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声专栏:《三件年代不同款式相同的文房香炉》
迪丽瓦拉
2025-09-27 06:31:55
0

三件年代不同款式相同的文房香炉

刘春声

南宋青铜弦纹炉

宋代(960–1279年)

大都会博物馆藏

来源:蓝理捷2007-2018年购于香港,随后售予大都会博物馆

尺寸:高 2 3/4 英寸(7 cm);直径 4 1/8 英寸(10.5 cm)

资金来源:亚洲艺术之友赠款购得,2018年

物品编号:2018.859

这只小巧而优雅的香炉体现了宋代的古风品味和极简设计感。圆柱形的造型源自于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常见的大型青铜酒器。宋代的设计师将其缩小,以适应作为香炉的新用途。

这一古风形式的再创作,使得这件器物更加适合文人桌上的日常使用。与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繁复装饰不同,这件香炉采用了战汉开始流行的弦纹装饰,这种装饰在佛教中的香宝子等容器身上均有延续使用。

在宋代,香文化在帝王和文人之间相 当流行。焚香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 习惯,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对 于帝王而言,焚香有着净化空间、舒 缓压力、达到心灵平静的作用,这也 与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融合有 关。而对文人来说,焚香更是表现修 养、静心、创作的一种方式。

宋徽宗的《听琴图》便展现了焚香的 风雅画面,画中琴音与香气交织,营 造出一种理想的文人生活场景。这幅画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也显示出香文化在文人间的普及。焚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提升精神境界的仪式,香炉作为文人书房中的必备器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香的使用不仅限于家庭或宫廷,在许多文人画作和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香炉与书桌、琴台并列,成为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文化背景为宋代的香炉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根基,并且影响了当时的青铜香炉、瓷器香炉等等器物的制作。

青磁香炉铭白菊

龙泉窑 中国 南宋时代

徳川美术馆

此香炉的口缘部向内折成合口,筒形的炉身上环绕有阴刻线条,并配有圆柱形的高台。它的三足设计为如意形,但实际上未与地面接触,仅作为装饰。此香炉的造型似乎模仿了宋代银器或古代金属器皿,类似款式在北宋的汝窑和南宋官窑也有烧制。

此作品被认为是尾张德川家第三代家主德川纲识在世时转赠给第四代家主德川吉通(五郎太)的道具之一。它曾在元禄11年(1698)3月18日的御成中,由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带至江户曲町邸使用。

宋代笔记 vol.99 德川美术馆:南宋龙泉窑青磁香炉,铭「白菊」,尾张德川家传来 - Tokugawa Family, the Shiragiku Koro(Incense Burner), Kinuta Seiji.Updated:Nov 9, 2024

(以上转自SACA 中国古代艺术学会 宋代笔记)

棠梨红九丝宣德炉 款大明宣德年制 中国清早期

通高7.5,口径10.5,底径9.5厘米;重795克。

此宣炉是荣斋主人、宣炉收藏家刘锡荣先生于2021年3月17日转让于我的,其时他已因胃癌晚期病入膏肓。两个月后的5月22日,便传来他遽归道山往生净土的不幸消息。

在他生命最后的两个月里,我曾三次去看望他。最后一次,他对我说:前几天咱俩通话,你希望收藏一只我的藏品以作纪念,我专门让儿子去保险箱取来三只宣炉,一只明代青铜材质钵式炉,一只清早期棠梨红色九丝炉,是2018年从比利时拍回来的,还有一只清早期蚰耳炉,你随便挑。你也知道,我除了上拍,极少对个人出让过,所以今天的事暂时先不要对外面讲。我便从这三只炉子里挑选了钵炉和九丝炉,谈到转让价,他说当年什么价收来就什么价给你,不加一分钱。

此前的1月9日,刘锡荣在朋友圈专门解读这只九丝炉:

九丝炉者,九思也,成语遇事三思,之加持更进,分三组而浮雕于炉之表面。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刘锡荣说:九丝炉原型出自宋代青瓷器,这只九丝炉是清早期作品,妙处在于三组九道弦纹是完整独立的,不象有的炉子连炉口也算上一道,所以珍贵。皮色为棠梨红色,三足的纹饰也漂亮,底款刀工干净利落。

更为巧合的是,这只清代的宣炉竟和宋代的青铜香炉大小几乎一样,只是不知道重量是否也相同?

