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葭萌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展开了长达两百多个回合的激烈对抗,双方始终未能分出胜负。最后,诸葛亮决定亲自介入,派出说客成功劝说马超投降,这一举动令许多人惊讶于马超的武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谁才能够真正击败马超?该派谁去迎战马超,才能够有效地制止他的进攻呢? 背景介绍 刘备与刘璋彻底决裂后,迅速调兵遣将,进军成都,给益州军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为了缓解前线的压力,刘璋决定派遣谋士黄权前往汉中,试图说服张鲁派兵袭扰刘备的后方。在黄权的劝说下,张鲁答应出兵,并派遣马超攻打葭萌关,目的是扰乱刘备的后方。
当时,葭萌关的守将只有霍峻和刘封,显然无法抵挡马超的进攻。因此,刘备决定亲自带领张飞赶回葭萌关,阻止马超的攻势。然而,实际的战斗中,张飞并未能击败马超。 尽管张飞曾因击败吕布、大破曹军等战功被誉为猛将,但此时的张飞已近五十岁,体力不如从前,面对年轻气盛的马超时,显然力不从心。两人在战场上鏖战整整一天,始终没有分出胜负。最终,诸葛亮意识到,单凭张飞的蛮力是无法击败马超的,必须依靠策略和智谋。 于是,经过精心策划,诸葛亮派遣了李恢去劝降马超,成功促使马超归顺刘备。马超投降的背后,实际上是诸葛亮巧妙的谋略,而不是张飞在正面战斗中胜利。由此,也引发了一个问题:难道刘备的阵营里没有其他能够击败马超的人选吗? 击败马超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刘备心中明白,自己的阵营中确实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击败马超,而最适合的人选,正是赵云!我们从几个细节来分析,为什么赵云是最适合的选择。 # 细节一:刘备同意诸葛亮激励张飞 当马超攻打葭萌关时,诸葛亮建议派张飞或赵云去迎敌。然而,由于赵云当时不在刘备的身边,张飞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尽管如此,诸葛亮心里并不确信张飞能打败马超,于是决定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张飞的最佳战斗状态。在出征前,诸葛亮向刘备暗示,可以先让张飞与马超试探一阵,待赵云回来再做决策。这一细节表明,诸葛亮认为赵云更有可能击败马超。 刘备对此没有异议,也意味着他认为张飞已经不再具备与马超对抗的优势,只有赵云能担当这一重任。 # 细节二:张飞多次受限于刘备 在张飞与马超对战时,刘备曾三次下令鸣金收兵,限制张飞的出战次数。每次只有等到马超体力疲惫,张飞才被允许再次上场。由此可见,刘备对张飞能否战胜马超并不充满信心,显然认为张飞难以在正面交锋中获胜。 # 细节三:同意派人劝降马超 当诸葛亮认为正面战斗无法解决问题时,他提出通过智谋劝降马超,而刘备完全支持这一决策。这也表明,刘备并不认为张飞能够直接击败马超,只能依赖计策来化解这场危机。# 细节四:赵云威慑马超 虽然马超最终投降,但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傲气,尤其是在张飞未能打败他的情况下。为了让马超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刘备特意在绵竹城的大宴上安排赵云展示威武。赵云在宴会上临阵杀敌,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成功震慑了马超。马超因此不再高傲,变得更加恭敬。 这一细节再次证明,刘备非常清楚赵云有能力制衡马超,甚至在马超归降后,依然通过赵云的威慑进一步压制马超的傲气。赵云的表现完全符合刘备对他能击败马超的预期。 结语 从刘备的种种安排来看,赵云无疑是最适合击败马超的将领。尽管张飞在葭萌关的战斗中拼尽全力,但他显然已经不如年轻的马超。而赵云,凭借着卓越的武艺与冷静的战略眼光,才是能够真正压制并击败马超的最佳人选。你是否认同这个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