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后的红军:拒绝国军改编,多次杀害组织派的干部,最终全军覆没
迪丽瓦拉
2025-09-25 13:04:25
0

前言

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而在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红军游击队则被改编成了“新四军”。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中国工农红军”这个曾经以鲜血铸就的名字也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然而,在党组织光辉的革命历史中,最后一支红军直到1944年才英勇牺牲。这个“最后的红军”到底源自哪个部队?他们为何坚决拒绝国民党军的改编?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又是谁?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一、寻找组织,最终遭遇伏击

1936年12月25日,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指挥军区独立团攻占了国民党军队守卫的一个重要据点。在战斗结束后,邵长河,作为团里的党员干部,在整理战利品时随手拿走了几份报纸。回到驻地后,邵长河坐在椅子上,抽着旱烟,翻开报纸,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然而,当他读到一条头版头条新闻时,突然拍了拍桌子,大声喊道:“出大事了!”

团里的众人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邵长河一把将未抽完的旱烟丢到地上,举着那份报纸说道:“看这里!老蒋被人抓了!你们快来看!”

大家围了过来,看着报纸上的消息,纷纷感到震惊和疑惑。大家开始讨论:“这么大的事,省委怎么没通知我们?”“张、杨两人可是蒋介石的心腹,难道这条新闻是假的?”正当他们议论纷纷时,邵长河翻开了剩下的几份报纸,发现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张、杨二人发动西安事变”的新闻。更令人震惊的是,新闻中提到,张、杨两人邀请共产党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大计。

为了确认消息的真实性,独立团决定采取行动。1937年初,他们进攻了浙江昌化县,歼灭了五百余人的县保安团,并成功俘虏了该县县长。经过审讯后,独立团最终确认了西安事变的真实性,并向省委做了报告。

得知这一消息后,关英省委书记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西安事变的爆发可能促进国共合作,因此,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然而,由于红十军团在皖南的失败,国民党军队对磨盘山一带进行了严密封锁,皖浙赣省委与党中央的联系完全断裂。

如今,革命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关英决定亲自带领独立团前往浙西南,企图与粟裕所部汇合,并通过他们重新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然而,蒋介石表面上答应谈判,背后却依然对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清剿。

1937年2月,关英率领的独立团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尽管游击队员们英勇作战,但由于敌军人数十倍于己,最终惨遭重创。关英因旧疾难以动弹,最终在警卫员的护送下才成功突围。此次战斗使得红军皖浙赣独立团彻底瓦解,幸存的游击队员只能藏身深山,与敌人游击作战。

四个月后,这些散兵游勇在深山中汇合,组建了一支几百人的游击大队。然而,由于长期隐匿在深山,他们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此时,国共两党已经开始了联合抗日,红军的主力部队和各地游击队都已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然而,这支游击队依旧保留着“工农红军”的称号。

1937年9月,中共南方局决定派专员前往磨盘山,试图联系这支队伍并传达党的新政策。然而,接连派出的三位干部都惨遭枪决。究竟这支队伍为何如此抗拒国共合作?应该派谁去才能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

二、“最后的红军”

1938年4月下旬,关英隐姓埋名,靠经营榨油坊为生。在他偶然翻看报纸时,得知国共两党已经实现联合抗日,而“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已陆续开赴前线。这个消息令他振奋不已,关英决定变卖榨油坊,带着两个警卫员来到南昌寻找组织。

关英成功找到党组织后,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中共南方局领导立即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让关英前往磨盘山寻找杨文翰。原来,在关英率领的独立团被打散后,宣传干部杨文翰挑起了重担,带领散落在深山中的游击队组建了赣东北游击大队。

中共南方局先后派出了三位干部上山做动员工作,但杨文翰因过于坚定的革命信念拒绝相信国共合作,甚至将这些干部视为叛徒,最终将他们枪决。鉴于关英与杨文翰关系深厚,党组织决定由他亲自去做动员工作。

1938年5月,关英和两个警卫员以及一位地下交通员踏上了前往磨盘山的路程。在横峰县时,当地国民党政府热情接待了他们,不仅设宴款待,还赠送了一匹良马。关英也借此机会举办了群众大会,向百姓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与政策。然而,这次原本计划外的“横峰之行”却给关英招来了杀身之祸。

大会结束后,游击队的内应将关英的一言一行上报给了杨文翰。杨文翰看后误以为关英已经被国民党收买。当关英和杨文翰见面时,杨文翰命令缴了关英两位警卫员的武器,并暂时安抚他。

晚餐后,关英开始向杨文翰传达党组织的最新指示,建议他带领队伍下山与饶守坤的部队汇合,并最终返回南昌报道。然而,杨文翰不仅拒绝接受命令,还将关英和他的人软禁起来,并最终下令将他们“正法”。关英一度失踪,党组织再也未能派人前往磨盘山。

此后,杨文翰虽然开始怀疑自己误杀了关英,但仍然坚信自己不应接受国民党的改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埃及大展168小时嘉年华将登... 7月29日,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馆举行“古埃及文明大展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回顾...
原创 6... 释永信事件的后续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村人揭露的内幕似乎揭开了更为复杂的一面,远非“带走”这一简单的...
原创 张... 在张郃死后,曹魏依然拥有五位非常强大的猛将,其中有一位堪比赵云,另一位甚至不输魏延!正是因为曹魏的这...
文物“不老”背后的时光故事(金... 在历史浩瀚的时间尺度上,正是无数看似微弱的个体,在时间的沙海中留住了敦煌,让今天的我们得以从一处处斑...
郑州街头驶来“流动博物馆” 原标题: 坐着公交阅城市古今 郑州街头驶来“流动博物馆” 7月27日上午,不少郑州市民带着家人一同...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名字的使用是一件极为讲究的事情,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根据当时的社会习俗,某...
薪火相传!江苏中小学生用文字抒... 历史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原创 清... 观看清宫剧的观众朋友们一定对清朝的官职体系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在皇帝麾下任职的重要大臣们,以及各地的...
原创 我... 在两千多年的朝代更替中,涌现了无数英杰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智与力量,推动了历史的前行。这些能人异士...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众多英雄豪杰各自拥有卓越的武力,然而,有24位名将因其特殊的才能和勇猛的战斗表现而名列...
原创 古... 关羽在屯土山三事之后投降曹操,途经五关斩六将,骑马千里,最终来到了古城。正当他心情复杂时,突然遇到了...
原创 一...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编写的历史巨著,总共涵盖了二十四部史书。这些史书的编纂从西汉司马迁的《史...
原创 女... 在远古时代,女娲娘娘用五彩石修补破碎的天空时,遗留下了三块神奇的石头,其中一块变成了著名的孙悟空,那...
原创 清... 光绪与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两位皇帝,注定了他们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光绪皇帝,生前始终生活在慈禧太后的...
原创 清... 太后这一尊号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指的是帝王之母,而秦昭王的母亲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物。...
原创 如... 岳飞在其《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其中的“靖康耻”...
原创 李... 唐朝的历史中,不乏以政变为手段篡夺权位的故事。一般而言,政变往往是由身处权力核心的臣子发起,他们通过...
原创 三... 赵云,作为刘备帐下的名将,历来被誉为忠诚和英勇的代表。他的一生,忠心耿耿地奉侍刘备,甚至在刘备去世后...
原创 岳...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敬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最新文章,同时也方便大家...
原创 刘... 刘备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从参与黄巾起义的那一刻起,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刘备在动荡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