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乐:热烈向上的千年回响|岭南文史
迪丽瓦拉
2025-09-27 02:32:28
0

●叶曙明

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文献记录,但赵佗治理南越国长达六十多年,开物成务,草创经营,史书上称赞他“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班固《汉书》)。这种文理,反映在舟车、文字、音律、冕旒、衣食、人伦、政治等方面,都为岭南文明开创了一片盎然的生机。

广东人有着热爱音乐的传统,远在汉代,就有一位番禺的歌手,在皇宫中为汉惠帝演唱。他的名字叫张买,唱的是“越讴”——用粤语演绎的地方曲谣。他的歌声音韵悠扬,妙不可言。歌中传达民间疾苦,往往暗寓规讽。吕后当政时,封了张买为南宫侯,屈大均称赞他“开吾粤风雅之先”。广东人为了纪念这位歌手,曾在番禺建了一座秉正祠祭祀他(位于今天的广州秉政街),这是广州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座祠堂。

中国人的祭祀,乃出于一片崇德报功之心,感谢有功德者对于社会文化的施与。人们祭祀一位歌手,是因为相信音乐也可以“正色立朝”。生活无论如何艰苦,人们都能忍受,但不能忍受没有音乐的日子。十番锣鼓、木鱼歌、龙舟歌、南音、潮州音乐、畲歌、秧歌、客家山歌等,从粤东到粤西,从山区到平原,一年四季,弦歌不绝。

以前潮州人在上元节有斗畲歌的风俗。至今潮州人还把你一言我一语的斗嘴,叫作“斗畲歌”。客家山歌就更有名了,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流畅,唱腔变化万千,仅梅州就有百多种腔调,“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正如屈大均所说:“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广东新语》)

人们常说,柔弱纤细是南方人的特点,这是完全不正确的。这种印象是从南方人的身材得来的,因为与东北大汉相比,广东人体形似乎普遍较瘦小,但他们的性格决不柔弱,恰恰相反,长年与大海相搏、与大山为伴的广东人,性格粗犷、坚毅、豪爽、乐观向上,这从广东音乐中就可以找到证据。

广东人最常用的乐器是什么?既非二胡,也不是古筝、笛子,而是大鼓。“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铜鼓以节乐。”(屈大均《广东新语》)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粤剧,广府人惯称之为“锣鼓大戏”。雷州半岛有一种民间活动叫“雷州换鼓”,击铜鼓以祭雷神。端午节赛龙舟,咚咚的鼓声更是不能少。震耳欲聋的大鼓,令人血脉偾张。潮州音乐最出名的就是锣鼓。大鼓、斗锣、苏锣、月锣、应锣,加上深波、大钹、唢呐、横笛……演奏的花灯锣鼓、潮州大锣,节奏强烈,高亢奔放。

一些粤乐行家认为,广东方言对广东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广东方言有九声之多,与只有四声的北方方言相比,语音上更加丰富多变,具有更强的音乐感,这种差异决定了广东音乐与外地民乐的不同,广东音乐在旋律、华彩等方面,音域更为广阔,能够把广东人强壮、硬朗和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比如《雨打芭蕉》《赛龙夺锦》《步步高》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轻快如高山流水,热闹如花团锦簇,表达着一种开拓向上的精神特质。

一些原本沉郁悲凉的古调,经粤乐大师们一改编,也变成了明亮欢快的曲子。寡妇倾诉心中哀怨之情的《寡妇诉怨》,被扬琴名师严老烈改编成欢快活泼的《连环扣》;表达宫女悲愁情绪和寂寥清冷意境的《汉宫秋月》,被改编成曲调和谐优美、广阔丰满的《三潭印月》;经何博众整理的《雨打芭蕉》,运用顿音、加花等技巧,把人们久旱逢雨的欢乐表现得畅快淋漓。

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事物,诸如广东人喝凉茶、穿木屐、睡瓷枕、住骑楼等,推敲起来,无不与水土有关,音乐亦然。

(作者系广东历史文化专家)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烽火北碚 众志之城|“东方的诺... 近百年前,北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北碚开拓者”卢作孚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解决治安...
刘春声专栏:《三件年代不同款式... 三件年代不同款式相同的文房香炉 刘春声 南宋青铜弦纹炉 宋代(960–1279年) 大都会博物馆藏...
许倬云大师的朱元璋一文谬误(三... (六千多字) 许倬云大师的朱元璋一文中谬误有多少?——兼评鹦鹉式史学(上) 许倬云的朱元璋一文错谬...
原创 我... 在历史的长河中,谋士一直是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力量。不同于武将通过亲身的战斗来衡量成败,谋士的能力往往...
原创 凌... 1942年,凌少农在一场生意谈判中与日本人接触。当时,他正在为新四军筹集冬季所需的布料。日本商人看着...
原创 朱...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段艰难的岁月让他对上层阶级产生了深深的厌恶。终...
原创 辽... 1948年11月2日,随着沈阳和营口的解放,辽沈战役圆满结束。这场战役持续了52天,不仅成功解放了整...
原创 部...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要求他带领部队立刻前往东北参...
原创 正...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清官,一直以来是历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铁面无私和公正廉洁成为了后人心...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入选...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公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
许倬云先生去世,享年95岁 澎湃新闻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视觉中国 图 许倬云在《许倬...
原创 孙... 《——·前言·——》 庞涓的死,标志着这场残酷战斗的结局——魏国的赫赫有名的将领,曾经与孙膑共读兵...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政治波动。在这一幕的背后,中国共产党(...
花脚大仙分享:《“大邦之梦”系... 《吴国的北方朋友》上篇 苏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本展以晋、楚、吴三国的文化交流为明线,以春...
原创 蒋...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阀韩复榘,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他那段臭名昭著的历史,尤其是他在1938年无缘无故放弃山...
原创 我... 《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用来处理日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其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内容——它明确...
原创 唐... 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他们的形象各异,但其中总是能看到两种极端,一种是富贵荣华,富得流油;另一种则是贫困...
原创 6... 清太宗皇太极共生育了11个儿子,其中3个在年幼时夭折,8个成年。最著名的是顺治皇帝,他在6岁登基,童...
原创 李... 清朝末年,一场震撼全国的大型农民起义在中国大地上席卷而来,四处动荡不安,民众深感恐慌,甚至连偏远的新...
原创 佟... 在大清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原配几乎被历史遗忘,其中之一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任妻子——钮祜禄氏。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