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能熬死苏联!也能在新冷战中打败中国?李显龙:美国努力白费
迪丽瓦拉
2025-09-24 17:03:01
0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国成为冷战的胜利者,结束了长达40年的对抗,并使得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这一巅峰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的格局。特别是中国崛起后,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对手,这不仅使美国在全球战略上失去了主动权,还让其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

随着中美之间的对抗愈加激烈,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苏联,美国是否能通过新一轮的冷战将中国拖垮?如果中国真是下一个苏联,那美国无疑会是最为开心的那个。然而,实际上,中国与苏联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中国今天的国力和影响力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超级工业国。西方国家的崛起,本质上依赖于工业革命,而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的突飞猛进,彻底断绝了西方与中国竞争的可能性。

尽管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实施了多次制裁和打压,但这些举措对中国的发展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中国与苏联的根本差异使得美国霸权面临的挑战也大为不同。二战结束后,苏联曾被视为全球的另一极,然而与美国相比,苏联的综合实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苏联在二战中的胜利更多得益于坚韧不拔的战斗,而美国则通过战争获得了巨额财富。两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冷战初期的朝鲜战争异常激烈。

从军事对比来看,苏联的地面部队在数量和潜力上占据优势,而美国则凭借海空军的先进技术和强大能力占据上风。美军的空军技术领先,海军具备远洋作战和跨洲际部署的能力,而苏联在常规作战上却明显不如美国。然而,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双方的实力差距大幅缩小,最终形成了对等的对抗局面。

但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苏联完全不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自2016年中美在南海对峙后,中美军事实力的对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失去了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军事优势,这标志着两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军事博弈阶段。对于中美对抗而言,这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因为一旦爆发大规模热战,美国将失去在他国领土上发动战争的能力。相反,美国的战略防线不得不收缩到本土及澳大利亚一线,这意味着亚太地区几乎完全落入中国的影响之下。

美国军事优势的丧失,正是中国海空军跃升的结果。作为全球第二大海空军,中国依托本土作战和强大的支援体系,在亚太地区几乎无可匹敌。更不用提,美国的军事实力近年来也在下降,而中国的军事能力却在不断增长。中国逐渐具备了实施全球战略的条件,并在反霸权斗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新加坡在东西方之间的特殊地位,也为我们观察中美对抗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新加坡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地理联系,作为一个华人国家,政治上又紧密与西方相连,因此其对中美问题的看法常常非常客观且具参考价值。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明确表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因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美国无法与这一客观趋势对抗。

李显龙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让世界对中国依赖,而中国的政治模式也获得了多数国家的认同。尤其是中国提出的国际政治理念和合作模式,远远超出了美国所提供的方案。简单来说,中国推动的多极化将促进世界各地的繁荣,而美国的单极世界则注定会让全球成为支撑美国一国的根基。尽管许多国家与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同,但中国提出的全球新格局符合世界多国的需求,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比美国的“普世价值”更加切合实际。

当然,在中国彻底打破美国霸权之前,国际上的对抗可能会达到一个高峰。美国必定会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其全球霸权体系的稳定。当前,全球许多地区已经出现动荡,尽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美国仍在通过挑动诸如菲律宾等国在南海的局势,试图干扰反霸权进程。然而,美国迄今为止并没有提出有效的大战略来与中国推动的多极化进行对抗,最终可能会把希望寄托在武力上。

李显龙还曾警告,中美之间在亚太的冲突应尽量避免,否则该地区的小国将遭遇毁灭性打击。事实上,如果美国能够适应多极化的全球格局,对于自身也有不少好处。美国在欧美依然拥有一定的领导地位,而凭借着200多年积累的强大基础,美国即使不再承担全球防务责任,其经济和民众生活水平依然有望得到提升。关键在于,美国是否愿意放弃至高无上的国际霸权地位。

资料来源:

1. 薛力敏. 不要使中美关系倒退到起跑线——美企业家甘维珍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CNKI》,1991

2. 蔡翠红. 中美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话语.《CNKI》,201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们的1945 | 冯强:“最...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
原创 曹... 在古代的燕辽地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凡城。凡城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自古以来以险要的地势著称,...
原创 《... 在金庸的经典巨著《鹿鼎记》中,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一度曾言:“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作为一...
博罗:大榕树见证峥嵘岁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博罗县的老城,革命遗址有迹可循。在原老...
原创 司... 在《三国演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卷中,司马懿的形象以其超凡的智慧与深沉的个性,成为了一个令人难以忽...
原创 进... 俄国的海洋之梦,最早始于彼得一世的统治时期。在那个时代,俄国还只是一个以内陆为主的小国。尽管在16世...
原创 千... 杜甫在其诗《北征》中,深情赞美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之才,称其“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句诗出自一...
原创 若... 各位亲爱的读者,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先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你就能第一时...
原创 清... 根据清水英男的回忆,这位曾作为见证者的老人揭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事实,那就是日本如今的医学技术之所以如...
原创 甘...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名为 “非洲十年” 的用户近来热度居高不下。 他发布的视频,将大众的目光聚焦到了...
原创 台... 前不久,台湾地区举行了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赖清德亲自前往凤山校地进行校阅演讲,并再次提...
原创 从...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打小听到 “一毛不拔” 这词,就觉得准是说那种抠门到极致的人?课本里、生活中,这词...
原创 周... 周恩来总理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培养了众多军事才俊,其中不少人最终走上了不...
原创 宋... 1980年6月25日,中央作出决定,成立专门的元帅传记编写小组,旨在为新中国开国元帅们编写详细的个人...
原创 刘... 解放战争的胜利虽然最终在1949年初得以决出,但真正的转折点要追溯到1947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
原创 左...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尤其是晚清的历史,许多读者都非常熟悉。晚清时期有不少...
原创 蒋... 大家都熟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执掌校长一职长达24年,这个角色对他极为重要。学生们习惯称他为“老校长”...
原创 刘... 关云长在华容道义释曹孟德,成为千古佳话。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三赢的局面:曹操得以保...
原创 诸... 在三国乱世中,魏延这一英雄人物的崛起,无疑让人铭记。作为蜀汉的名将,他的智勇双全令世人称道。然而,在...
原创 6... 近代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构成了一段错综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沙俄和英国扮演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