑庵萝卜被当场逮住,却强词夺理:“这萝卜是你的?你叫它,看它能答应你么?它不应,便不是你的!你便是冤枉我偷萝卜!”牛二、阿Q之流,现实中有,网络上更是数不胜数。遇到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任其自说自话。

杨志本不该为这烂人惹上人命官司。起初便不该搭理他。以其身手,收拾个泼皮绰绰有余。牛二无理取闹,一顿好打,这等欺软怕硬之徒,必会乖乖滚蛋。可杨志偏与之纠缠,还煞有介事地反复证明,视其为真买家。殊不知对方嚣张成性,专以找茬为业。一旦接茬,他便纠缠不休,没完没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