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琏像张灵甫一样想出一条妙计,老蒋如果不采纳,黄维就跑掉了?
迪丽瓦拉
2025-09-26 17:04:33
0

进入战犯管理所后,黄维和他的第十二兵团部将们迎面碰上了,然而面对这些来自各方的部队领导,他的境况并不乐观。第十军军长覃道善、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以及一众副军长、师长如王岳、王元直、尹钟岳、夏建勣、潘琦等人,对于黄维这个兵团司令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好脸色。事实上,这些高层指挥官之后纷纷撰文批评黄维顽固、不知变通,认为他指挥无能,甚至称他只会按条条框框办事,实质上毫无灵活应对能力,这些言论最终让黄维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为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更多的指责与批评,黄维不得不以研究永动机为名,逃避了这些学术性的要求和冲突。

当时,十二兵团的许多将官都倾向于让胡琏担任兵团司令,而非黄维。他们认为黄维缺乏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反而认为胡琏聪明能干,能够灵活指挥作战。胡琏的战术远比黄维的僵化策略来得更有“说服力”,比如在黄维被包围后,胡琏曾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些战术建议,蒋介石听后非常赞同,并且采纳了其建议,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部下对胡琏的依赖和对黄维的不满。

在《第十二兵团被歼纪要》中,黄维回忆到自己当上兵团司令官的经过,直言是因为各方势力的妥协与安排。他承认自己本来并非首选,蒋介石原本想让胡琏担任这个职位,但由于胡琏和白崇禧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政治因素,最终才由他担任这一职位。黄维坦言,蒋介石曾指派林蔚征求陈诚的意见,而陈诚提议让他担任司令官。尽管有何应钦等人的反对,黄维最终得到了参谋总长顾祝同的支持,才得以接任。

然而,黄维经常在会议上自嘲说自己只是“临时工”,表示一旦情况稳定,指挥权会交给胡琏。这一表态不仅显得不够果断,还极大动摇了军心,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士兵们听到司令官这样说,难免产生疑虑与不安。胡琏对黄维这种态度同样不满,认为这完全是在削弱自己的威信,干脆装作因牙痛需要治疗,离开了前线,等着回到南京。胡琏离开后,黄维基本成了空有名号的“傀儡”,他不得不依赖胡琏“传达”的蒋介石命令,而胡琏的每一条指令,黄维都只能照单全收,甚至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蒋介石在指挥上一向喜欢“微操”,喜欢绕过兵团司令,直接向军长师长下达命令。在胡琏的帮助下,这种指挥方式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而黄维的处境也愈加困难。胡琏不断向蒋介石献计,尤其是在黄维被包围的情况下,胡琏始终能乘坐小飞机飞往南京,和蒋介石面谈,继续提供战略建议。

然而,胡琏的许多建议都显得不切实际,尤其是在黄维被围困的情况下,胡琏竟然提出让第十二兵团“坚守待援”,类似于张灵甫在孟良崮的固守策略。杨伯涛在回忆中提到,胡琏建议蒋介石放弃北方,集中全力坚守南方,准备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这种意见几乎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战况和地形的限制。尽管如此,蒋介石竟然采纳了胡琏的意见,并立即着手部署援军。

然而,胡琏的战术并没有改变第十二兵团的命运,黄维最终未能及时获得援助。根据部队成员的回忆,黄维如果早一点采取行动,甚至可以带领部分部队成功突围。正因如此,黄维的迟疑和胡琏的虚无缥缈的建议成了兵团失败的导火索。直到局势越来越危急,黄维才不得不下达突围命令。但此时,胡琏和黄维早已脱离了队伍,选择了提前逃走,留下其他军官和士兵独自应对困境。

有证据表明,黄维和胡琏在突围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任何充分的准备。覃道善回忆道,黄维和胡琏命令第十一师和战车部队提前开始突围,而自己和杨伯涛等人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得知突围计划。此时,解放军已经将缺口堵住,部队陷入了混乱,官兵士气低落,最终只能缴械投降。

尽管胡琏成功逃脱,但黄维却未能如愿成功突围,最终被俘。令人不解的是,胡琏在之后不仅顺利重获权力,还调侃黄维的失败,完全忘记了当初自己提出的“死守待援”的荒唐策略。这个历史故事让人深思,政治和军事中的忠诚、智谋与勇气,往往并非简单的纸面文章,而是决定一方命运的生死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提起蜀汉的名将关羽,几乎无人不知。关羽以忠勇和智谋著称,深得百姓和士兵的敬爱。然而,这位英勇的将军最...
原创 北... 1886年,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北洋水师的军舰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无数渴望改...
原创 廖... 1948年,辽沈战役的硝烟逐渐散去,东野特地为被俘的国军将领们举办了一场宴会。宴席上,刘亚楼将军热情...
原创 李... 公元618年,唐朝的崛起为中国历史书写了一段极为精彩的篇章。这一王朝在其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
原创 王... 《——·前言·——》 王政君是西汉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女性之一,被称为“扶弟魔”,她不仅在宫廷中走出了...
原创 李... 李世民临终时,看到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他转向一旁照顾自己的武则天,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我死了...
原创 他... 1947年夏季攻势宣告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的第十八师师长王兆相提交了调离的申请,向组织请求转...
原创 红...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是继中央苏区之后,全国第二大苏区,成为了无数革命战士英勇奋斗的地方。在这片...
原创 宋... 宋真宗景德元年、既公元1004年,辽主耶律隆绪与母亲萧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率领二十多万辽军直扑中原...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7月31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在与保利万和影城联合打造的“平小津”红色主题影院,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
原创 清... 清朝的总督制度:权力与制衡的精妙设计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为生活忙碌,辛勤地写稿以维持生计。希望大家...
原创 桂... 1949年,中国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白崇禧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作为桂系的核心人物,白崇禧曾凭借出色...
原创 他... 《——·前言·——》 王审知,这位福建地区的义军首领,曾在这片土地上统治了近三十年,赵匡胤曾对他有...
原创 空... 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一,是古今以来最惊心动魄的心理战术之一,也被视作诸葛亮智谋的巅峰之作,广为传颂...
耒阳杜甫墓:跨越千年的诗魂归宿 在湖南耒阳,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杜甫墓,它静静伫立,宛如一位沉默的史官,见证着一代诗圣杜甫的...
原创 立...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特别 “敢”,一边跟俄罗斯各种叫...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权臣”这一称谓一直被赋予了复杂的意义,它在历史学者和大众眼中既有褒有贬,未曾有...
原创 杂... 杂牌军在历史的长河中向来备受轻视,常常成为讽刺和嘲笑的对象,然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支所谓的“杂牌军”却...
原创 四... 魏国的大司马与“诅咒” 在魏国的历史长河中,身为大司马的命运似乎被一种无形的“诅咒”所掌控。这个职...
原创 解... 1952年,解秀梅回到祖国,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她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志愿军一等功的荣誉,更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