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完王阳明,才知道“完美的人”是这个样子
迪丽瓦拉
2025-09-26 12:33:36
0

读完梅寒的曾国藩后,发现她还写了一本《王阳明》传,最早了解王阳明还是从《明朝那些事》中,当时对王阳明的认识是粗线条式的,因此觉得他没有大家口中说的那么伟大,直到读完王阳明传,又查阅了些史料以后才发现这个人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不是过誉夸大,乃实至名归。

别说一个普通人,就是古今有成就的大咖,能够在一个或者两个领域做出成绩就已经很难得了,而王阳明却能够同时在文治,军事、文学、思想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又或者一个人能够在某个领域做到顶尖,但道德水平却又差强人意,例如现在明星,企业家虽然在演绎和商业方面很成功,但是他们的各种绯闻不断刷新群众三观。王阳明能够在自身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能毕生践行“致良知”,还能时刻保持悲悯之心为普罗大众鞠躬尽瘁实属罕见。

出身背景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他所属的江南王氏是江南著名的文化世家,家族举人进士辈出,属于典型的士大夫家族。与曾国藩的不同,王阳明是个官二代,其父亲王华状元出身,爷爷王伦是个教书先生,王阳明11岁就随父亲进京,28岁考中进士时,父亲王华已官至正二品(南京吏部尚书,文职,闲职)。可谓状元父亲培养出了个圣贤儿子。

“问题少年”

王阳明少年时就表现出不寻常的志向,当别人都把“读书做官”当成人生第一等大事的时候,他却否认此观点,他认为“学圣贤,做圣人”是人生第一等大事,很难想象这出自11岁少年之口。放在当代有人给你说他要做圣贤,你会觉得他精神肯定出了问题。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虽然出身书香门第,却对科举入仕毫无兴趣。反而痴迷兵法,舞刀弄枪,梦想征战沙场,15岁时独自考察边关,研究山川地势,曾欲上书皇帝平定西北的策略被父亲制止,这种作死,不知天高地厚的思维跟我们大学刚毕业时简直一个熊样,心比天高,不同的是我们只是当初心比天高,经历几年社会的蹂躏以后就收回了当初的宏大志向,王阳明呢?

21岁时,王阳明为了印证当时社会主流学说朱熹的“格物致知”,连续七天坐在竹园“格竹子”,最终没有格出来道理把自己给格晕了。此事让他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权威,也为日后自己悟出“心学”埋下伏笔,在封建社会一个人能质疑主流学说,可见王阳明极度善于思考。

科举入仕却无心当官

科举是封建社会跻身上层,实现抱负的唯一通道,对于科举心不在焉的王阳明,被父亲从新拉到科举这条道上之后,28岁考上进士入翰林以后却对做官毫无兴趣,继续热衷于追寻自己所谓的圣贤之道,由于“病急乱投医”,开始沉迷佛教、道教,长生之术等各种术道,甚至想归隐修道。种种探寻最后发现都不是那个意思,与自己追求的圣贤之道差距甚远,故而放弃。

仕途起伏

1505年明朝第十位,也是最奇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上台后,任由以刘瑾为主的太监把持朝政,当时朝廷许多耿直的忠臣弹劾刘瑾都被贬官、下狱或杀害,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他对宦官刘瑾等人甚是不满,他知道此时上书弹劾不但无用,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但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他没有顾及自己安危上书为遭贬的官员辩解,因此得罪刘瑾,结果被打了四十大板之后下狱。

随后在朱厚照身边多位大臣的周旋一下(可见人脉,人缘的重要性,此时其父亲在京人脉应该起到了作用),把王阳明从监狱捞了出来,贬到贵州龙场这个蛮荒之地的驿站做驿承,说白了就是古代官家宾馆的店长,只是这宾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驿站,说白了就是刘瑾为了故意整王阳明特意安排,来贵州的路上还遭到刘瑾派的杀手追杀,王阳明假装跳河才得以逃脱。

