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聊到蒋英的父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她的母亲的故事。
蒋英的母亲,蒋左梅,原本并非蒋百里的第一任妻子。在她嫁给蒋百里之前,蒋百里有过一段与查品珍的婚姻。查品珍的婚姻充满了那个时代的传统色彩,尤其是她的出身背景和婚姻模式。两人由父母安排婚事,且婚姻的方式也如同许多那个时期的夫妻一样,遵循着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蒋百里18岁那年便和查品珍定下了婚约,而查品珍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她不仅严格遵循着脚裹的小脚习俗,还秉持着“好女不嫁二夫”的古老观念。
蒋百里为了求学而准备出国留学,蒋百里的母亲感觉到对查品珍的婚约负有一定责任。她认为查品珍的青春年华已经耽误了很久,而蒋百里与她的感情也并不深厚。于是,蒋百里的母亲主动劝说查家解除婚约。然而,查品珍却始终不愿接受,她深爱蒋百里,始终坚信自己会是蒋百里的妻子,绝不愿嫁给他人。1910年,当蒋百里从国外学成归国时,查品珍已经29岁。为了履行先前的承诺,蒋百里最终娶了她为妻。婚后,蒋百里投身事业,而查品珍则默默守护家庭,奉养父母,尽管如此,她和蒋百里终究未能育有一子一女。蒋百里去世的第二年,查品珍也随他而去。
然而,当人们提起蒋百里的妻子时,第一反应往往并不是查品珍,而是蒋百里后来的妻子——蒋左梅,一个有着中国名字的日本女人。
1913年6月18日,蒋百里在陆军军官学校的自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连袁世凯都对此事感到震动。当时,日本的公使甚至派出了医护人员赶往保定抢救蒋百里,其中就包括了护士长佐藤屋登。尽管经过治疗,蒋百里得以恢复,但他依然有轻生的念头。医生们建议他静养并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而这项重任最终落到了佐藤屋登的肩上。
佐藤屋登性格温柔,言谈举止得体。她了解到蒋百里的心境后,便开始每日与他交谈,鼓励他重拾信心。有一天,她忍不住对蒋百里说:“热血男儿有志气,天塌下来也要顶着,怎能轻生呢?”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劈开了蒋百里心中的阴霾。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蒋百里默默地对这位温柔的女孩产生了感情。
伤愈后的蒋百里辞去了职务,前往北京休养,并向佐藤屋登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在他尚未亲自告白时,佐藤屋登便因公事回国。尽管如此,蒋百里并没有放弃,他通过写信的方式,一封接一封地向她传达着自己的真情。佐藤屋登看着这些满载深情的信件,内心深处也渐渐动了情。最终,她决定返回中国,和蒋百里成婚。
他们在天津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定居在北京。为了融入丈夫的生活,佐藤屋登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蒋左梅。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蒋左梅内心充满了愤怒。她曾坚定地说:“佐藤屋登这个日本女人已经死了,我现在是一个中国女孩子,叫蒋左梅。”蒋百里和蒋左梅之间的爱情,深深扎根于两国的历史与命运之中。尽管她多次怀孕,但她最终只生下了五个女儿。对此,蒋母有所不满,并建议蒋百里纳义女王若梅为妾。然而,王若梅终其一生未能怀孕,并最终返回了蒋家老家生活。
1938年11月,蒋百里因病去世。失去丈夫的蒋左梅没有沉浸在悲伤中,而是毅然投身到了抗战的第一线,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护理服务。她从不教孩子们日语,因为她已将自己视为一位中国人。
蒋百里去世后,蒋左梅一生守寡。新中国成立后,她与女儿蒋英以及钱学森一同在北京度过了晚年。直到1978年,她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蒋英为她安排了合葬,墓碑上刻着“蒋左梅”四个字,纪念着这位曾经为两国历史与命运而奋力拼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