如今这两只承受过刘锡荣宠爱的宣炉,就静静的陈放在我的书斋,它让我时常想起它原来的主人,有道是:

龙啸瑞云都去也

羽化登仙待往生

把这三尊香炉放在一篇小文中记述,是想借此说明古美术是代代相传的,宋的筒式香炉源于秦汉时期的妆奁,而明清时期的筒式宣炉又直接传承于宋代的青瓷筒式香炉。关于九丝的说法,是否就是寓意君子九思,倒也值的商榷,或许也是一种附会,我想也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于九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也往往与皇权相联系,比如九五至尊,就是用来象征帝王的权威和地位的,所以这些饰有九丝的宣炉或许就是专为宫中所制。传世的筒式炉上装饰的弦文,有无弦纹、三道纹、九道弦纹数种,据传明吕震撰《宣德彝器图谱》中的三道弦纹炉称三极炉,九道弦纹炉也并不称九丝炉,而是称九元三极炉,我认为这个名称才应该是它的正名。

2025年2月9日 农历正月十二

刘春声,文化学人,笔名齐庚,别署宜斋、汉风堂主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合著),专著《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首部《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发表文学、学术文章150余万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5... 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堪称历史上最早的“特种兵部队”,他们的作战能力与纪律严明程度在当时可谓无与伦比。这支...
“遇见”李林——追寻一名女英雄...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题:“遇见”李林——追寻一名女英雄的抗战之路 王楠楠、孙丰晓、韩启扬 与君初相...
原创 朝... “在我这一生中,我最感激的有两件事。第一,我出生在北韩;第二,我成功逃离了北韩……” 这句话摘自...
原创 同... 经常看清宫剧的应该知道,满清后宫妃嫔的等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但...
原创 刘... 建安六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后,向刘表投降并依附于荆州。刘表亲自前往郊外迎接刘备,给予了如上宾般的礼遇,...
原创 曾... 曾国藩,这个名字无论在中国历史的哪个角落,都像一座巍峨的山脉,沉默地矗立在那里,无法忽视。他并不是那...
“殷墟瑰宝——礼器中的秩序与信... 8月5日,由空港科创集团主办的“殷墟瑰宝——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文物特展在成都双流广都博物馆开幕。现...
原创 若... 懿文太子朱标去世后,帝王的继承规则发生了改变,朱元璋决定突破传统,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最终将...
赵姓十大宰相,第一名当之无愧 编辑 | 趙英雄 赵姓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官运传统,其影响力和贡献在历代王朝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原创 信... 1938年9月,川军第22集团军所属第45军从徐州战场撤退到湖北襄阳、樊城进行整补后,接到上级命令,...
原创 霍... 在汉武帝的眼中,霍去病远非普通将领,他是帝国的锋刃,是匈奴的噩梦,甚至是将军们的信仰。年少的霍去病从...
原创 日... 日本皇室选妃制度的背后:不仅是美丽,更是血统与规矩 在许多人眼中,皇室选妃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天皇选...
原创 五... 梁山的顶尖战力,马军五虎将与步军十头领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其中有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马上林冲步下武松”...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滇军这个名字曾代表两种极端的象征。它曾是鸦片经济下滋生的地方军阀,军队的资助几乎完...
原创 秦... 秦始皇的统一和强势治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他的后代是否有延...
原创 项... 前言:我一直强调大家要多学习、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你们不能总是随波...
原创 曹... 曹操生性多疑且行事果断,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动手除掉心怀野心的司马懿。很多人认为曹操错失了铲除司马懿...
原创 溥... 1960年5月,在北京植物研究所担任图书管理员助理的溥仪,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拿到了自己...
原创 比... 河南一把古老的青铜刀,静静地躺在地下四千多年,仿佛沉睡的历史突然醒来,打开了时间的大门,带领我们回溯...
原创 当... 西安事变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震撼的历史事件之一,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位坚定的军事领袖选择了兵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