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真的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史家:大家太小看岳飞了
迪丽瓦拉
2025-09-27 19:31:51
0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关羽败走麦城被擒,民间传颂为忠义之死;张飞遇害于自家营帐,被史书归咎于性情暴躁。一个被说成死有余辜,一个蒙受两千年误解。要看清真相,得把两人的死亡放回当时的政治与军事棋局中。

荆州的胜与败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荆州节节胜利。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庞德,这一系列战果让他在蜀汉阵营中的地位达到巅峰。 荆州是刘备集团的东大门,也是连接益州、江东、北方的战略枢纽。关羽长期镇守于此,与刘备、诸葛亮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然而在权力格局中,任何一方的过度膨胀都会引发制衡。孙权始终对荆州心怀觊觎,早年借关羽之力牵制曹操,是策略上的妥协,不是放弃野心。关羽在军事上的成功,加剧了吴蜀之间的紧张。尤其是北伐襄樊期间,他调走大量兵力,导致荆州防御空虚,这在军事上是极高风险的行为。

更严重的是,关羽与孙权的关系因婚事拒绝而彻底恶化。孙权曾派使者求娶关羽之女,得到的回复近乎羞辱,这等于直接撕掉了外交缓冲的最后一层薄纸。吴国高层开始加快策划夺取荆州的行动,寻找战机。

当吕蒙提出“白衣渡江”之策时,荆州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刘备在西蜀准备伐吴,未能在第一时间支援;诸葛亮受制于地理与兵力,也无力驰援。关羽在北线作战正酣时,南线突然崩溃,退路被切断。他败走麦城,被俘于临沮。孙权权衡利弊,选择处死,既是报复,也是彻底消除后患。

从战略角度看,关羽虽有忠义之名,却在用兵与外交上犯下致命失误。他的死不仅是孙权的冷酷,也是自身判断造成的困局。这种结果,放在冷静的史实分析中,并非完全无辜。

营帐之内的刀光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失去荆州,蜀汉上下震动。关羽之死让刘备立誓讨伐孙权,张飞是第一批被召集准备出征的将领之一。张飞历来以勇武著称,从桃园结义到长坂坡一声大喝退曹军,他的战功在蜀汉可列前茅。刘备伐吴的筹备中,张飞被要求率兵自阆中南下,与大军会师。

就在此时,张飞的性格问题成为隐患。史书称他“严酷好酒”,对部属动辄杖责,这在长期军旅中易激生怨。营中两名属将范彊、张达因不堪苛待,又畏惧出征风险,夜半潜入中军,刺杀张飞,将首级献往东吴求取庇护。

表面上,这是一次因私人怨恨引发的主帅遇害事件。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场刺杀的复杂性更高。刘备急于伐吴,内部调动频繁,军心不稳。范、张二人行刺后能迅速投奔吴境,说明行动路线与接应早有安排,这让人怀疑背后可能存在更深的势力默许。

张飞的死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伐吴的部署。刘备痛失悍将,士气受挫,但大军仍按计划东进,直至夷陵之战大败。史书对张飞的评价多停留在“性情暴躁,死于部下之手”,这种定性既简单又便于记述,却掩盖了可能的政治算计与内部权力斗争。

与关羽的战死不同,张飞死在自己营中,没有敌军交锋的机会。这种死法既不光荣,也难为后人书写成忠义传奇。于是,史家以性格为因,将全部责任推给他本人,使这位名将背负了两千年的冤屈。

被塑造的忠义与被抹去的真相

关羽死后,蜀汉政权和民间迅速开始塑造他的形象。荆州的失守被淡化,反倒是樊城大捷、忠守荆州的故事不断被放大。刘备举兵伐吴的动机,被叙述成“为兄报仇”的情义之举,关羽的战略失误几乎无人再提。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塑造变得越来越夸张。关羽不仅被描绘成武勇无双,更被赋予了忠诚、仁义、信义等多重道德光环。

在民间戏曲、评书和地方传说中,关羽的形象更趋神化。他的失败成了“力竭而死”的悲壮,荆州的丢失被解释为外部背叛和敌人狡诈。到了明清时期,关羽已被尊为“关圣帝君”,与孔子并列“文圣”“武圣”。这种神化让他死因的复杂性被完全淹没,只留下一个铁板钉钉的评价——为义而死。

这种评价在政治上也有功能。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需要一个忠义的象征来稳定社会秩序,关羽的形象恰好符合这种需求。于是,关羽的死不再被讨论为一个军事失败的结果,而是被塑造成一种道德典范的牺牲。这种神化的力量如此之强,以至于在大众心目中,“死有余辜”的历史分析显得刺耳甚至不敬。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飞在史书中的遭遇。陈寿在《三国志》中仅用寥寥数语记录他的死,强调他性格急躁,严刑逼迫部下,招致杀身之祸。这样的记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单一的印象——暴烈、无谋、自招横祸。

问题在于,这种简单化的叙述很可能忽略了更深层的政治背景。范彊、张达刺杀张飞后,能在混乱中迅速逃到东吴,这意味着行动背后可能存在组织和策应,而不是孤立的冲动之举。考虑到当时蜀汉正准备伐吴,张飞在军中的威望和兵权足以影响战役进程,他的被除掉,或许有利于某些权力派系的重新布局。