龙场悟道

龙场(今贵州修文)是偏远蛮荒之地,瘴气弥漫,语言不通,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住山洞,没有粮食吃,只能自己耕种。就是在此极端困苦的环境下,王阳明开始思考,假如是圣人遭遇此困境会怎么办?就这种艰难的环境下,王阳明经过苦思冥想,琢磨“心”与“理”的关系,终于有一天顿悟:“心即理”,意思就是“天理”并不在于外物,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一领悟打破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通过探究外物求理)的路径,强调从内心出发去认识和践行天理。由此王阳明“心学”正式诞生。说白了心学核心就是“天理”与“人心”的关系,属哲学范畴。这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所理解的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就是,凡事要向自身找原因,凡是通过向内的力量解决问题,拒绝“等靠要”等依赖别人的思想。

仕途复起

宦官刘瑾倒台后,王阳明得以复出,从龙场出来先后担任庐陵知县、南京刑部主事、鸿胪寺卿等职。1516年受命南赣汀漳巡抚,负责平定当地危害百姓多年的土匪作乱,文人出身的王阳明带兵打仗却丝毫不含糊,通过“心理战术”和“武力攻打”的方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之以兵,分化瓦解”的方式招抚大量山贼为之所用,军事上采用灵活的战术短时间内平定了为患数10年的匪乱,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想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第一次带兵打仗就如此有章法,如此有心得,取得如此的成功,可见王阳明并不是只会悟道的书生。

一人之力,平定宁王叛乱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未等朝廷命令,临时集结义军,仅用43天平定十万叛军,生擒宁王。 因未按朝廷流程报捷,被宦官张忠、许泰诬陷,险些获罪,最终功不赏、反受猜忌。

这是王阳明军事生涯的巅峰。当时他正奉旨前往福建处理兵变,途中得知宁王在南昌发动叛乱。他当机立断,在没有朝廷授权支持和正规军的情况下,王阳明一方面伪造公文、制造大军将至的假象,延缓宁王向南京进军的步伐。另一方面迅速组织各地府县兵、民兵,趁宁王主力离开南昌之际,奇袭并攻占其老巢南昌。最终在鄱阳湖与回援的宁王主力决战,运用火攻等战术,以少胜多,仅用35天平定这场震动全国的大叛乱,以临时拼凑的民兵击败宁王十万叛军,此役充分体现了他“心学”在军事上的应用,也代表王阳明军事思想的成熟,军事能力也达到的顶峰。

晚年讲学

-1521年明世宗即位,王阳明因军功受封新建伯,当时因为功劳太高,遭朝中高官嫉恨,被闲置很长时间,在这期间王阳明转向他毕生最爱的讲学。 在这期间提出“致良知”,强调人人皆有良知,需通过实践去除私欲遮蔽,这样人人都可成圣。我认为就是他的“致良知”使王阳明成就了圣人,在他心中只有做事从良心出发,为天下苍生着想才算是成功,也唯有圣人才会将造福苍生为己任。

晚年再受命,超额完成任务

1527年(嘉靖六年),广西思恩(今广西环江)、田州(今广西田阳)等地爆发大规模土司叛乱,攻城掠地,震动西南。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均失败,最终决定起用在家养病的王阳明,任命他为两广总督,负责平叛。此时的王阳明已经55岁,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王阳明因身体状况上书请辞多次,但是朝中内阁高官因害怕优秀的王阳明进内阁威胁自己地位,因此拒绝王阳明的请辞,坚决要求王阳明前往平叛,说白了就想让王阳明走的远远的,甚至不想让王阳明活着回来,在此情况下,王阳明毅然奉命出征。

王阳明经过综合分析,他再次采用“攻心为上”——“以剿促抚”——“改革当地治理”的方式,兵不血刃以最小代价完成平叛,以招抚为主,减少杀戮,体现其仁政思想,同时也展现了其高超的政治军事智慧,也是其“知行合一”心学的实践运用。按理说王阳明招抚此地的叛乱之后就可以上奏交差了,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此时他发现在广西其他地方还存在“八寨土匪”和“断藤峡匪患”,这些武装土匪如果不除后患无穷,而且这些武装据险而守,攻打难度很大,与之前不同,王阳明认为这些为“积年悍匪”必须武力清除,于是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采用奇袭的方式最终全部拿下。

