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
迪丽瓦拉
2025-09-26 00:02:48
0

官职最大的,肯定是王安石。

王安石是宰相,当然宋朝的时候宰相不是一个官职,只是习惯上把一个重要岗位的官员称作宰相。而且王安石是首相,在变法期间可以说大权独揽,很有权力。

王安石的正式官职,是: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司空。

所谓仆射,是三省之中尚书省的副长官,左较右高,所以左仆射就是第一副部长。但自从唐朝李世民担任尚书令以后,尚书省就不再设置尚书令,所以左仆射成为了尚书省的领袖,而尚书省又是三省中权力最重的,所以王安石拿到了朝廷中最有权的官位。后两个头衔都是荣誉性的加衔,左仆射才是最重要的。

王安石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妥妥的正国级,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七个人,是比不了的。而且王安石死后被追封为王,这也是极为罕见的荣誉。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除了王安石以外,其他的几位官职如何呢?

应该说,基本都是大官。

中央的高官,有这么几位:

1:欧阳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兵部尚书。所谓参知政事,等于国务院副总理,枢密副使就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兵部尚书就是国防部长。

所以,欧阳修的官职拿到今天来就是:

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

妥妥的实权副国级。

2:韩愈

韩愈的官职也相当大,他曾经当过京兆尹,还当过知制诰、吏部侍郎。

所谓京兆尹,就是首都地区的军政一号首相。这个官在古代非常重要,五代的时候甚至有谁当京兆尹谁是接班人的传统,相当于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长,今天妥妥的政治局委员副国级。

相比于京兆尹,知制诰是替皇帝起草圣旨的,算中央办公厅主任或副主任吧,吏部侍郎是中组部副部长,这些官都没有京兆尹大。总之,韩愈也是一个实权副部级。

3:苏辙:

苏辙虽然文学成就没有哥哥苏轼高,官却比苏轼大。苏辙曾经当过门下侍郎,是门下省的二把手,虽然不是宰相,但是也位高权重,算是实权副国级,只不过相比于欧阳修等人,还不算朝廷在最最核心的圈子中。

4:苏轼

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官虽然没有弟弟大,但是也是高官。苏轼曾经当过礼部尚书,是朝廷中“蜀党”的代表人物之一。宋朝与明清不同,六部尚书在宋朝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苏轼的官相当于现在教育、文化、外交部的部长,算是实权正部级吧。

以上,基本都是朝廷中央的高官,包括王安石、欧阳修、韩愈、苏轼、苏辙五人。而且还需要注意一点,后世朝廷对这五个人的评价和追赠是非常高的。除了王安石死后封王之外,欧阳修和苏辙死后都追封了国公,韩愈死后追封伯爵,苏轼虽然没有追封爵位,却追赠了太师,那是文官的最高官职。这些人都是生前做高官,死后极尽哀荣的。

下面的这些朋友,相比于上面的,就不太行了。

5.柳宗元、曾巩

柳宗元和曾巩的官职基本一样——市委书记。

柳宗元是刺史,曾巩是知州,两个人都是主管府一级行政单位的官员,不大不小,等于正厅级。

值得一提的是,曾巩后来调往中央任史官,晚年朝廷曾提拔其为中书舍人,可是曾巩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了。

下面,是我们最惨的一位同志了——

6:苏洵

苏洵的官有多大呢?

“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这两个官是什么概念呢?

应该说,这不能叫官,顶多算是吏。

校书郎,也就是秘书省中负责刀笔工作的小吏,级别非常低。文安县主簿是县令的属官,说他是副县长也行,是县办公室主任也行,反正都是地方芝麻大的小官。

而且,苏洵得到这个官,居然是靠韩琦推荐的!韩琦可是北宋的名相,堂堂宰相推荐,才得到这么个小官,苏洵可谓悲惨。

悲惨的原因是,苏洵虽然才华横溢,却并不善于应试,一辈子从未中过进士。不过他最后一次考试,是和两个儿子一起进京,本人虽然没考中,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却双双中第,名动京城,苏洵也就不在乎自己的官运了。后来他们爷三个进京被称为“三苏进京”,被无数后人敬仰,称作“一门两进士,两代三文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孙中山去世后,孙中山的独子孙科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孝心,决定在中山陵附近建造一座精美的小公寓。...
原创 对... 周恩来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能清晰地看透复杂的时局和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尤其是对蒋介石的看法更是精准...
原创 此...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乘坐飞机降落在日本的机场,他本以为自己是将美国的自由和文明带到了日本。然而,...
原创 韩... 在职场和商业交易中,涉及重大利益的环节通常离不开当场验货。无论交易方式如何,就像别人把钱交到你手里时...
原创 曹... 一、前言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豪杰纷纷崛起,争夺中原的控制权。在这片乱世之中,三位...
原创 古... 《史记》是一本与中国悠久历史息息相关的书籍,它的地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在...
原创 庞... 孰高孰低的差距,实际上很容易看出来。《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刘备几乎一无所有,且正被曹操追杀的困境下提出...
原创 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朱... 朱元璋刚登基时,将都城定在南京,但他早就意识到南京并不适合长久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尽管如此,他一直在...
原创 张... 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分别以智谋和勇武著称。张良以无与伦比的智慧策马前行,韩信则以一腔...
原创 唐... 在唐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两位人物的命运如同落花流水,最终都未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他们一个是武则天时代的...
原创 功... 许多时候,那些功劳巨大、地位显赫的大将和功臣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尤其是在历代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伴随皇...
原创 宋... 《——·前言·——》 几百名士兵竟然能够让数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宋武帝刘裕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么惊人...
原创 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也正式确立了“皇帝”这一称谓。而与此...
原创 朱... 一、选朱棣还是朱允炆? 朱元璋在晚年的一大困扰,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在太子朱标去世后...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华大地的统治者。他不仅在...
原创 北... 人类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大家都在探索人类这一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除了...
原创 司...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凭借着巧妙的谋略,成功从曹魏手中接管了政权,他们的成功不可小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这位实现了大一统的帝王,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将六国的纷争统一,开创了中国封建历...
原创 古... 在《史记》一书中,有一句话叫敌国灭,谋臣亡,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击败敌人并称帝之后,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