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收复新疆利在千秋,为何清廷更偏袒北洋水师?海防太重要了
迪丽瓦拉
2025-09-25 10:33:26
0

1865年,阿古柏进入新疆开展事业,而仅仅几年后,沙俄在1871年侵占了伊犁。这两件事一经发生,立即引发了清朝朝廷的激烈争论。当时,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大臣们认为,西北边疆价值不大,根本不值得投入更多资源,应该放弃对该地区的防守,将财政资金集中在海防上,尤其是建设北洋水师。而另一边,以左宗棠为首的大臣们坚信,西北的安全至关重要,若不保卫西北,敌人很可能会直奔京城,直接威胁到清朝的根基。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左宗棠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毕竟,拓展领土并保卫疆土是多么艰难,怎能轻易放弃。然而,在当时的清朝,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很多大臣支持李鸿章,这其中的原因也耐人寻味。

李鸿章自从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逐渐成为清朝政坛的重要人物,特别是曾国藩退休后,李鸿章掌握了淮军的实权,他并没有解散部队,而是继续为朝廷效力。在李鸿章看来,拥有军权才有话语权,一旦失去军权,自己就会变成一个空有其名的空架子。他常常以曾国藩的结局作为警示,认为必须紧握军权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

此后,李鸿章还积极开展剿灭捻军的战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恭亲王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也成为了其中的领军人物。1865年,他组织建设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创了清朝近代化兵工厂的先河,这一举措对于清朝的军事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清朝的军队大多依赖传统的冷兵器和土炮,而这一改革逐渐缩小了清朝与西方列强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李鸿章的成就使得他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再加上淮军的支持,他一度成为当时清朝政坛的核心人物。清廷在洋务运动中寄托了强国之梦,寄希望于这场改革能够使国家走向强盛,李鸿章因此被朝廷高度器重。尽管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也有重要贡献,比如创办福建船政,但由于朝廷需要他去西北平叛,最终福建船政的工作交给了沈葆桢。

然而,李鸿章的支持者为何如此众多呢?首先,由于李鸿章手下的淮军将领多是他的老部下,且他本人年轻有为。李鸿章比左宗棠年轻11岁,但两人的政治地位几乎平起平坐。显而易见,李鸿章的前途远比即将步入退休的左宗棠更为光明。对于许多官员来说,与其跟随一位即将退隐的老将军,倒不如追随一位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年轻人。

大多数大臣的支持并不难理解,只要朝廷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事情还远未尘埃落定。那么,慈禧皇太后对此事的态度又如何呢?慈禧为了避免得罪任何一方,采取了“都支持”的策略,看似公平,实则在背后,她更偏向李鸿章的海防论。为何如此?

当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慈禧只批给了500万两银子,其中200万两由朝廷提供,其余300万两由各省筹集。然而,实际开支远超预算,左宗棠的征战成本至少达到2500万两。慈禧所给予的资金显然远远不足,左宗棠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筹措剩余资金,这一切都是他独自承担的。

相比之下,李鸿章建设北洋水师的过程中,朝廷给予的支持却极为充足。在20年的时间里,李鸿章从清廷获得了超过2300万两的资金,这些资金几乎全是朝廷的实打实批复。即使清廷财政紧张,李鸿章依然能获得充分的支持。这其中的差距,表明慈禧对海防的支持远超对西北防线的关心。

慈禧明确知道,收复新疆只是保卫清朝疆土的举措,而李鸿章建立海军,却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防止外敌入侵。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便时常受到洋人的威胁,外国列强可以通过海军直接威胁京城,甚至直接侵入。慈禧亲眼见证了咸丰帝因洋人舰船的威胁而逃离京城,心中自然更加明白海军的重要性。只要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清朝便不必再担心来自洋人的侵扰。

