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上世纪作为一个错过两次工业革命,又遇上了战乱的农业国。在1949年建国初,是落后于世界的。那时候的中国工业体系还是延续的1860年李鸿章所发展的那一套,甚至由于连年的战乱,这仅有的,落后的那一套还几近消失。
后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元气大伤的古国又重新开始拾起了工业化的进程。并豪迈的决定,我国要不同于别的国家自轻工业起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自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进程。
整个1953-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在整个遭遇全球技术封锁,禁运的大环境下。对中国友好的苏联,和各东欧国家,是我国重工发展的主要技术来源。而那几年,也是中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之间的蜜月期。
但进入了1958年之后,当时因着中国的成功,全国各地掀起了“赶英超美”的口号。使得苏联渐渐的感受到了威胁,这时候的他们便开始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帮助。甚至还背信弃义,随后又突然的拒绝了履行援华协议,甚至决定在一个月内撤出全部苏联在华的援助专家,造成了中国大量的研究停滞。
至此,中苏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关系破裂。而这时的中国也没有精力再去关注苏联到底是怎么想的了,因为这时的中国大地上,突然就出现了粮食危机。1959-1961年期间,我国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急速下降,百姓们饿得啃树皮。
现在史书上所说的三年大灾荒,指的就是那三年。因为这一次灾害,整个国家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向了救灾上面。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也为了救活更多的国人。国家开始斥巨资大批量的自国外进口粮食。
而1960年,因着苏美两国的对抗逐渐激烈,赫鲁晓夫依旧想要拉拢中国的支持。于是又开始做出了一副和缓的姿态,见中国大灾。他们便开始主动提出愿意借给中国百万吨的粮食,以及50吨的蔗糖,来帮助中国来度过这次危机。
按理来说,中国本应是高兴的,因为本就要花钱去进口粮食,自关系好的苏联那里借走岂不是更好?我国也积极考虑了这个问题,但我国最后的考虑确实婉拒了苏联的这一次好意。只因当时的中国外贸部副部长见到苏联发过来的函时,看到的是苏联愿“借贷”100万吨粮食给我国。
借贷可不是借出,借出是借过来之后原样偿还。但借贷可是需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的,而我国在晚清末年的庚子赔款,一直到50年代末期对苏联的债务偿还,一直导致我国对借贷一事心有余悸,见到此字自然是直接放弃了苏联的援助,转而去国际市场购买粮食。
但这实则是愿望苏联了,赫鲁晓夫那时候确实是诚心诚意的想要对中国进行援助,函上所录的也是“借出”。只不过是中方的俄语翻译人员不小心将函中的一个俄语字母看错了,翻译成了借贷,导致当时的我国外贸部错误了理解了这个意思。
而直至年底的时候,总理秘书整理全年的文件有无错漏之时,才发现了这一处错漏。但终究也是晚了,中方早已拒绝了苏联递过来的橄榄枝,而中苏两国关系和缓的机会也就此错过。也是可惜,而那一名出错的翻译,也因为他的错漏付出了处分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