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太行军区成立于1940年,由刘伯承和李达共同在河北省涉县创建,最初是晋冀豫军区的一部分。1940年4月,太行军区正式成立,并迅速成为八路军的重要军事指挥机构。 太行军区曾是八路军129师的指挥中心。抗日战争期间,129师在刘伯承和张浩的带领下,指挥部迁往河北省,使得涉县成为了太行军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在太行军区刚成立时,它下辖四个分区。随着129师力量的不断壮大,太行军区的兵力也迅速扩展,最终达到了30万人。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指挥员,下面就介绍几位为太行军区作出重要贡献的将领。
首先要提到的是王大任,他是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的政治部主任,出生于山西沁县。王大任原本是山西太谷游击队的创始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领导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抗争,并成为太谷游击队的政委。太行军区成立后,王大任加入了八路军129师第10旅,并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参与了反六路围攻、反九路围攻等重要战役。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升任为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的政治部副主任。虽然他起步较晚,但从1943年起,他在榆辽、林南等战役中表现出色,后来成为了太行军区的分区政委。1949年太原解放后,王大任担任了太原市委宣传部长、市长等职务。1952年,山西省委改组时,他被任命为山西省文教部长和常务书记,最终晋升为正部级官员。他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直到1999年因病去世,享年84岁。 接下来是麻贵书,他是八路军太行二地委书记,来自河北临城。麻贵书早年在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党校担任秘书长,后担任山西武乡县委书记、忻县地委副书记等职务。麻贵书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领导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担任西藏工委副书记和山西省委副书记,职位达到了副部级。1987年6月19日,麻贵书因病去世,享年70岁。 第三位名将是陈行庚,湖北黄安人,1932年加入红军。陈行庚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通讯营排长、八路军129师教导团排长以及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科长等职。作为徐向前将军麾下的将领,他在太行军区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屡次取得显著战绩。解放后,陈行庚担任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并在上海市组织部、贵州省组织部等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最终升任副部级。2011年11月18日,陈行庚因病去世,享年98岁。 第四位要提到的是薛韬,陕西榆林人,曾任抗大12中队党支部委员、太行四地委城工部长、解放军38军55师政委等职。薛韬在政工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解放后,他曾担任云南昭通地委书记、云南省财政部长和云南省委副书记等职务,最终位居副部级。1994年8月8日,薛韬因病去世,享年80岁。 赵辉楼是河北宁晋人,曾担任河北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八路军冀豫支队司令以及八路军太行军区司令员等职。赵辉楼最初是直军第32军的副团长,由于不满军阀齐燮元的独裁,他脱离了旧军队,投身抗日行列。抗战爆发后,赵辉楼组织了河北自卫军,并加入八路军,成为八路军385旅副旅长。解放后,赵辉楼没有被授予军衔,但担任了河北省民政厅厅长及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60年9月28日,赵辉楼因病去世,享年66岁。 王孝慈是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曾担任山西特委和晋中特委组织部长。他来自陕西渭南,早年参加了陕西交口起义,并曾任陕西省延长县委书记。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热河省委工作,并最终成为热中军分区的政委。解放后,王孝慈曾担任甘肃省副省长等职,直到晋升为正部级官员。1992年8月31日,王孝慈因病去世,享年87岁。最后要提到的是江明,山东掖县人。他曾任中共鲁西南特委委员、八路军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等职务。在天津解放过程中,江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江明担任了中央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和海关管理局局长等职务,最终达到了副部级。2001年8月1日,江明因病去世,享年91岁。 总结来说,八路军太行军区的七位名将中,王大任和王孝慈担任过正部级职务,其余几位则位居副部级。他们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力量,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