因此,无论李鸿章提出什么样的资金要求,慈禧几乎总是毫不犹豫地支持。可是,当李鸿章的花费变得越来越庞大时,慈禧开始有所警觉,于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资金,导致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时的问题暴露出来。当时,北洋水师的装备老旧、火炮威力不足,许多人将责任推给了管财政的翁同龢,认为他故意不批准资金。然而,作为帝师,翁同龢显然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真正的责任其实在于慈禧的政策变化,她最终只得推脱给翁同龢处理。

反观左宗棠的塞防问题,虽然同样重要,但慈禧不认为沙俄能够一举从西北进攻京城。她更关心的是维持清朝的统治稳定,认为海防的建设才是最为迫切的任务。对于疆土的争夺,慈禧认为,态度正确才是关键,至于能否保住,就得看命运。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在清朝末期官场稳坐中流砥柱,绝非偶然。他擅长揣摩人心,尤其是能够精准把握慈禧的需求。李鸿章通过海防论,为慈禧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这使得他成为了慈禧最依赖的人物。而且,曾国藩的退隐经历,深深影响了李鸿章,他清楚地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军权,自己终将被边缘化。因此,他不仅没有解散淮军,还将许多重要的北洋水师职位交给了淮军,将北洋水师打造成了一支只听自己号令的力量。

可以说,李鸿章掌控北洋水师时,自己就是清朝政权的中坚力量。而左宗棠虽然收复了新疆,但其许多支持者和资源都逐渐流失,甚至连资助他西征的胡雪岩也在李鸿章的运作下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最终倾家荡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朝刘家后代。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王莽最终...
原创 他... 除了这些历史事件之外,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为今天的繁荣付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们。无论是在经济落后的和平年代...
原创 他... 1955年,中国解放军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授衔仪式。这一年,55位开国上将正式诞生,其中有三位将军姓杨...
原创 赴...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当时,杜聿明正在葫芦岛处理国民党军从海上撤退的事务。他于11月9...
原创 古...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战争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常常看到战场上凌乱不堪的景...
原创 三... 39年前,9位专家曾坚决反对修建三峡大坝,警告称如果大坝建成,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甚至到时再无...
原创 小... 女英雄穆桂英是历史文学中的虚构人物,最早出现在明代熊大木的小说《杨家将演义》里。随着不同朝代戏剧和小...
原创 徐... 徐达和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员猛将,他们在整个明朝的建立过程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说他们精通兵法,...
《三国志·战棋版》PK9汉中之... 哈喽大家好啊,PK9汉中之战的诸侯合战马上开始啦,如果大世界已经大局已定的话,就可以考虑出多队在诸侯...
原创 明... 明朝的建立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特别是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背景。朱元璋并非出身贵族,而是来自贫寒的农民...
原创 秦... 提到唐朝的著名将领,大家可能会想到许多名字,尤其是在小说和演义中广泛传播的人物,比如程咬金、秦琼、尉...
原创 初... **前言** 盛宣怀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之一,智慧与谋略并存。他的一生充满了非凡的经历...
原创 中... 这年头,提起“间谍”这两个字,你脑海里浮现的或许还是电影里那些飞檐走壁、西装革履的冷酷特工。但现实,...
原创 勾... 易中天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作家和教育家,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修中国古代文学。毕业后,他长期在厦门大...
原创 刘... 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等历史演绎作品的影响,后人往往对三国时期的刘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刘备一生追求仁德...
原创 日... 在过去的78年里,日本在很多方面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在面对历史,尤其是战争历史的反思和态...
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展现沈阳故宫...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的“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专题展览于11月15日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
原创 赵... 在三国时期,赵云是众所周知的英雄之一,凭借着骁勇的武艺,他被誉为三国武将中的佼佼者。很多历史学者都高...
原创 这... 1978年初夏,安徽黄山脚下的谭家桥,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不是来登山的游客,而是开国大将粟...
原创 五... 五代十国:范延光阳奉阴违,桑维翰从容不迫 自李改国号为唐,史家恐与唐朝相混,特标明为南唐。先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