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范县拉开帷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马俊才带来《河南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主题讲座,为现场观众揭开玉器背后深藏的中华文明密码。
马俊才介绍,南阳黄山遗址位于独山玉资源的核心地带,这里出土的 4.5 万余件制玉工具和玉石制品,有力地证明了仰韶至屈家岭时期已经存在规模化的玉器生产,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关键空白。值得一提的是,仰韶早期墓葬中随葬的独山玉料、玛瑙料,以及屈家岭文化中 24 座出土石玉钺的墓葬,清晰地呈现出玉器从实用工具到权力象征的转变过程,也印证了“以玉载道”礼制的形成。他还将玉器与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相联系 —— 从“万年奠基”的农业起源,到“八千年起源”的社会分化,再到“五千多年进入”文明阶段,玉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文化基因。
这场讲座中,考古专家的深度解读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玉之基因”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非凡意义。此次活动是范县传播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为公众打开了一扇触摸史前文明的窗口,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守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来源:文明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