1528年10月王阳明拖着病重的残躯超额完成任务后,上书请求辞去总督之位回乡养病,最终于1529年病逝于回家的途中(今江西大余县),王阳明还是没能如愿或者回到家,其弟子在其临终时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只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为什么王阳明被称为“完美的人”

历史上成功的人很多,但是被称为“完美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有人认为王阳明比至圣孔子更能称之为“完人”,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孔子的成就局限于思想和教育方面,缺乏实践,儒家三不朽中“立德、立功、立言”,孔子在立功方面欠缺,而王阳明既是哲学家(心学体系)、又是军事家(军功卓著),还是政治家(治理地方颇有举措),人格上的致良知,王阳明可谓文武双全,堪称完人。近代曾国藩、蒋介石、毛泽东均受其影响。王阳明一生证明:思想可以照亮现实,行动可以改变世界,他的精神至今激励无数人突破困境,追求“此心光明”的境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动荡不安的十六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但其中一位无可争议的顶尖将领,便是慕容恪。他凭借自身卓越...
原创 高... 辽东郡的辖区大致覆盖了辽河以东的地区,东南则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的博川郡大同江流域。辽东郡辖下共设有十...
《南京照相馆》:至暗时刻的微光... 电影《南京照相馆》海报截图 硝烟笼罩的南京城,一间普通的照相馆在1937年的寒冬奇迹般幸存下来。当日...
原创 秦... 文章改写版 文 | 文琦 编辑 | 文琦 《——·前言·——》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长达56...
原创 不... 新加坡,这个坐落在亚洲南端、马六甲海峡咽喉之处的璀璨明珠,尽管其陆地面积仅为728平方公里,人口接近...
原创 北... 杨家将,这个在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家族,即便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依然以其忠诚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正... 纵观历史上的多个王朝,能够涌现出一位贤明的君主,便足以书写一段辉煌的历史。从汉朝的文景二帝,到唐朝的...
原创 万... 在16世纪末,东亚局势动荡不安,日本丰臣秀吉雄心勃勃,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明朝,谋求称霸东亚...
原创 夏... 家人们,今天咱聊聊历史上一个超关键的转变 —— 夏朝时,“世袭制” 是怎么把老传统 “禅让制” 给替...
原创 湖... 1982年7月,湖南省湘潭市江南机器厂的一名53岁的运输科职工许民庆收到了一封来自六安县的信件。当他...
原创 明... 他是朱元璋的大恩人,不仅将朱元璋从贫寒中提拔起来,还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他,成为了朱元璋的正妻。可以说...
原创 关... 蜀汉的五虎大将、曹魏的五子良将和江东的十二虎臣,虽然都在三国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他们之间的差距...
原创 “...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的文章更新,也方便与我们...
原创 遵...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的主要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这一时期,...
原创 岳... 《梁山与岳飞:若两者相遇》 在古代中国,梁山好汉与岳飞的名字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梁山好汉,都是江...
原创 陈... 在西汉时期,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匈奴频繁侵扰中原。朝廷在犹豫和动摇中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就在这一关键时...
原创 他... 最近,少林寺的相关话题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今天也来介绍一位与少林寺“颇有渊源”的历史人物。此人的...
原创 隆... 在清朝末期,随着大清王朝的垮台,隆裕太后不得不面对一个历史性的决断。在这个国家即将告别的时刻,她成了...
原创 斯... 斯大林,曾被称为苏维埃的“慈父”,也是苏联的“新沙皇”。在他领导下,苏联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斯大林一度...
这帮伪史论者一张嘴,中国发明造... 对于伪史论者与反对伪史论的人来说,无论站在哪一个立场,除了具备逻辑分析推理的能力,还肯定都得具备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