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十大猛将,蒙恬、蒙毅上榜,白起位列第二位
迪丽瓦拉
2025-09-24 17:02:48
0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几代君臣的励精图治,逐渐由一个小国崛起,逐步扩展疆土,成为强大的国家。在秦始皇即位后,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并六国,扫荡四方,最终实现了统一七国的大业。秦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除了有着骁勇善战的秦军,更离不开那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猛将们。他们被称作“虎狼之师”,无畏无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今天,我们将一一走近那些屹立在历史长河中的十位秦国猛将,看看他们如何在沙场上书写传奇。

10、樗里疾

樗里疾,又称樗里子或嬴姓名疾,乃战国时期秦国宗室的将领,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仅从他的名字便可窥见其非凡的身份和地位。樗里疾不仅言辞犀利,善于辩论,且足智多谋,堪称一位少见的智将。在秦惠文王时期,他已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和潜力。

在修鱼之战中,樗里疾联合韩、赵的联军,成功瓦解了合纵联盟,这一胜利对秦国后来的扩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他继续带兵攻取魏国的曲沃、赵国的蔺邑以及楚国的汉中,几乎为秦国攻下了大片土地,功勋卓著。

秦武王时期,他成功驱逐了张仪和魏章的干扰,获得了甘茂和樗里疾的支持,最终晋升为丞相,帮助秦国稳固了内政。

9、蒙武

蒙武,作为成龙电影《神话》中蒙毅的父亲,他的战功不容小觑。他不仅是王翦的得力助手,还是王翦的强力制衡者。蒙武的赫赫战功主要体现在灭楚的过程中,作为副将,他在前224年协助王翦进攻楚国,率军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前223年,他再度与王翦联合,攻打楚国并俘虏楚王负刍,楚国最终灭亡。

8、李信

李信,这位年轻的将领,深受嬴政的器重,年纪轻轻便成为秦军的主将。他的崭露头角与嬴政的赏识密切相关,李信可不是庸才。他在前228年,带领秦军征讨太原与云中,配合王翦的兵力,将赵军围困并最终消灭了赵国。

前226年,李信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燕国,使其彻底灭亡。可惜的是,他在最后的楚国战役中犯下战略失误,致使其名声一落千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情故事。

7、章邯

章邯,最后一位真正的秦国将领,是胡亥时期的重要军事人物,曾任少府职务。章邯的坚韧与忠诚,使他成为秦国最后的支柱之一。然而,由于赵高的诬陷,章邯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导致他未能全力以赴参与战争。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连战连捷,章邯未能及时出兵支持,最终导致了秦军的败退。在赵高不断贬低章邯的情况下,他感到了背叛与无奈,最终决定投降项羽。项羽重用章邯,封他为雍王,但在刘邦起兵攻打雍地时,章邯最终被击败,并在绝望中自刎身亡。

6、司马错

司马错,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史圣”司马迁的祖先,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位秦王的统治。他的战绩颇为显赫,首先是前316年,他指挥秦军灭掉了蜀国,这一战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289年,他协助白起打击魏国,成功夺取魏国20座城池。随后,他在前280年带领秦军攻破楚国的上庸地区,再次为秦国扩大了疆土。

5、蒙骜

蒙骜,蒙恬的爷爷,蒙武的父亲,他的一生跨越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等四位君主。蒙骜以攻城略地而著称,尤其擅长在硬仗中突破敌人防线,深得历代秦王的信任。

据史料记载,蒙骜一生共攻占赵国30余座城池,魏国50余座,韩国10余座,堪称“攻城魔王”。他为秦国的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

4、王贲

王贲,作为著名将领王翦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卓越军事才能。秦始皇统一七国的过程中,王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前225年,他率军攻打魏国,成功引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最终迫使魏王投降。

王贲随后又攻占了魏国、燕国和齐国等多个国家,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统一后,王贲随秦始皇出巡,但他的最终结局始终扑朔迷离。

3、蒙恬

蒙恬,秦始皇的得力大将,深得皇帝信任。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恬被任命为北方的防线指挥官,负责修建长城,防御匈奴的侵扰。他镇守北方多年,屡次击退匈奴的进攻,甚至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展示出极高的军事才能。

然而,秦始皇去世后,胡亥即位,权力斗争激烈,蒙恬最终在朝廷斗争中被冤杀,令所有人扼腕叹息。

2、白起

白起,号称“大秦武安君”,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战争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一生经历了七十余场战斗,竟然没有一场败绩。尤其是在伊阙之战中,他带领七万秦军击败了韩魏两国的联合军,凭借这场战役,白起声名鹊起,成为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

不过,白起的战术过于猛烈,战斗时损失惨重。长平之战,尽管他消灭了赵军40万,但秦军也付出了35万的巨大代价,这让他的军事生涯在某种程度上也充满了遗憾。

1、王翦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的军事才能不逊色于白起,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高明。王翦的最大贡献,是消灭了秦国的两大劲敌:赵国与楚国。这两个国家曾是秦国最大的对手,王翦的卓越战略使秦国在战国后期几乎无敌。

王翦的军事风格与白起有所不同,他更倾向于以谋略取胜,尤其是在李牧的战争中,他巧妙地使用了离间计,让赵国王杀掉了李牧,成功消除了一个强敌。而白起若是面对李牧,可能会选择直接硬碰硬,这也让王翦在战场上的胜率远高于其他将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