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1年苏联迁都萨马拉?这里在伏尔加河东岸,是东斯拉夫人的底线
迪丽瓦拉
2025-09-25 21:02:30
0

从彼得三世开始,俄罗斯的沙皇几乎全是德国人。实际上,俄罗斯的上层阶级一直深受德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德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常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便是德国的贵族血统。她的统治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还展现了德意志文化在俄罗斯的深厚影响力。

谈到俄罗斯的军事改革,也不能忽视普鲁士的影响。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罗斯对普鲁士军事体制的崇拜已达到了极点。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对于俄罗斯频繁撕毁协议的做法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很多决策和行动都是由他们的同胞——日耳曼民族主导的。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为争夺地盘开始划分势力范围。大体上,东欧地区被划归给苏联,而其余部分则由德国占据。然而,仅仅两年后,即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这一协议,选择进攻苏联。原因复杂,但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德国非常了解俄罗斯。即便德国没有主动撕毁条约,苏联也会因局势的压力而先行破裂。毕竟,双方的领土已完全接壤,早晚会爆发冲突。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也并非毫无准备。特别是在迅速吞并了大量东欧领土后,苏联已经构建了所谓的“东方战线”。然而战争一打响,德军便以惊人的速度向苏联腹地推进,仅用了三个月便突破了几百公里。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的警报声四起,苏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初期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局势极其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的保卫战显得至关重要。若德军集中力量攻打莫斯科,拿下这座城市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然而,德国的军事领导层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策,他们选择将目标转向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放弃了莫斯科这一战略重地。这一决策反映出他们未曾意识到占领莫斯科的重要性,错失了最佳时机。

斯大林则深感焦虑,面对苏军前期的失败,他对莫斯科的命运感到担忧。为了确保苏联能够继续存在,斯大林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苏联的核心机构和外事部门转移到古比雪夫。这座位于伏尔加河东岸的小城,因其丰富的粮食资源、高水平的工业化及能源基础,成为苏联抗战的关键后方。

然而,斯大林并没有选择撤离莫斯科,相反,他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几十个师在阅兵结束后立即被派往前线。这一行为不仅震慑了苏联人民,也让国际社会误以为莫斯科并没有迁都。实际上,除了斯大林,苏联的所有关键政府机关都已转移到古比雪夫。

古比雪夫位于伏尔加河东岸,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即使德军推进到这里,苏联依旧有一定的反击空间。然而,这也是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最后防线。一旦德军突破此地,整个俄罗斯的西部将毫无防守可言。

对于苏联而言,莫斯科的防守是至关重要的。若莫斯科失守,古比雪夫便成为苏联的最后希望。为了保卫这座城市,苏军必须在伏尔加河沿线加强防线,阻止德军的进一步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古比雪夫虽然是俄国的领土,但它位于东斯拉夫人传统的聚居区之外,周围的鞑靼人、巴什基尔人等少数民族对苏联的忠诚并不一定牢固。

历史上,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曾面临不少少数民族的背叛,许多人选择与德国合作,加入了德军阵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若败退至古比雪夫,可能面临当地民族群体的动摇,尤其是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的忠诚度,无法得到保障。尽管苏联曾为这些民族提供了信仰和承诺,但能否真正赢得他们的心,苏联高层心知肚明。

有评论认为,苏联迁都西伯利亚或远东将有助于避免德军的进攻。然而,这一选择意味着付出巨大代价。西伯利亚的气候严寒,资源匮乏,远不如俄罗斯西部适宜大规模发展。虽然这些地区面积广阔,但基础设施极为落后,迁都至此意味着苏联必须从头开始建设,甚至面临更多的自然挑战。

此外,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土地,曾是沙俄征服的边疆。在这些地方生活的本土民族,可能并不欢迎苏联的统治。毕竟,这片土地并非完全“消化”了,民众的心态也可能不稳定。苏联当局深知,这一地区的民族情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再者,沙俄时期的白卫军曾在这一地区败退,最终消失无踪,苏联自然不愿步其后尘。将都城迁到西伯利亚或远东,可能意味着失去与欧洲的联系,彻底变成一个亚洲国家。而对俄国人来说,成为亚洲国家是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因此,古比雪夫不仅是苏联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苏联的心理底线。尽管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但其深知只有在这一线保持防守,才能最终逆转局势。反之,如果过度后退,苏联的统一和民心将迅速瓦解,这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金国大将军金兀术在临终时留下了一个遗言,称要模仿宋朝的重斧武器样式。这一遗言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金...
原创 谈... 隆裕太后的不幸婚姻与大清的衰败 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身于满洲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慈禧...
江苏发布全国第一部大运河全域历... 央广网南京7月30日消息(记者顾炀威 实习记者曹思敏)千年古运河,扬波新时代。7月30日,江苏省人民...
原创 汉... 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刘恒,作为汉文帝,虽然未必有着极为显赫的名声,但他的智慧和手段却令人叹为观止。与...
原创 一... 刘裕,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以勇猛无畏的战术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打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军事胜仗。很多人说他...
刘备入川时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的创业之旅开始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赤壁之战过后,历经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参考消息特稿|“中国龙城”强化... 【原标题】从“化石宝库”迈向科研文旅新高地 “中国龙城”强化恐龙化石科研世界影响力 文/本报记者 杨...
原创 朱... 把文章改写后,总字数不少于400字,每段文章保持原来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朱元璋登基后的某个夜...
原创 北... 五代十国时期,尽管仅仅持续了五十三年,然而中原地区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和更替。期间,先后替换了...
原创 日...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极为屈辱的历史。那个时期的中国不仅贫弱,政治腐败,民生困苦,而且对外势力...
马可・奥勒留雕像在65年后回归... 土耳其持续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在文物保护和追索返还方面又取得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65年后,...
原创 古... 这两天,释永信被查一事再次引发关于佛门商业化的热议。与此同时,电影《长安的荔枝》开篇便讲述了唐朝九品...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出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杨雪梅)“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28日在中国考古博...
少林寺新方丈太敢了!上任就烧三... 少林方丈上任第一把火,门票取消后演出停了直播关,这事到底闹哪样。 少林寺换了新方丈,叫印乐法师。这人...
专访陈忠平|竞争与接力:康有为...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陈忠平在《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中利用鲜为人知的北美史料与新的网...
何以中国丨新疆“金山飞金马”!... “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的古老传说,在新疆阿尔泰山(古称“金山”)的群峰间流传了千年。而在阿勒泰地...
日本萧条时一怪象在今日中国也出... 原创 君之言之 君之言之 2025年07月30日 21:55 湖北 杭州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在...
原创 梁... 梁兴初:开国中将的传奇一生 在新中国的众多将军之中,梁兴初无疑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中央苏...
原创 曹... 许昌,这座曹操的大本营,是他建立的权力象征之一。在这里,他修建了比皇帝的宫殿还要奢华的住所,宫殿内的...
原创 人... 在中国的古代青铜器中,有一件历史悠久且极具神秘色彩的青铜鼎,它不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还因其上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