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国网友:韩国人真的认为农历新年起源于韩国,而不是中国吗?
迪丽瓦拉
2025-09-27 20:33:53
0

外国网友:韩国人真的认为农历新年起源于韩国,而不是中国吗?

外国网友:韩国人真的认为农历新年起源于韩国,而不是中国吗?

哈喽哇!大家今天好呀,我是听风,一个喜欢旅游,喜欢时政的小军迷!

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时候,结果海外社交媒体上又炸锅了!这次不是因为什么军事新闻,而是因为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化争议。

外国网友在Reddit上发帖问道:”韩国人真的认为农历新年起源于韩国,而不是中国吗?”

兄弟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没错,又是那个老生常谈但让人血压飙升的话题!

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

最近几年,海外媒体和机构越来越多地使用”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来代替”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

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为了”包容性”,但实际上呢?

据海外网友的观察和讨论,一些韩国机构和媒体在推广自家的”Seollal(설날)”时,刻意避免提及中国起源,甚至有意无意地暗示这是”亚洲共同文化”。

想想看,这就像你家祖传的菜谱,突然有人说这是”亚洲菜”,而不提你家的名字一样,能不让人心里不舒服吗?

更让人无语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中国春节习俗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某些人还是装作看不见。

为啥这次外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说起来,这次连外国网友都站出来为中国说话,确实挺有意思。

一位美国网友直接发帖:“我不是中国人,但我知道农历新年明显起源于中国。韩国的Seollal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历史起源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另一位欧洲网友更是一针见血:“如果我们开始称圣诞节为’冬季节日’来避免提及基督教起源,大家会怎么想?”

看到没?外国人都能分得清楚,某些人为啥就是不愿意承认呢?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不是文化包容,这是文化挪用!

数据不会撒谎,历史更不会

让我们来看看硬核的事实:

历史文献记载:韩国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接受中国历法

文化传承路径:汉代→朝鲜半岛→形成本土化特色

节日核心元素:阴阳历法、生肖系统、祭祖传统,全部源自中国

联合国认定:2009年中国春节习俗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的Seollal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比如年糕汤、韩服、特色祭祖仪式,这些都值得尊重。

但是!尊重本土化发展,不等于可以否认历史起源啊!

这就像说寿司是日本的,但没人会否认稻米最初来自中国一样。文化传播和本土化创新,这本来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常过程。

“去中国化”的背后逻辑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关乎文化话语权的较量。

近几年,类似的争议不是第一次了:

韩服vs汉服

泡菜vs辣白菜

中医vs韩医

现在又轮到了春节

每次都是同样的套路:先说是”亚洲共同文化”,然后慢慢淡化中国元素,最后暗示起源于自己。

一位韩裔美国学者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在学术期刊上发文:“文化自信不应该建立在否认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国网友的反击来了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网友可不是吃素的!

有网友直接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科普:“Spring Festival originated in China, just like Christmas originated in Christianity. Respecting cultural diversity doesn’t mean denying historical facts.(春节起源于中国,就像圣诞节起源于基督教一样。尊重文化多样性不意味着否认历史事实。)”

还有网友制作了详细的历史时间线图表,从甲骨文记载的”年”字开始,一直到现代各国春节庆祝方式,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打脸!

最精彩的是这个回复:

“韩国朋友,你们的Seollal很精彩,我们很尊重。但请不要告诉我们,是谁先发明了历法和春节。这就像不要告诉意大利人,是谁发明了披萨一样。”

哈哈哈,这个比喻绝了!

外国媒体怎么看?

有趣的是,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开始注意到这个争议。

《华盛顿时报》发表文章分析:“‘农历新年’一词的兴起,可能无意中助长了文化挪用的争议。”

BBC的一位记者更是直言:“在追求政治正确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模糊历史事实。”

连《纽约时报》都承认:“虽然亚洲多国都庆祝农历新年,但这个节日的起源确实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看到没?外国媒体都开始实事求是了,某些人还在装糊涂。

写在最后:文化自信不是文化霸权

今天这个话题告诉我们什么?

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承认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韩国的Seollal、越南的Tết、新加坡的春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这些都值得尊重和保护。但是,本土化创新不等于可以改写历史起源。

就像一位外国网友说的那样:“文化就像一条河流,它可以分流、汇合、形成支流,但源头永远是源头。”

中国作为农历新年的发源地,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欣赏各国在这一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但底线是: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

各位,你们说是不是?

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传承需要智慧,文化自信需要底气,文化交流需要诚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2年劳动节,全国总工会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的工会代表团也受邀参加了这场盛会。中联...
原创 马... 法国小伙马库斯捐赠618张中国抗战的照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现在他们在世界各地宣讲这段历史,向...
原创 倭... 这绝对是一个将被写进外交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份公告里,赫然出现了两个掷...
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11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他们...
原创 他... 赖传珠将军是我军中备受尊敬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生于1910年,江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生活条件艰苦...
原创 面... 其实,宋朝也曾修建过长城。你可以在百度上查到相关资料:宋长城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与河南省邓州市、...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君主,他的治国策略为清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后来的清朝皇帝能够在此基础上...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徒步山野间... 行走在苍茫山野间,俯身于破碎陶片前,他们是寻踪者,他们是“守宝人”。 于怀石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
探访陶寺遗址博物馆:触摸400... 11月12日,“中国有约·相约山西”2025年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位...
原创 大... 《史记》记载了西汉张骞的使命——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张骞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旅程,途经大宛和康居...
《吴石传》如何拨开历史迷雾 书封。作者供图 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吴石将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
原创 老... 1905年美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大清,在北京拍到的照片。 1905年7月8日,美国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
著名历史学家、唐史专家赵雨乐逝...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历史学家、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香港地方志中心编审委员会委...
原创 中... 高市早苗日前的言论不仅引发中国不满,连朝鲜也想起历史记忆,要“血债血偿”日本,高市早苗这次是真的闯下...
原创 五... 五代十国: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话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
原创 滇... 滇系指的是民国时期在云南地区拥有较大势力的一支地方军阀。桂系则是指盘踞在广西的地方军阀,而晋系则是指...
原创 再...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熊廷弼在大凌河下令放弃关外并退守山海关,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其被斩于西市并传首九...
原创 相... 去年秋天,我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院坝里鸡鸭成群,唯独不见鹅的踪影。饭桌上,亲戚热情地介绍:“这是自家养...
原创 郑... 文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
原创 西... 西汉朝一共公认了11位皇帝,其中包括前少帝、后少帝和海昏侯刘贺这三位被废除的皇帝。此外,还有刘婴,这...