然而,这样的分析在官方史料中并不存在。对蜀汉政权而言,承认这是一次内部政治清算只会损害形象。于是,责任全部推给张飞的性格缺陷,这既合理化了事件,又避免追查背后的复杂因素。这种“简化真相”的方式,让张飞的冤屈在史书中延续了两千年。

在关羽和张飞的死因叙述中,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历史记录往往会选择性强化或削弱某些信息,以服务于政治、道德和社会的需要。一个被塑造成忠义的化身,一个被固定为性格的牺牲品,真实与叙述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越来越远。

历史如何重审两人的命运

如果将关羽与张飞的死重新放回当时的历史环境,评价会截然不同。关羽在荆州的军事行动固然有亮眼的胜利,但他在处理与孙权的关系时缺乏必要的灵活和外交手腕。

拒婚事件直接切断了双方的最后缓冲,贸然北伐导致荆州兵力空虚,都是战略上的重大风险。这些失误叠加,使他陷入孤立,被吴军和曹军前后夹击。关羽之死是政治与军事判断失误的直接后果,而非单纯的殉义。

张飞的情况更值得重新审视。他的勇猛在蜀汉军中无人质疑,从涿郡随刘备起兵,到长坂坡单骑退敌,再到汉中之战立功,他始终是刘备的得力干将。

这样的将领,在伐吴前夕被刺杀,不可能只是营中矛盾的偶发事件。范彊、张达的行动能如此顺利完成,并且带着首级安全抵达东吴,意味着有明确的路线和接应,这种周密性不可能由普通士兵独立完成。

从权力运作的角度看,张飞在军中的地位和性格都可能引发高层的担忧。刘备急于东征,需要一支绝对听令的军队,而张飞的暴烈脾气和独立性格或许成为潜在不稳定因素。虽然史料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有人下令铲除张飞,但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

历史公正需要面对这些复杂的可能性。关羽并非毫无过错的忠义化身,张飞也并非单纯的性格受害者。他们的死都与当时的权力格局和战略决策密切相关。只是,后世对他们的记忆经过反复加工,成为服务于文化和政治的符号。

今天再看,关羽庙宇香火依旧旺盛,张飞的形象仍停留在粗犷易怒的刻板印象中。人们习惯于接受这种符号化的记忆,却很少去追问背后的真实。这种差距,不仅是两个人的命运,也是历史书写本身的局限。

真正的历史往往不那么浪漫,也不完全符合道德预期。关羽和张飞的死,一个背负了不必要的神化光环,一个背负了两千年的冤屈,这正是历史在权力、记忆和叙述交织下的必然产物。去除这些附加的色彩,也许才能看到他们真正的样子——在乱世的棋盘上,都是被规则推向终点的棋子,只是走法不同,结局也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三十年前,美国一度宣称其不可战胜,大家都认为中国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国家。当时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困境,全...
原创 从...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婺源发生了一件令当地人痛心的事——乡试没有一位考生成功考取举人。婺源,曾是理学大家...
原创 霍... 十八岁封侯,二十三岁就被誉为战神,但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这位英勇的将军就是霍去病,汉朝历史上非常著...
原创 归... 清朝时,一群福建人在海上遭遇飓风,进入传说中的南海归墟。 据说,大海深处有一个永远也灌不满的无底深渊...
原创 匈... 10万人放在中原王朝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是放在当时的草原,那可是严重伤元气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产生...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后,他自认为拥有三皇之德、五帝之功,因此他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并自称为始皇帝。从...
原创 石... 石达开、林凤祥和陈玉成这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为什么会选择效忠于洪秀全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
原创 勃... 这是1975年,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当天,红场被装饰得富丽堂皇,成千上万的...
原创 他... 1955年授衔时,有很多故事。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则不太满意。何以祥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被授予了少将军...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充满了英雄豪杰、智谋与策略,众多精彩的故事和事迹...
原创 甘... 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划分中,有几个省份的历史沿革,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甘肃、辽宁、江苏等地,便是其中...
原创 节... 唐朝从李渊称帝起,到其灭亡,前后持续了接近300年。然而,这段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唐朝的中央政权并...
原创 “... (本文纯属虚构,戏说三国,博大家一乐) 提起刘禅,你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没...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诸侯中,刘备通常被视为一个宽厚仁义的领袖形象。然而,刘备虽然以仁德著称,但在激烈的权...
原创 张... 别再被电视剧骗了,说张三丰是明朝的活神仙,那都是后来皇帝往自己脸上贴金。你真去翻那些老本子,比如《名...
原创 秦... 李世民曾做过一个梦,梦中看到一个恶鬼,因此他从此害怕睡觉。为了安心入睡,他将秦琼和尉迟恭两位武将叫来...
原创 皇... 风水、摸骨、看相、算命等术数,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们是古代迷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古代确实存在一些...
原创 1... 1952年劳动节,全国总工会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的工会代表团也受邀参加了这场盛会。中联...
原创 马... 法国小伙马库斯捐赠618张中国抗战的照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现在他们在世界各地宣讲这段历史,向...
原创 倭... 这绝对是一个将被写进外交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份公告里,赫然出现了两个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