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以抵抗日军,却淹死百姓890000人
迪丽瓦拉
2025-09-26 18:05:43
0

1927年3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二届三中全会

1927年3月,国民党在紧张的国内局势下召开了第二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其中包括《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党内的集中领导,防止个人独裁和军事专制。这些决议显然是专门针对蒋介石的个人权力过度集中而设立的。因此,会议直接取消了蒋介石在党内的重要职务,包括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的职位。这一举动让蒋介石深感愤怒和屈辱,他决定通过各种手段恢复自己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最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了对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残酷屠杀。

同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单方面成立了国民政府,试图与以武汉为中心的国民政府对抗。然而,由于内部派系的激烈斗争,他在很快的时间内失败并被迫下野。蒋介石并没有甘心于此,他开始四处寻找支持,最终通过与宋美龄的婚姻获得了宋氏家族的支持,借此重新回到权力的巅峰。

蒋介石的这段下野经历深深影响了他,他逐渐认识到个人独裁的重要性。于是,他加紧了与帝国主义国家和江浙资产阶级的联系,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逐步击败其他军阀,最终成为了民国政坛的主宰人物。

日本侵略下的“以水代兵”灾难

与此同时,蒋介石在追求个人权力的同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危机四伏。特别是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蒋介石作出了一项极为令人震惊且引起广泛争议的决定——他命令炸开黄河大堤,用水来阻止日军的南下。然而,这个决定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入侵中国,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抗击。在这场漫长的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多次在正面战场上指挥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重要战役,成功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日军在这些战斗中死伤了约45万人,打乱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然而,随着战争的激烈化,蒋介石感到自己的嫡系部队损失惨重,抗日的情绪逐渐低迷,甚至在一度希望国际社会干预以制止日本的侵略。

然而,蒋介石始终未能有效抵抗日军的侵略。1938年,日军占领了徐州,整个中原地区岌岌可危。日军接着向开封、郑州推进,企图进一步威胁武汉,一旦成功,蒋介石的政权将面临崩溃。就在蒋介石束手无策之际,黄河上游的暴雨导致水位暴涨,这一自然灾害似乎给了他灵感,他决定通过决堤来阻挡日军的进攻。

1938年6月9日,在士兵们两天的努力下,花园口大堤终于被挖出一道巨大的裂缝,随即爆破声响彻云霄,黄河水如猛兽般扑向下游。由于事先并未通知下游民众,水流迅速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原本安稳的黄河,瞬间变得无法控制,数百万民众的家园被摧毁,数以万计的百姓被洪水吞噬。

根据后来的统计,这次黄河决堤导致大约890,000人死亡。而更可怕的是,黄河退去后,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另有上百万人死于疾病,灾民人数高达1200万人。灾情最严重的河南,几乎成了“无人区”,十室九空,整个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的混乱。

虽然蒋介石的“以水代兵”确实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据统计约7452名日军溺亡,但与几百万中国百姓的死亡相比,这一数字显得微不足道。蒋介石的这一决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巨大的民众灾难,责任也完全落在了他的肩上。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对于许多80后和90后来说,历史教科书上曾提到“八年抗日,三年内战”的说法。然而,事实上中国的抗日斗争并没有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开始,而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就已经展开。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这14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的领导不仅未能有效团结民族力量,反而推行了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优先打击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的独裁野心已经显现,但这种错误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华北地区策动“华北自治”,进一步加大侵略力度,蒋介石依然坚持进行内战,对外敌的抵抗并未得到有效推进。直至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迫使蒋介石改变政策,最终国共两党达成了第二次合作,蒋介石才不得不放弃剿共,转而集中力量抗日。

结语

蒋介石的统治充满了争议和血腥,特别是他在黄河决堤事件中的“以水代兵”做法,带来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无数无辜百姓的死亡和灾难。蒋介石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但这种无视民众生命的做法注定会留下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蒋介石的故事警示后人,在追求权力和胜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人命与民众的福祉。

这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牺牲。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并为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抗争的先烈们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出生于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和大臣...
原创 他... 开皇十二年(592年)的一天,一封来自怀州(今河南沁阳)的奏报传到隋文帝杨坚的手中,报告称刺史李德林...
原创 李...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含风殿内充斥着哀痛的哭声,宫外的大臣们跪地不敢起身,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整...
原创 三... 在国际关系这出大戏里,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那叫一个瞬息万变,跟咱看电视里头演的宫斗剧差不多。 不过,...
原创 张... 韩信与张良是汉朝初期两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大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各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创 水... 宋江派系的势力非常强大,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宋江能够后来居上,成为寨主,并且一直稳坐老...
神秘的“天运”纪年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年号纪年是以当朝皇帝的年号+数字组成,比如光...
用好新四军历史生动教材 潜心培...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一座极具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境内现存248处有迹...
原创 1... 岁月如梭,时光流转的速度总让人感到无力回天。从昔日的封建盛世到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华夏儿女的思想观念...
原创 明... 第四候选人:光明左使杨逍 杨逍,曾是前任教主阳顶天的重要助手,在明教中地位显赫。他的相貌俊朗,风度翩...
原创 吴... 如果吴石当时一直跟随国民政府,他凭借在军中的高地位,解放后本可以过上安逸的高官生活。即便留在大陆,凭...
原创 古... 受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古代的嫡庶观念都有一定了解,觉得它非常严格。然而,影视剧呈现的嫡庶观念其实经...
原创 闯...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史学家和后人对其命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且有代表性的...
原创 彭... 有一种威严,仿佛天生带着让人敬畏的气场,哪怕没有丝毫恶意,也能让周围的人不敢轻视或应付了事。开国元帅...
原创 关... 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不仅在史实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塑造了忠诚与勇猛并存的武圣...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京城的良缘:从邢家女到康王妃 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东京汴梁...
原创 是... 一、大意失荆州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流传千古的格言,精准地揭示了深思...
原创 周... 周朝建立之后,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最大优点是能确保政权的平稳交接...
原创 济...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贺春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政委,向所长王英光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
原创 退...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洛阳和长安。面对危机,唐玄宗匆忙逃往蜀地。当他终于抵达成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